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很多家庭父母年迈久病卧床后,兄弟姐妹的关系大多变得很糟糕?你怎么看?
父母,老人,子女为什么很多家庭父母年迈久病卧床后,兄弟姐妹的关系大多变得很糟糕?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实当事人如果向亲友问一下,怎么分的班,都是谁在场,然后再作决定并通报一下,还能造成误会吗?
再有就是看法不一致的问题。比如请护工,是应以护工为主,亲友协助;还是应以自已人为主,护工为辅?看法不一,互相不服。
还有互相体贴、包容的问题。年轻人有精力、有体力、有热情,但遇事太冲动,甚至看不起老人。他们体会不到老人的体力精力日衰,比如我老婆和她妹妹一个64,一个63,平时在家也疾病缠身,属于被照顾的老人了,可现在为陪护自已的母亲,天天奔波,头晕脑涨,怎么能想的细、做的细,像年轻人一样?妻妹就对我说:如果是早10年,护工的活我全能干,根本不需要雇人!
怎么处理这些纷杂的矛盾?确实让人头大,有时感到像一团乱麻。但我认为,如果都做到以下几点,矛盾就不会激化:
1,都要讲大局。像我们家,现在什么是大局?老岳母的病。亲人们如果都讲奉献,不比累、不攀比,各尽各心,自然要好的多;
2,尽量多沟通,而且尽量用平缓的语言沟通。我经常说老婆,别人一说点不好听的你就受不了,可自已说话像刀子样直伤人,怎么不觉?怎能有效沟通?
3,对已发生过的事,别互相埋怨指责,对未来的问题,不要过多的设想。
老人发病到现在,如果总结,有些事情应该做的更好,可是这有意思吗?谁又能末卜先知?别埋怨、多体谅,共同想法把目前的事做好才是上策;将来怎么办?越想头越大,实际是自我折磨。干脆不想,走一步看一步。
4,年轻人要尊重长辈,长辈要多体谅年轻人。年轻人智慧、热情,但遇事不善于和长辈商量,甚至认为他们都不行,该我们来,这样对吗?能不起矛盾吗?
家不是个讲理的地方,只适合讲亲情;家不是个比累的地方,只应该各尽其能、各尽其力。
要容忍亲人们的不完美,因为完美的人本身就不存在。如果大家都能求大同、存小异,互相包容、互相体谅,这个家就会有凝聚力。
记得多年前看到过这么一段话:一个人一生可能接触成千上万的人,但接触一生的,也就不超过两个巴掌的数,那就是你的亲人!
请珍惜吧,请在张口指责别人时在脑子里转两圈、多想想对方的好吧。
以我为例,我的内弟有不少小毛病,我岳母和老婆曾经常诽议。我对她们说:他的一件事在我脑子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那是1982年末,他从上海调枣庄来,尚未上班,就帮我带才几个月的儿子。不巧儿子患肺炎引发心衰,到医院就下了病危,医生们匆忙抢救。我从病房出来,看他在门外正失声痛哭,令我也动容。……
所以至今,我愿陪他喝酒,与他啦呱,虽有时批他几句,但我从心里知道他是我的亲人。……
这就是老李的回答,也是我的肺腑之言。你们信不信我不知道,反正我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照顾老人需要人力精力财力,不是说的那么容易,再说社会进步,人的寿命延长了,以前四五十的照顾六七十的,现在六七十的照顾八九十的,不一样了,精力体力财力都跟不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遇到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往往会在子女们中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首先是经济方面,老人有经济收入还好些,如果老人没有收入,或者收入很少,就会产生矛盾;其次是老人照料,子女们性格不同,有的全力以赴,有的能躲就躲;第三是遗产分配,有的子女照顾时能躲就躲,等遗产分配时能要就要。如果子女当中,尤其是老大能够以身作则,公平处事,加上老人比较明白豁达,矛盾就会少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很多家庭父母年迈久病卧床后,兄弟姐妹的关系大多变得很糟糕?你怎么看?
俗话说,久病无孝子。原因就在于,父母可以为了子女上刀山、下火海,可以把所有的好处都让给子女,把所有的幸福都给予子女,把所有好吃的都留给子女,而把所有的危险都留给自己,最重的工作留给自己。
但是,作为子女,只要做到父母的十分之一,就很不错很不错了。因为,子女面对父母渐渐老去,都有一种嫌弃的感觉,都会离父母越来越远。尤其是久病在床的父母,如果能够经常看看就不错了,更别说照料了。
也许,这样的感觉,只有在他们用自己对子女的那份好才能比较得出来,才能感觉到对父母是怎样的。因此,有些家庭,因为照料父母,兄弟姐妹之间会发生矛盾,会形成经济、劳动等方面的纠纷。
如果这样,我只能说,都是畜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父母年迈,久病卧床,原先你好我好的兄弟姐妹关系,大多因利益之争变得很糟糕。这也是很多有多个子女的老人,老来晚景凄凉的原因。
老家一邻居,仨儿子,一闺女,儿女相继结婚后,俩老人的身体也每况愈下。一开始,俩老人跟大儿子过,二儿子和小儿子每月给点儿钱。后来老人身体越来越不好,大儿媳不愿意再照顾,就提出每家轮流过俩月,二儿子和小儿子也答应了。他们的媳妇不乐意,但嘴上也不说,就是时不时地给老人脸色看。老人心里憋屈,也不敢跟儿子说,怕激起家庭矛盾。仨兄弟之间的关系也没以前那么和睦,都认为自己照顾老人花的钱多,不公平。
上一篇:女儿16岁,想成为一名宇航员!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可以实现理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