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今天是我们传统重要节日“八月十五”中秋节,我还真想问一问,你知道这个节日来源吗?
中秋节,团圆,月饼今天是我们传统重要节日“八月十五”中秋节,我还真想问一问,你知道这个节日来源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秋节的来源,网上有很多种说法。可我不想说是怎么来的。我只想说我的心情,因为自从我2010年大学毕业后,算是第一次回家过中秋了,心情无以言表。
将近十年在外漂泊,这次回到家,陪父母一起过中秋,感觉特别温暖。中秋一个团圆的日子,想想往年,这个时候正是我最忙的时候(之前做旅游的),有时真的连一个问候家人的电话都忘记打,这些年实在愧对父母。看着中秋晚会,吃着美味的水果,香喷喷的月饼,感觉有家真好!
我们这中秋供奉月亮,你们那有这个习俗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作答,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的来源,老人们经常讲的就是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美丽神话故事,吃了仙丹飞到月亮上的嫦娥,犯了天规砍了又长的桂树,是我小时候对中秋节的最美好的憧憬。每到农历八月十五这一点,母亲就会提前准备香炉、月饼、苹果等,摆好桌子,放在盘子里面,待晚上月亮出来,我们跪地磕头,许下美好愿望,香烧完了,我们才可以吃桌子上面的月饼、水果。
后来长大了才知道,中秋节的起源比较是和古代帝王祭祀活动有关,和农业生产有关。我想一是当时科学不发达,人们靠天吃饭,二是对日月星辰有敬畏之心。这个解释还是比较可信的,
八月十五的月亮在我记忆印象中就是特别大、特别圆、特别明亮,站在楼顶看的很清楚,有时候中秋一个人看看如玉如盘月亮,真的很美好,宁愿相信那些神话传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月亮还寄托着游子们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念,对家人的思念,不同的地方,同一个月亮,就像是思念传递的载体,让人倍感亲切。
很赞同您放下手机的倡议,中秋节就是家人团团圆圆的时刻,现在人们对传统节日越来越淡漠,成了朋友圈里面的节日,晒晒图就像是过了节一样,点个赞就像是吃了月饼一样。
怀念小时候的那种感觉,一家人忙活着洗水果摆盘,然后仪式完毕,唠唠嗑、抢遥控器看电视。
越长大越孤单,可能长大了,反而说不出口,做不出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说这么悲伤了,祝福大家:中秋快乐,团团圆圆。
有空多陪陪家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且不论怎么来的,单就传承而言就很有意义。是在外游子对家的团圆的盼望,也是阖家安康话浓情的写照。是农民对丰收的写照也是有情人对爱的写照,月越是圆满人心越想圆满。许是我们都把什么看的太清了还是参的太透了,总是觉得当下的快乐亦不是心里的快乐。想着孩提时总是一脸懵逼的去问长辈中秋里的每一个故事,我们会细细的听慢慢的品,渐渐的我们都要老了,曾经的长辈也都随着她们嘴里的故事变成了夜里的星星,有时候想起他们来我们总会望望星空,看见的星星也不再是儿时的那种透亮,仔细想想现在的我们看见的星星淡了不也是跟家里的温暖也淡了吗,能有多少人真正的感受到家的团员家的包容家的情意。所以相聚时就尽力的去嗨吧,因为你会发现尽兴开心的时候星星也亮了,那是爱我们的长辈也笑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秋节来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流行于东亚和中国的诸多民族,古时又称月夕,八月节,仲秋节,女儿节,团圆节等等,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曰中秋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古人将一年分为四季,每季三月,
分称为孟月、仲月、季月。
农历八月十五恰好在秋季的第二个月,
即得名“仲秋”,现称中秋。
《唐书·太宗记》中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相传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因而,唐朝初年中秋开始被视为节日,民间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祭月赏月、团圆家宴、饮酒赋诗...
中秋节逐渐成为固定的节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作答,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的来源,老人们经常讲的就是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美丽神话故事,吃了仙丹飞到月亮上的嫦娥,犯了天规砍了又长的桂树,是我小时候对中秋节的最美好的憧憬。每到农历八月十五这一点,母亲就会提前准备香炉、月饼、苹果等,摆好桌子,放在盘子里面,待晚上月亮出来,我们跪地磕头,许下美好愿望,香烧完了,我们才可以吃桌子上面的月饼、水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