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胡雪岩当时作为一个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他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胡雪岩,左宗棠,生丝胡雪岩当时作为一个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他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胡雪岩,本名胡光墉,字雪岩,安徽人,史上称他为“红顶商人”,红顶,清朝官帽,意为是从政的商人,他创建的中华老字号胡庆余堂流传至今。胡雪岩还开办了阜康商号,相当于清朝的私人银行,阜康商号的创办不仅让胡雪岩在财力上收获颇丰,还让他真正与政府挂上钩。
胡雪岩故居的店训牌匾
胡雪岩还与左宗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左宗棠收复新疆,胡雪岩功不可没。具体来讲就是后勤工作,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胡雪岩可以说是替左宗棠把后勤工作和后方稳固能做的基本上都做了,中国版图的完整离不开胡雪岩的功劳。
清光绪八年,胡雪岩开办蚕丝厂,因为生意不景气,他企图垄断所有蚕丝生意,抬高价格,但遭到其他想从中国进口蚕丝的商人联合抵抗。中外贸易战打响了,胡雪岩以雄厚的财力收购了全国蚕丝,实现了垄断。
清光绪九年,中法战争爆发了。胡雪岩垄断囤积的蚕丝只能折半出售,胡雪岩的蚕丝厂被迫贱卖,家产亏损大半,胡雪岩的投机失败直接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前在阜康商号存钱的官员和地主听闻胡雪岩蚕丝厂倒闭贱卖的消息,纷纷提取存银,直接造成了胡雪岩的阜康商号关门。实际上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就是李鸿章,李鸿章为了瓦解左宗棠的势力,先从左宗棠的财团胡雪岩下手,以此来逼迫左宗棠。实际上胡雪岩的凄惨下场就是一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阜康商号的倒闭让清政府措手不及,清政府开始清算查封胡雪岩的家产,以资抵债,一个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的清朝首富竟然被清政府抄家查办。清光绪十一年,胡雪岩在穷困潦倒中郁郁而终,落寞离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色商人,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虽然胡雪岩有千千万万的资产,但是商人终究是商人,他并不深谙官场的变通之法,最后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斗争的牺牲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有一句话叫当官就看曾国藩,经商就看胡雪岩,可见胡雪岩在现代人心目中的地位。
胡雪岩作为红顶商人,是极为成功的,他的眼光,他的智慧,他的预见与胆识都是出类拔卒的,可以说是中国最为成功的商人之一。
胡雪岩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的宏大格局,肯吃亏,走的是长线,走的胆略。商人的赢利模式就是买低卖高,赚取差价。胡雪岩也不例外,但他懂得人心,善于经营人心,深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理,以诚信为本,而不是只看眼前利益,知道商人必须依靠政府或官员的道理,他依傍左宗棠、胡有龄,帮其筹集军饷粮银,帮助朝廷解决问题,赚取了信任与官阶,生意才越做越大,达到人生顶峰。
然而,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人在爬坡期间,都小心翼翼,勤勉低调,而往往在事业成功之后则性情大变,行事高调,这自然引得成为别人的众矢之的。胡雪岩得了黄马夹,得到了二品花翎,生活开始变的享受起来,先后为自己纳了12房妾,整日沉溺于此。由于他的的注意力的转移,对生意则疏于管理了,钱庄出现了很多“老鼠”,很多掌柜都是亏了东家,肥了自己。
当然,胡雪岩失败还有政治上的斗争。他起势于左宗棠,但到了最后他找左宗棠帮忙度过危机之时,却得到倒债的答复,这倒不是不帮,而是不愿帮,帮不起了。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与左宗棠有一些竞争,有时候相互瞧不上,李鸿章大兴洋务运动,左宗棠也志在此,相互倾轧,而此时此刻,左宗棠要顾忌太多利益的权衡,只能放弃胡雪岩,自然倒霉的就是胡雪岩了。
再有,胡雪岩囤积生丝,与海外生丝竞争,传统工艺与机器制造的竞争中落败,这一点直接导致了他的资金的周围不灵,从而出现挤兑成风,破产倒台。
胡雪岩最后的失败,其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的格局,在于他的内心,晚年来他忘记了初心,忘记了初始,成在红顶商人,败也在红顶,因为那时那地他,命运已全不在自己手中掌握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树大招风,不知隐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左宗棠去世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商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发生在1884年,主角是当时首富胡雪岩,结果是他倒掉了。 胡雪岩活着的时候就已是一个传奇。他靠为左宗棠采运军饷起家,在短短20年内一跃成为全国首富,还是清朝近三百年唯一被赐穿黄马褂的商人。1882年,胡雪岩手握1000万两以上的巨额现金,是去办洋务,还是倒卖生丝,竟一时踌躇。 胡雪岩对洋务并不陌生,1868年左宗棠创办福建船政局的时候,所有购买外商机器、军火事务都是由他一手操办。1882年1月,他给恩公左宗棠写信,表示愿意出资独力建设长江沿岸电报。可是,当时主管洋务的却是李鸿章,左宗棠在政治上的死对头。这让胡雪岩十分迟疑。 第二条路就是倒卖生丝。自晚明以来,江浙一带就是全国纺织业的中心。而1860年之后,英美各国开始在上海开设机械缫丝厂,中国传统手工缫丝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根本无法与机械缫丝竞争。洋商为了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垄断蚕丝出口市场,拼命压低生丝价格,抬高厂丝价格,从中攫取暴利。兴旺百年的江南纺织业迅速没落。 目睹此景,胡雪岩认为商机浮现。缫丝产业蒸蒸日上,而原材料生丝却价格日跌,这是一种极其不正常的现象,据他的观察,主要原因是华商各自为战,被洋人控制了价格权。另外,还有资讯显示,在过去的两年里,欧洲农业遭受天旱,生丝收成减产。基于这些判断,首富胡雪岩出手了,高调坐庄。百年企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爆发了。 1882年5月,他大量购进生丝8000包,到10月达1.4万包。晚清学者欧阳昱在《见闻琐录》中记录了这场商战的惨烈:其年新丝一出,胡即派人大量收购,无一漏脱,外商想买一斤一两而莫得。向胡说愿加利一千万两,胡非要一千二百万两不可。外商认为生丝原料仅操纵在胡雪岩一人之手,将来交易,惟其所命,从何获利?决心不买胡之生丝,等待次年新丝出来再说。胡则邀请丝业同行合议,共同收尽生丝,不要给外商,迫外商出高价收购,这样我们必获厚利。 一开始,胡氏战略似乎奏效。西方学者斯坦利在《晚清财政》一书中记录,1882年9月,上海一级生丝价格已高涨至17先令4便士,而在伦敦交易所的价格仅为16先令3便士。国内价格反超国际期货价。1883年8月,大商战进入决战时刻,胡雪岩前后投入资金超过1500万两,继续坚壁清野,囤货坚挺,大部分上海丝商停止营业,屏气而作壁上观。华洋双方都已到忍耐极限,眼见胜负当判,谁知天象忽然大变。 变数之一,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欧洲期货市场的紧张顿时暂缓,消息传回中国,军心开始动摇;更大的变数是,中法因越南问题交恶,爆发战争。1883年10月,法国军舰驶抵上海吴淞口,扬言进攻江南制造局,市面骤变,金融危机爆发,贸易全面停顿。 世事如此,胡雪岩已无力回天。11月,江浙丝商的价格同盟瓦解,生丝易烂,不能久储,胡雪岩不得不开始抛售,损失以千万两计。生丝对搏失利,很快影响到“坚如磐石”的钱庄生意,可怕的挤兑风潮出现了,先是杭州总舵关门,继而波及北京、福州、镇江以及湖北、湖南等地的20多个字号。12月5日,阜康钱庄宣告破产。第二年9月,左宗棠病逝于福州;11月,朝廷下令对胡雪岩革职查抄,严加治罪;他遣散姬妾仆从,在圣旨到来之前,就非常“及时”地郁郁而死了。 “红顶商人”以一种莽撞和壮烈的方式挑战英美纺织公司,这应该是传统商业力量在技术和工业模式都处绝对劣势的前提下进行的一次绝地反击。他的破产,宣告了传统商人阶层的集体陨落。“三大商帮”中的两支,徽商和江浙商人在此役中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萌芽于晚明的纺织业彻底崩盘。
上一篇:想配一台7000左右的电脑,包括外设,用来玩吃鸡,有什么推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