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9月2日猪价:稳中有跌,进入九月后猪价怎么突然不涨了?
猪肉,生猪,价格9月2日猪价:稳中有跌,进入九月后猪价怎么突然不涨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很多平民百姓说了,不吃肉就不吃肉,等猪肉价格回落后再吃就是了。所以猪肉价格回落大概真的是与老百姓少吃有最大的关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9月2日猪价:稳中有跌,进入九月后猪价怎么突然不涨了?
9月2日猪价
9月2日生猪价格,全国共有黑龙江、贵州、浙江、湖南和广东5地上涨,河北、河南和山东3地猪价下跌,其余18地猪价与昨日持平。
华北区域,山西、北京和天津均与昨日持平,河北较昨日下降,下跌幅度为0.05元。
东北区域,黑龙江较昨日上涨,上涨幅度均为0.05元,吉林和辽宁均与昨日持平。
西北区域,甘肃和陕西均与昨日持平。
西南区域,四川、重庆和云南均与昨日持平,贵州较昨日上涨,幅度为0.05元。
华东区域,浙江较昨日上涨,上涨幅度为0.05元,山东较昨日下跌,幅度为0.05元,安徽、江苏、上海和福建均与昨日持平。
华中区域,江西和湖北均与昨日持平,湖南较昨日上涨,幅度为0.1元,河南较昨日下跌,幅度为0.1元。
华南区域,广西和海南均与昨日持平,广东较昨日上涨,幅度为0.05元。
当前生猪价格已经处于高位了
这个价位是近20年以来都不曾碰到的,目前全国的生猪价格均价已经达到了13元,14元以上的地区有14地,15元以上的地区有6地,更有湖南省的最高猪价已经突破了16元。
进入九月后猪价怎么突然不涨了?
今天是9月2日,生猪价格有明显的回调现象,总共有5地猪价在上涨,3地猪价出现了下降,进入9月份后,生猪价格其实还是在涨,只是涨幅有收窄的情况,原因有二,一是,前期生猪价格已经涨了那么久了,市场上对高价猪肉,也都是怨声载道的,都感觉现在猪价太贵了,所以 对猪肉消费是有抵触情绪的,进而减少了对猪肉的采购,屠宰端,一方面收猪压力大,为了受到猪,只能提高生猪价格,而消费端购买热情不足,销售受阻,所以会使得屠企尝试压价。二是,当下部分地区的政府储备肉已经陆续开始投放市场了,对快速的生猪价格上涨,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而且屠企更会借助这样的背景,冠冕堂皇的对养猪说,市场猪肉充足,借机打压生猪价格。
我是兽医小卢,是一名执业兽医师,平时大家在养殖方面有任何的疑问都可以私信我,相互交流,服务三农,立足养殖,有喜欢养殖的朋友也可以关注一下,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最新的养殖资讯,实用的养殖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位滞涨”,9月1日和9月2日的生猪价格,不再延续8月份持续明显上涨,而是出现了高位调整的迹象,这也说明市场分歧加大,预示着近期猪价会存在一定的波动。9月1日时全国生猪均价为27.16元/公斤,与8月31日相比仅仅上涨了0.02元/公斤,9月2日生猪均价为27.14元/公斤,与9月1日相比回落了0.02元/公斤,连续上涨后出现“高位滞涨”,往往是“变盘”的信号,对养殖户出栏节奏是很大的考验。从各地的生猪价格看,广东地区以30.14元/公斤继续领先,云南地区以19.02元/公斤处于相对低位,江西、福建、四川等15个地区生猪价格保持上涨,浙江、贵州、江苏等13个地区生猪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与前期相比下跌的地区有所增多。9月2日猪价稳中有跌,进入9月后猪价怎么突然不涨了?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多地猪价上涨过快,消费者存在抗价心理
8月份生猪价格整整上涨了一个月,一个月的平均涨幅达到7.7元/公斤,其中湖南、江西、四川等地生猪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8.92元/公斤、8.7元/公斤和8.4元/公斤,这么明显的上涨在以往也是没有出现过的。经过连续的上涨后,多地生猪价格突破30元/公斤,手里有猪的养殖户开心了,但消费者却愁了,因为猪肉价格在8月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就拿猪肉批发价来说,从8月1日至8月30日,上涨幅度就达到9.01元/公斤,9月2日的猪肉批发平均价格更是达到34.97元/公斤。于是多地出现了五花肉25元/斤,排骨35元/斤的现象,猪肉涨到这样的价格,很多消费者是有一定“恐高”的,再持续上涨,会选择减少猪肉消费需求,容易出现“有价无市”,所以存在调整的必要性。
二、开学季猪肉集中采购暂时告一段落
8月下旬受开学季和升学宴的影响,猪肉的消费量明显提升,毕竟这存在一定的“刚需”,然而今年猪源供应量明显减少,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现象,引发猪价明显上涨。随着学校陆续开学,步入正轨,为应对开学季的猪肉采购量可以说暂时告于段落,普通消费者对连续上涨的猪价存在抗价心理,不愿为持续的高价买单,而开学季的集中采购放慢了脚步,这就使得猪肉短期需求量在回落,缺乏消费支撑,那么猪价进入调整的预期就比较大。当然这种影响是短期行为,因为后面随之而来就是中秋和国庆假期,假期效应一定程度上会提振消费量,猪价上涨的压力会比较大。
三、多地启动储备肉投放机制,屠企趁机进行压价收猪
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后,相关方面也比较着急,如果不进行宏观调控,很容易引发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会有较大影响,所以在8月底时,相关部门也明确表态,要扩大猪肉进口量和向市场上投放储备猪肉。8月28日海南地区率先启动储备肉投放,价格方面低于市场价,让部分老百姓看到了实惠;广西南宁也有所行动,从9月1日开始,在定点摊位9点以后,每人每日可以购买到2斤猪肉,价格会低于前10天平均价格10%以上,在随后的猪肉消费高峰,相信类似的调控会越来越多。多地实质性的开始调控猪价,虽然投放量有限,但至少从心理上给出了态度,此时养殖户的出栏心态会开始松动,屠企在收猪时会趁机进行压价。
四、进口猪肉陆续抵达,短期市场看空预期增加
近期进口猪肉的关注度也比较高,特别是8月底阿根廷首批进口猪肉已经启航,在国庆节左右抵达上海港,还有俄罗斯进口猪肉也是预期加大,再加上相关方面表示还要扩大猪肉进口量,使得低价进口猪肉对国内猪价形成一定的影响。从实际情况看,今年猪肉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问题不大,1-7月累计进口量超过100万吨,后期还有源源不断地进口猪肉进入我国,虽然猪肉进口量有限,即使达到200万吨,与我国5000万吨的消费量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但在猪价调整阶段,扩大猪肉进口量在心理上会有不利影响,短期容易看空市场。当然从以往的情况看,扩大猪肉进口量也难以弥补消费缺口,只能短期放缓猪价上涨的脚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