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故宫为什么被称作“紫禁城”?
紫禁城,故宫,皇帝故宫为什么被称作“紫禁城”?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的时候,紫禁城也被视作紫微与太微的合体。因为太微垣是天帝布政之所,所以皇宫三大殿所在的前朝被视为太微。而后寝则对应紫微,特别是后寝的中心乾清宫,是皇帝的居所,对应天皇大帝星。后寝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加上东西六宫合计十五宫,正合紫微垣十五星之数。
至于天市垣,古人认为那是天帝聚众贸易之所,所以明清时代在皇城北边的地安门外设置内市、外市,以对应天市垣。
紫禁城内乾清宫丹陛至乾清门之间造有汉白玉栏杆的长长甬道,被称为阁道,对应着紫微垣至河神星之间的六颗阁道星。
太微垣中有三组星宿,称为“三台”,而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建在三座高台上,对应着三台,三大殿则对应太微垣的明堂三星。
紫禁城的建筑与天上的星象一一对应,是封建皇帝为了证明自己顺应天命,具有主宰天下的合法性和至高无上的最贵地位。
紫禁城的建造不仅对应天上的星象,还符合人间的风水。在一段时期内,风水因为充满迷信色彩,一直是我们批判的对象。但是它确实是我国古代营造建筑时所遵循的一个重要理论,而且认真研究之后就会发现,它包罗万象,涉及天文、地理、地质、水文、生态、哲学等种种学说思想,不能单纯的视为封建迷信。紫禁城作为封建王朝最重要的建筑,自然也要符合风水。
首先北京城的选址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元朝时,巴图鲁劝元世祖忽必烈定都燕京,就说燕京是:
虎踞龙盘,形势雄伟……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势甲于天下。
具体而言,北京城北有燕山山脉罗列簇拥,西有太行山脉蜿蜒逶迤,两股山脉交汇成为龙脉。东南一面向平坦辽阔的华北平原展开,一望无际。城西玉泉山的玉泉水喷越而出,成为王脉,穿过了整个京城,不仅具有风水上的意义,也为皇城提供了优质的水源。
郭守敬设计建造北京城时,认为西城为白虎,主杀主凶,因此在西城建造了多所寺庙,如大庆寿寺、大圣寿万安寺、崇国寺、普庆寺等等,希望用这些寺庙来坐镇白虎的凶杀之气。
紫禁城的建造同样符合风水。明朝永乐皇帝建造紫禁城时,在北边以建筑垃圾堆成景山,作为紫禁城的后靠山。源于玉泉水的金水河自紫禁城的西北角流入宫中,并流经几座重要的建筑前面,以造成风水上背山面水的理想模式。
风水还将就在建筑的基址对面,要有一个距离适当、体量合适的山,如果距离近、体量小,便叫做案山,距离远、体量大则叫做朝山。北京城永定门外有一座上窄下宽、平面呈正方形的墩台,始建于元代,叫做燕墩。相对于北京城,它是案山;相对于紫禁城,它是朝山。
紫禁城在具体的平面布局与建筑位置上,主要遵循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四象的原理。所谓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所谓四象,则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东方属木,对应青龙;西方属金,对应白虎;南方属火,对应朱雀;北方属水,对应玄武。
紫禁城分为前朝与后寝两部分。前朝在南,属火,主光大,所以是皇帝施政的所在;后寝在北,属水,主收藏,所以是安寝的场所。紫禁城内凡是用于文治的建筑,如文华殿、内阁,都在东方,因为东方属木,主生发;凡是用于兵刑的建筑,如武英殿、军机处,都在西方,因为西方属金,主刑杀。
紫禁城的南门午门,又被称为五凤楼,对应着南方朱雀。北门玄武门,对应玄武,后来为避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名讳,改称神武门。
紫禁城内种种色彩也符合五行。紫禁城内的瓦主要用黄瓦,黄色属土,对应中央,象征着皇帝的居所是天下的中心,至为尊贵。不过紫禁城内也有其他颜色的瓦,也都与五行对应。比如皇子们生活居住的南三所位于皇宫的东侧,在东华门附近,所以用青瓦,不仅对应东方的木,而且象征着皇子们朝气蓬勃。文渊阁是皇家藏书的所在,因此是黑瓦灰墙,象征着水,用来克火,防止发生火灾。神武门内东、西大房也使用黑瓦,象征着北方的水。午门是紫禁城的南门,对应着火,所以午门建筑彩画以红色为主,像火一样热烈。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欢迎关注,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故宫旧称「紫禁城」。明永乐四年至永乐十八年,明成祖开始修建故宫,明、清两代24个皇帝在此执政。
「紫禁城」主要分为:南半部和北半部
南半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文华殿、武英殿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
北半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东侧:奉先、皇极等殿,西侧: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宗教活动、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
此外还有斋宫、毓庆宫,重华宫等等,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紫禁城」,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
故宫为什么被称作“紫禁城”?
一、「紫禁城」来历与古时候“紫气东来”的典故有关。
传说:老子出函谷关,有紫气从东至,被守关人看见,不久,老子骑着青牛姗姗而来,守关人知道这是圣人。守关人请老子写下著名的《道德经》。自此,“紫气”被人们认为是吉祥的象征。预示着帝王、圣人、宝物的出现。由此可知「紫禁城」中的“紫”大有来头。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故称为「紫禁城」。
二、「紫禁城」来历与“天帝”居住有关。
古代人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
《广雅.释天》曰:“天宫谓之紫宫。”
因此,皇帝居住之所应象征紫微宫与天帝居住的紫薇宫相对应,皇宫在古代又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故称为“紫禁”。明朝初期称为“皇城”,明朝中晚期称呼为「紫禁城」
“天有紫薇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后汉书》
三、「紫禁城」的来历与古代“皇垣”学说有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