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入秋以来鸡群呼吸道症状频繁发生,如何才能快速高效治疗呼吸道呢?
呼吸道,支原体,饮水入秋以来鸡群呼吸道症状频繁发生,如何才能快速高效治疗呼吸道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入秋以来鸡群呼吸道症状频繁发生,如何才能快速高效治疗呼吸道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中医师,治疗过很多疑病难病,对人类的呼吸道疾病了如指掌!比如严重急慢性咳嗽,一付药可以好大半!
可是我没有治过鸡,但是我分析认为:
治鸡应该同一个道理!
应该用清热止咳,解表化痰药,一定有效!
荆芥,银花,蒲公英,麻黄,甘草.....
这是最好的为法!
理论解释:
鸡先感染了流感病毒,头晕,咳嗽或哮喘,或流涕,随之咽喉发炎,继引起肺部感染、有发烧的这些症状,用西药抗生素对少数部份鸡有效,大部份无效!
可采取中药治疗,
作用
解表,消炎,抗菌、退烧。
注意:
对未发病鸡要预防性吃药。
预防性吃药可以用,板兰根冲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鸡呼吸道支原体病或鸡败血霉形体病,是由鸡败血支原体(旧称霉形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病鸡咳嗽,鼻窦肿胀,流鼻液,气喘并有呼吸啰音,幼鸡生长发育不良,母鸡产蛋减少。疾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可在鸡群中长期蔓延,常并发其他细菌性或病毒性传染病而致使病情加剧,死亡率增高。此外,虽然有多种高效药物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但很难根治,容易复发,往往整个饲养期病情都处于时隐时现、时轻时重的状态,给养鸡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其他禽类很少感染。各种年龄的鸡均有易感性,但以1~2月龄的幼鸡易感性最高,发病时表现典型症状,以后随着日龄增长,易感性有所降低。成年鸡发病时症状较轻,很少直接引起死亡。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菌鸡。这些鸡呼吸道内存在大量病原体(支原体),可通过咳出的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健康鸡,也可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 本病既可水平传染,又可垂直传染。病鸡和带菌鸡的输卵管和输精管中存在病原体,因而可通过种鸡孵化传染给雏鸡。 侵入机体的病原体,可长期存在于上呼吸道而不引起发病,当某种诱因使鸡的体质变弱时,即大量繁殖引起发病。其诱发因素主要有病毒和细菌感染、寄生虫病、长途运输、鸡群拥挤、卫生与通风不良、维生素缺乏、突然变换饲料及接种疫苗等。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寒冷季节较为严重。在大群饲养中容易流行,而成年鸡多为散发。一般情况下,本病传播较慢,但在新发病的鸡群中传播较快。 (2)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10~21天,发病时主要呈慢性经过,其病程常在1个月以上,甚至达3~4个月,鸡群往往整个饲养期都不能完全消除。病情表现为“三轻三重”,即用药治疗时轻些(症状可消失),停药较久时重些(症状又较明显);天气好时轻些,天气突变或连阴时重些;饲料管理良好时轻些,反之重些。 幼龄病鸡表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羽毛松乱,体重减轻,鼻孔流出浆液性、黏液性直至脓性鼻液。排出鼻液时常表现摇头、打喷嚏等。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常伴发窦炎、结膜炎及气囊炎。炎症波及下呼吸道时,则表现咳嗽和气喘,呼吸时气管有啰音,有的病例口腔黏膜及舌背有白喉样伪膜,喉部积有渗出的纤维素,因此病鸡常张口伸颈吸气,呼吸时则低头,缩颈。后期渗出物蓄积在鼻腔和眶下窦,引起眼睑、眶下窦肿胀(图12-16)。病程较长的鸡,常因结膜炎导致浆液性直至脓性渗出,将眼睑粘住,最后变为干酪样物质,压迫眼球并使之失明。产蛋鸡感染时一般呼吸症状不明显,但产蛋量和孵化率下降。 图12-16 两个眶下窦中蓄积大量渗出物(左),右眼眶下窦中的渗出物被清除之后(右) 2月龄以内的幼鸡感染发时,其直接死亡率与治疗、护理有很大关系,一般在5%~30%,成年鸡感染时很少出现死亡。 (3)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在呼吸器官。鼻腔中有多量淡黄色混浊、黏稠的恶臭味渗出物。喉头黏膜轻度水肿、充血和出血,并覆盖有多量灰白色黏液性或脓性渗出物。气管内有多量灰白色或红褐色黏液。病程稍长的病例气囊混浊、肥厚,表面呈念珠状,内部有黄白色干酪样物质。有的病例可见一定程度的肺炎病变。严重病例在心包膜、输卵管及肝脏出现炎症。 (4)预防措施 ①对种鸡群进行血清学检查,淘汰阳性鸡,以防止垂直传染。②对感染过本病的种鸡,每半月至1月用链霉素饮水2天,每只鸡30万~40万单位,对减少种蛋中的病原体有一定作用。③种蛋入孵前在红霉素溶液(每千克清水中加红霉素0.4~1克,需用红霉素针剂配制)中浸泡15~20分钟,对杀灭蛋内病原体有一定作用。④雏鸡出壳时,每只用2000单位链霉素滴鼻或结合预防白痢,在1~5日龄用庆大霉素饮水,每千克饮水加8万单位。⑤对生产鸡群,甚至被污染的鸡群可普遍接种鸡败血支原体油乳剂灭活苗。7~15日龄的雏鸡每只颈背部皮下注射0.2毫升;成年鸡颈背皮下注射0.5毫升。无不良反应,平均预防效果在80%左右。注射菌苗后15日龄开始产生免疫力,免疫期约5个月。 (5)治疗方法 用于治疗本病的药物很多,其中链霉素、北里霉素、泰乐霉素及高力米先等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列为首选药物。①用链霉素饮水,每千克饮水中加100万单位,连用5~7天;重病鸡挑出,每日肌内注射链霉素2次,成鸡每次20万单位,2月龄幼鸡每次8万单位,连续2~3天,然后放回大群参加链霉素大群饮水。②用北里霉素混水,每千克饮水中加北里霉素可溶性粉剂0.5克,连用5天。③用卡那霉素混水,每千克饮水中加150~200毫克,连用5天。④用强力霉素混料,每千克饲料中加100~200毫克,连用5天。⑤用复方泰乐霉素混水,每千克饮水中加2克,连用5天。⑥用高力米先混水,每千克饮水加2克,连用5天。⑦用氟罗沙星混水,冬天饮水浓度为100毫克/升;夏天为25~50毫克/升,连用5天,对鸡败血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鸡败血支原体(支原体)感染,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病程长,病理变化发展慢,鸡和火鸡是该病的主要宿主,鸡以4~8周龄时最易感,成年鸡常为隐性感染。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或病鸡呼吸道排泄物等直接接触传播,带菌种蛋的垂直传播也是重要的途径。若有不良的环境因素如鸡舍潮湿、拥挤、饲料营养不足、气候突变等,以及新城疫疫苗气雾免疫的刺激甚至大肠杆菌病等的混合感染均可加重本病的发生和流行。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候多变和寒冷季节时发生较多。 (1)临床症状:病鸡表现食量减少,生长发育迟缓,时有咳嗽、喷嚏和呼吸啰音、眼睛流泪,眼睑肿胀,严重的双眼紧闭,病鸡精神沉郁,低头缩颈站立。病程长的窦腔内,眼内见有大小不一的干酪样坏死物,严重时压迫眼球可致使颜面肿胀,鼻孔可见浆性黏性分泌物。成年鸡常呈隐性感染,产蛋率下降,产软壳蛋的比例增大,种蛋孵化率明显降低,孵出的弱雏率增加。 (2)防制措施:①疫苗预防: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油佐剂灭活苗,种鸡进行免疫接种,20~30日龄雏鸡皮下注射0.2毫升/只,120日龄种鸡皮下注射0.5毫升/只。国外鸡毒支原体弱毒苗也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加强鸡场的管理,改善鸡舍通风条件,减少应激因素等以防止本病的发生。②治疗:可选用喹诺酮类药物、泰乐菌素、红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克林霉素等治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