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秋节起源于何时?它是如何成为我国传统节日的?
中秋节,中秋,月饼中秋节起源于何时?它是如何成为我国传统节日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然,不论是太师饼还是胡饼,都还是月饼的雏形,相传,中秋节真正吃月饼这一习俗,起源于元代。元末时期,政府腐败黑暗,统治者对百姓进行残酷的剥削。中原人民不满元朝黑暗统治,于是发动起义。朱元璋想要联合各路起义军联合抗元,然而官府搜查严密,消息难以传递。在刘伯温的建议下,朱元璋命人在纸条上写“八月十五夜起义”,随后藏在月饼当中,分发给各地起义军。起义军得知军情以后,成功在八月十五一起发动起义,攻克元大都。胜利以后,朱元璋大喜过望,在此后的中秋节将月饼作为嘉奖发放给官员,而民间在对月饼进行改良以后,吃月饼的习俗也逐渐流传开来。
中秋赏月的风俗,首先兴起于宫廷文人。魏晋乐府诗歌《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这说明,早在魏晋时期,赏月风俗就已经出现。到唐朝时,赏月风俗极为盛行,成为一项全民活动。《唐书·太宗记》中载“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中秋节首次作为节日出现在史书上。
北宋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中秋文化进一步繁荣。北宋正式确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而且不论是宫廷还是民间,都在这一天庆祝佳节,祭月、拜月、赏月与各种传统习俗纷纷流行于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新编醉翁谈录》则记述北宋拜月的习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到明清以后,中秋节已经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亦载:“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这其中的拜月、赏月、吃月饼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不论是庄稼丰收,还是祭祀拜月,中秋节的各种起源说法,都体现出古代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祝愿。如今,中秋节作为传统佳节,依旧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寄托着人们最美好的祝福。
参考资料:
《周礼》
《左传》左丘明
《西湖游览志余》
《帝京景物略》
《唐书·太宗记》
《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
《北京岁华记》 陆启泓
《燕京岁时记》富察敦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起源于美丽的神话传说,经过不断发展演变,由赏月到祭祀到节俗,一步步发展而来,成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中秋的起源
在中秋成为节日之前,我国人民就有中秋赏月的习惯,中秋的月亮最大最圆,关于美好的月亮也有着美丽的神话传说,它就是嫦娥奔月的传说。
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不死药,飞到了月亮上,所以月亮如此美丽吧。百姓们因此传说,会在中秋这天在家中月下设下香案,向美丽的嫦娥祭拜。这是中秋拜月的传统习俗。
中秋赏月经过不断演变成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1.吃月饼的习俗
在皇家一直有着中秋祭月的传统。皇家非常重视中秋这个日子。
在唐高祖时期,有一次打了胜仗,军队在八月十五这天得胜还朝,吐蕃人进献了一种夹着核桃和芝麻等馅料的圆饼给唐高祖。唐高祖把它称为胡饼赏赐给兵士,从此中秋吃饼食成为一种习俗。而杨贵妃在一次中秋吃胡饼时把它称为月饼,从此月饼有了月饼的名字,流传下来。
2.中秋夜放花灯
到了宋代,除了赏月吃月饼,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子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3.中秋月饼送礼的习俗
最早从元末开始,就有了中秋之际以月饼等礼物互相送礼馈赠的习俗,称之为“走月”。相传朱元璋曾把纸条加在月饼中跟兵士相约举事,虽是传说,也说明当时月饼送礼蔚为风俗。及至清朝和民国年间,有很多用月饼送礼的记载。“中秋送礼遍京城”,可见当时的中秋送月饼的习俗已经与现在别无二致。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美丽的神话传说,开始于人们对美丽神秘月亮的崇拜,后来一步步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庆典风俗,流传至今,有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寄予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民间过中秋节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即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相关,又与民间农业生产有联系。《礼记》说,天子春天礼朝太阳,秋天祭拜月亮。可见祭月早在春秋已经成为区域性的礼数。贵族文人争相效仿,逐步流传到民间。可是民间也有“秋报”的习俗,这个习俗甚至早于祭月,所以雅俗之间可以因此一拍即合。
至于中秋何以成为我国的传统节日?那是因为中秋节以月亮圆缺预兆人们的团圆,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情感。作出这个历史性的决定也很复杂,因而也有把中秋节叫做“端正月”的,一年里有十二个月就有十二个月圆之夜,但只有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圆、最亮。因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月球、太阳、地球的位置正好成180度,此时月球反射太阳的光线集中朝向地球的夜空,在光学的作用下显得最圆最亮。也有些地方认为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所以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上一篇:郑州市小学教师工资是多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