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秋佳节来临,大家秀一下关于中秋的诗词?
中秋,明月,水调歌头中秋佳节来临,大家秀一下关于中秋的诗词?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关于中秋,关于月亮、月色、月景的诗句就太多了,我就把能想起来的诗句给各位说说吧!
月色夜夜照纺车、木棉纺尽白雪纱。(元代词人刘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李商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苏东坡)
中秋月(宋,苏轼)
幕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七律 己亥团圆节(出群格)
刘丽珍
冰轮皓洁照轩窗,祝语欢歌韵律扬。
老友新朋频问候,高堂晚辈共牵肠。
一声辛苦周身暖,四两清醇满桌香。
花好月盈秋色美,温馨幸福入诗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推荐三首中秋诗词,其中两首苏轼的
先是一首《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古往今来被无数人推崇,可以说是借月抒怀的扛鼎之作。
作这首词之时,词人已被排挤出汴京,出任密州太守,满腔抱负无处施展,感叹“老夫聊发少年狂”。但他生性豁达虽有怨言还是不发脾气,只是举杯问明月,天上现在是什么时候,想“乘风归去”,又怕“高处不胜寒”,不如在人间接地气呀。又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来劝慰弟弟,这何尝不是词人自我开解呢?或许当时他已经预感到山雨欲来。
三年后,苏轼调任湖州,同时上书《湖州谢上表》,然后著名的“乌台诗案”开始了,苏轼在狱中待了100多天,出狱后,苏轼被贬至黄州,随后越贬越远。这个案子不仅断了苏轼的仕途,也让他看到了人心险恶。案子发生以后,原来和他诗词唱和的朋友没有一人为他说情,反而是他的老对头王安石说了句,“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才使得他免于一死。
世态炎凉至此,加上自己的亲人朋友都受到了牵连,再豁达的心胸也会郁闷一阵吧。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是夜中秋月明,词人又一次月下独酌,满是落寞之感,哀婉低切跃然纸上。
词一开端慨叹世事若梦,虽然词人曾多次感叹人生如梦,但从没觉得有如此悲切,读来让人心酸。加上几度秋凉之问,风叶鸣廊,更添几分悲凉。倏忽间,鬓已斑白、容颜已老。想来苏轼对自身遭际也是颇多怨言。
接着词人开始发牢骚,可能自己并非好酒所以受人冷遇,四年前说“月有阴晴圆缺”是常有的事,这次却说天上明月也尝尝被乌云遮住。看来被那些小人伤得不轻啊,于是,“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成了“谁与共孤光”的凄凉,此时,词人也只能“把盏凄然北望”。北望何处呢?是自己兄弟?是汴京朝堂?可能都有吧……
他知道“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他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是他“看取眉头鬓上”,只能叹惋“月明多被云妨”
另外一首是辛弃疾的《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自古以来咏月诗词数不胜数,但是大多数都在问“青天有月来几时?”但是稼轩却仿效《天问》向明月发出九大问题,问题环环相扣一问,明月慢慢悠悠的往西走,是要去哪里呢?二问,是不是在天的那边有另外一个天地,那边是否也有人举杯问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三问,天空浩瀚无垠,是不是就是风要把月送走?四问,月亮如明镜一样挂在天上,也没有根,是谁用长绳把它系住了吗?五问,月上的嫦娥直到如今没有出嫁又是谁把她留住了呢?六问,听说月亮在海底游过,可又无从查找根由,这事是不是真的呢?七问,又怕海中长鲸横冲直撞,会不会触破月中的玉殿琼楼(估计更怕伤着月中的嫦娥吧)?八问,小虾、蛤蟆会水不用担心,可是那玉兔可没有学会游泳吧?九问,如果这一切都安然无恙,那么,圆月又为何逐渐变成弯钩模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十五的月亮 十六圆
天生厚客
你也回家过中秋 我也回家过中秋
总有人不回家过中秋 总有人不能回家过中秋
望穿秋水 儿未还
十五的月亮 十六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