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审被判死刑的周凯旋,不愧疚,不认罪给我们什么警示,与文化有关吗?
文化,他的,意见一审被判死刑的周凯旋,不愧疚,不认罪给我们什么警示,与文化有关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国文化反而是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的。
只不过我们现在的教育出了问题。家庭教育问题尤其大,一些家长,特别是中等阶层的家长,尤其对子女智力教育抓得紧,要求严格,上各种辅导班,上私立,上名校,赢在起跑线上,虎妈之类。
西安的大学生杀手药家鑫,家庭是公务员;福建弑母的北大学生,母亲是教师,这个周凯旋父母是教师。这样的家长最看重孩子的成绩,但对孩子的心理品德人格的教育似乎是放任或者过度的压制,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自私任性,心理扭曲,精致利己,甚至偏执极端,已经养成了。
马加爵之类是出身于贫困家庭,或者留守家庭,这样的孩子,家庭只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人格品德文明的教育家庭提供不了,这是另外的话题。
学校教育只强调成绩,应试教育是唯分数论的。比如,高三会强调,高出一分,干掉千人,意思是你的总分高一分,全省的排名就提高一千名左右,你的录取名校的机会就又高了一个等级。干掉,这个词挺赤裸裸的。在高三班级,每个学生都要找一个比自己高的同学,作为对手,你要超过对手,“干掉对手”。看看某些名校高三的学生大会,简直打了鸡血一般,亢奋,扭曲,其实已经趋于极端化。
社会贩卖焦虑,家庭教育焦虑更甚,学校教育的偏颇,只强调成功,强调超过,强调我赢,强调竞争,而良善,公义,道德,友爱,宽容等等,这些方面教育熏陶严重不足!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第一是立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排除他是否是精神障碍者。他的认知上是有缺陷的,典型的有知识没文化。人格不健全,对团队,家庭,社会的危害巨大。嫉妒,小心眼记仇,好面子,因为一句话就起杀心,死不悔改。杀人者的仇恨之火现在还在燃烧。小时候成绩好,贴上优秀的标签,谁也不能说个不字,自己就是权威不能挑战,优秀得无人能比,否定他就是死罪。这种缺陷性人格是偏执冷血反社会反人性的。健康的性格是谦虚谨慎,善于学习,礼貌待人,三省吾身,对待别人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仁义礼智信做人的准则,孝顺父母,团结友爱。敬天敬地敬真理。原生家庭的宠溺导致他没有敬畏之心,他父母没有道歉没有声音,冷漠残忍,没有同情心,可能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爱,所以也失去了爱的能力。魔鬼和天使都藏在人的心里,有知识没文化读再多的书,对社会的危害越大。不会做人学啥都白费,德育教育的核心就是善良。
王凡飞大写意国画《守望》,2016,138cm*69cm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极端的偏激性格,必然与从小的教育环境,被灌输的一些理念有关系。
我们都说马加爵可怕,但是马加爵是那种你好任你好,只要不惹我,我可以继续我的卑微。而这周凯旋显然不是,他是那种圈子必须以自我为中心,自己必须俯视别人。当他觉得别人超越他,心中有落差之后那就不得了了,超越我我就毁灭你。以至于最后都不认罪不愧疚,这是一种极其扭曲的心理,嫉妒,恐慌,漠视生命。他已经二十几岁,心智已经成熟,已经教育成型了,但是却是最失败最危险的一个残品。
从他的人生轨迹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从上学开始一直到高考完,一直是成绩优异,两次高考都是佼佼者,活生生就是一个家长嘴里别人家的孩子啊。但是当上了大学之后,自我堕落,打游戏,逃课最终导致挂科,延迟毕业。这样的落差不可谓不大,而反观以前一直被自己全方位压制的同学,别人在一步步蜕变,自己只能望其项背。极端的性格,加上超强的嫉妒心,还有那脆弱的自尊心,悲剧发生了。
其实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只是还没有周这么极端或者还没有爆发。这其实就是中国式教育下,必然会出现的问题,不能不警惕。
可以想象一下他的教育环境。父母老师引以为荣,只需要考试考出好成绩,家长脸上有光,有什么要求都能满足;在班级也是老师眼中的红人,全班都焦点,遇到什么事都能获得老师的偏袒,老师鼓励同学跟成绩好的同学玩。在这样的环境下,完全走到哪里都是中心焦点啊,必然娇纵蛮横,以自我为中心,肯定也见不得别人超越他,在学校他可以通过分数来维持他的地位,但当进入社会,各方面能力考核的时候,他又能通过什么来赶超呢?
到大学之后,缺乏监督,学习方式改变,目的改变。周就完全迷失了,他根本就没有独立的人格与思想。
所以给我们的警示教育不能以分数定优劣,当前教育功利性太强,多少孩子在刚踏进学校大门时就被灌输以高考为终极目标。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完全是为了分数而学习。
周虽然考进985大学,但我觉得他没有文化!发生这样的事情,很多人会说有文化不代表素质高什么的,连带抨击文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凯旋可能在试卷上信手拈来,但是他不明白这句话,他只是一个教育体制下的考试机器,脑子里是应付试卷的程序。而没有作为一个人 ,特别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应有的温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受人性格的制约。后天教育只起辅助作用,在现代的青少年中为什么同样的道德品质教育,而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却千差万别呢,你能说学校没作好吗?何况在本案中,嫌疑人也是一个大学生,他难道认识不到杀人是不对的吗?三岁小孩都清楚,再不要讲教育不得力了,自己的道路自己选择。他不道歉,不是他麻木不仁,而是由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也就是说你认为他杀了不对,可他自己却认为死者该死。
上一篇:今安股份是不是上市公司?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