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慈禧向西方列强宣战,为何朝中文武没人敢反对?
慈禧,光绪,列强慈禧向西方列强宣战,为何朝中文武没人敢反对?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慈禧向西方列强宣战,为何朝中文武没人敢反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说明,有人反对的。
慈禧向西方列强宣战的时候,朝中文武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慈禧的铁杆支持者,紧抱她大腿,盲目信任着她,她说太阳是从西边升上来的,他们估计也会同意,多为满洲贵族;
第二类是慈禧的反对者,直截了当的站出来表示反对。因为凡是头脑清醒的人,都知道在此局势下宣战全世界是在自取灭亡,绝不可能打赢,只会让清廷更糟糕!
这些人下场如何呢?都被慈禧砍了脑袋。
第三类也是反对者,但他们对慈禧已经没多少信心了,大概觉得她已疯狂,没有抢救的必要了。所以他们反对是反对,但并没有向慈禧强烈抗议,而是你战你的,我就站在旁边看看不参与。
像张之洞、李鸿章、刘坤一、袁世凯等人就是如此,慈禧宣着战,他们打定主意不参战,还与各国签订了《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内容是咱们保持和平,你们要打就去和清廷打。
从民族大义的角度来看,此举有畏战卖国之嫌,所以当时他们被骂惨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保护了中国当时最富庶的东南地区,让这片区域免于战火,保存了国力。
其实在他们看来,清廷这次真要玩完了,所以几人都决定好了,一旦北京不保,慈禧和光绪被抓或被杀,就由李鸿章出任大总统稳定大局,李鸿章还让幕僚给孙中山先生写了信,说“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行。”
拳乱,指的是义和拳,是慈禧宣战列强的底气。慈禧本来是把他们当做乱民土匪,一直派人追着打,但总也打不完,她就招安,准备用义和拳去打西方列强,她坐收渔翁之利。
像张之洞、李鸿章这些正统出身的人是很看不上义和拳的,更不相信他们肉体凡胎能抵挡子弹,所以才会得知他们是出战主力之后就判断清廷要完。
慈禧表面上是信了,但她也是个精明人,内心不可能深信的,只是她没有更好的办法去维护满清的统治以及自己的地位,只能选择去信。
当时情形不容乐观,有四大因素逼得慈禧只能以战争转移自身危机。
民间
中国人有一个特性:吃苦耐劳!但当这个“苦”已经吃不下去了,就会想要变通,想要改变,绝不会等死。
当时也是这样,全国上下都想要改变。在有识之士看来,国家之所以这么混乱、百姓之所以这么困苦,都是因为慈禧当政,如果她还政于光绪,大家的日子就不会那么难过,国家也能再次强盛起来,所以让慈禧下台的呼声越来越大。
朝堂
朝中满清老贵族自然是支持慈禧的,因为慈禧保护着他们的利益。
但更多的大臣已经认识到,慈禧那一套“不管世界如何发展都要固守祖宗之法”的观念根本不适合当今大势,要想不像肥肉那样被侵略者吃掉,必须得改革变法!
而且当时慈禧都60多快70岁了,根本就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在群狼环绕中驾驭这么大的国家,而光绪年轻力壮,还有心变法。
于是光绪就得到了他们的拥戴,守着旧法的慈禧成了阻碍,都在呼吁她还政于光绪。
国际
虽然慈禧表现得很懦弱无能,但因为她抗拒西学,所以各国也不希望她继续当着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更希望清朝的掌权者认同西方文化,心向西学,从长远来说这样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光绪就是这个人,所以当时的国际社会也有让她退位的舆论。
义和拳
义和拳是晚清时期的秘密组织,一开始的宗旨是“反清灭洋”,后来发现“清”一时是反不倒的,而“洋”就在家门口,就和清廷妥协,宗旨变为“扶清灭洋”。
义和拳的初衷是好的,一腔爱国之心令人动容——可是这些大兄弟有点跑偏了。
他们灭洋不只是灭洋人的士兵,凡是跟“洋”有关的人和物都在被灭之列,比如铁路、电灯、传教士等等,不管有用无用是好是坏,在他们看来西方人种都是坏的,他们做的东西都是邪物,他们的科技是妖魔邪术。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和慈禧的观念一致:自家的都是好的,外国的都是坏的,关好国门不让人进来,国家自然也就好好的了。
在这种愚昧思想的指引下,义和拳的师兄师弟们认为自己身上贴着符纸念着咒语就可刀枪不入,百毒不侵。
被清廷招安后,义和拳天天吵着要把侵略者打出中国,慈禧正被各方势力逼得焦头烂额,便顺水推舟派义和拳去打西方列强。
结局大家都知道了,他们非常英勇,可是血肉之躯真的打不过枪炮子弹,冷兵器战胜不了热武器。
【结语】
慈禧宣战十一国从各方面来说都是一个昏招,却有效的转移了她个人的危机,无论胜负,只要清廷不亡她就能继续掌权。朝中文武大臣不是不反对的,只是站出来的都死了,没站出来的也在对抗。
但清廷最终还是亡了,华夏大地迎来新生!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实际上朝中是有人反对慈禧向列强宣战的。
首先就是光绪皇帝。虽然慈禧处心积虑地想要换掉光绪帝,但迫于外国列强的压力,慈禧并没有废掉光绪皇帝,光绪还是大清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光绪深知大清彼时根本不可一战,五年前的甲午之战,大清帝国被日本一个“蕞尔小国”打得一败涂地,现在哪有实力向包括日本在内的十一国宣战呢?所以一开始光绪是反对向列强宣战的,只可惜慈禧当时恨不得将光绪换掉,更不会听光绪的“反战”建议。
其次是以荣禄为代表的“主和派”。虽然荣禄深知大清和八国是打不起的,但荣禄唯慈禧马首是瞻,并不敢直接表现出来。而以联元为代表的大臣明确反对慈禧向列强宣战,认为大清根本不具备这个实力,大清连日本这样一个小国都打不赢,凭什么现在能打赢他十一国?但他们直接被慈禧杀掉并“祭旗”。
再者,就是地方各省督抚反战的大有人在。当时清朝的八大总督中,包括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与列强达成“东南互保协议”,认为向列强宣战是“矫诏、乱命”,拒不执行。由此也可看出清末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其实已大大削弱,清朝统治下下各省及各实力人物由此开始军阀化。
上一篇:一首《披着羊皮的狼》红了谭咏麟,他有可能超越刘德华成为一流歌手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