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知足常乐”?说说你的见解?
知足常乐,自己的,人生如何理解“知足常乐”?说说你的见解?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请:如何理解:“知足常乐”?说说你的见解?答:在生活中,自己的生活过得挺快乐,使自己感到很满足。人生活一辈子,自己苦苦又奋斗了一辈子,用自己的真诚和积极向上品德获得很大快乐,觉得自己很幸福!所以对自己所做努力和拼博,没有样家人和自己失望,就会想这辈子知足了,也很很自豪。
虽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一个过程和磨拣,都得经过苦辣酸甜的考验,才能够什么叫生活。不管你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只要你知足常乐,那你就有一种满足感,以经达到自己所要生活了,也到了丰衣足食,所以也达到了所需求目标,就会知足常乐!快乐每天!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知足常乐”,我的理解是:它是指知道满足,永远快乐。常,《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常足”的常,有的注本是“恒”(下同),“恒”古通“常”,恒久、永恒的意思。
对于“知足常乐”,我的见解是:它的前提有二:一是思想上要真正认识到“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的道理——即知道满足这种满足,才会永远的满足。二是从行动上要做到两点:⑴“知足者富”(《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意即知道满足、不贪不奢者富。⑵“知足不辱”(《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意即知道满足,才不会受到耻辱。只有这样,才能永远快乐。
严正声明:
本回答内容属于“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的原创,不得抄袭。转载时,请注明本出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足常乐!很多人都只是用在口头之上,没有用在心里和行为上。所以,才有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之的警言。知足常乐这剂良药是治疗人性贪婪的良方!
知足常乐是自我根据本人的宗合素质能力,对所获得的金钱物质利益及名誉名声的满足。并付于心底的满足和行为的表现,由衰发自内心的平衡和心平气和。如:俗话说,人生难活三万六千天,夜晚睡觉占不了三尺宽。纵然你家财万贯,死后带不走半文钱。这就是说人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一切事物走中庸之道一一知足常乐!
人生苦短人人知晓,一个残疾人的希望就是自己身体只要回复健康,那怕吃气讨能走在前面要上半碗好吃的就是幸福!一个人前半生拼搏了丶苦痛了丶艰难了,到了中年时回眸一笑,无愧无憾,无悲无喜,无求无欲就是一一知足!
天下知足者很少,这没有什么奇怪。因为,人性的贪婪是恒古不变的,所以,知足者为贵常乐为富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辜鸿铭喜欢妻子淑姑的小脚,每当无聊时,辜就让她脱掉鞋子,然后低下头,如闻花香;而写作需要灵感时,他就会将淑姑叫进书房,让她把玉足放到事先准备好的凳子上,时捏时掐,自得其乐,一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辉。辜曾对人津津乐道说:“前代缠足,实非虐政,我妻子的小脚,乃我的兴奋剂也。”康有为因此送过辜一张“知足常乐”的横幅,辜说:“康有为深知我心。”
以上是知足常乐的一个典故。辜鸿铭大方地谈自己的癖好是抠老婆的脚。
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惠安县, 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辜鸿铭这么一个清末的大学者,不觉得抠脚害臊,而且他还是抠别人的脚,并且知足常乐。虽然我们一般人会觉得抠脚是比较猥琐的行为(然后偷偷地躲在家里自己抠),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高的思想境界,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所谓知足常乐,直译字面意思就是知道满足就会经常快乐。这属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解释,我来解释的话就是:
知道究竟何谓满足,你就会一直得到真正的快乐。
很多人不知足,其实人类的不知足是进步的源泉,但是对于生活而言,大部分平凡人应该知足。因为概率上我们基本上都不是很优秀的人,你不知足还能干嘛?
知道究竟何谓满足的意思就是搞清楚你现在拥有的东西确实是你现在的条件能拥有的很好的东西了,不要再抱怨了,不要再生气了。不生气你就快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知足常乐”是句老话,但其反映出来的道理却是深刻的。
知足是前提和基础,知足不是简单地满意和满足,而是在深刻认知自身能力和客观环境后的心态平和。所以有了这样一种平和的心态,常乐的结果才会呈现出来和被体验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