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开学了,在家庭教育中,你都遇到过哪些家庭教育问题?
孩子,父母,家庭教育开学了,在家庭教育中,你都遇到过哪些家庭教育问题?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亲情缺失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有一部分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里和祖辈一起生活,或者是离异家庭,都会造成孩子孤独自卑敏感的性格。
3.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式传统。大部分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好坏,忽视了德育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采用或严厉或溺爱的方式。
解决方式:
1.社会各部门职能要协调配合,发挥合力,大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的氛围。
2.办好家长学校,大力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注重家庭教育组织网络的建设。
3.学校每学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学校的中心工作,让家长了解学校要求指导教育孩子,做到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我是心理学研究僧,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需要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可以点下关注。
本次文章略长,但是干货满满,特别是后面对于孩子的各个敏感期的问题说明以及我曾经用过很有效的方法,这些说明和方法和网上列举的差别很大,前方高能,慎入!
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个人认为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家庭成员的育儿观点不一致
这个问题是很多家庭里比较常见的,毕竟夫妻双方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人,来自两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长环境,处理方式和原来家庭模式相关。一般很多家庭的妈妈在学习现代育儿知识先走一步,打破传统家庭模式,走上自我成长的道路。但是爸爸还停留在原来家庭的关系模式中,所以他现在对待孩子的方式和他的原生态家庭和成长环境应该有很多相同。一下子改变他的方式不太容易,按照心理学的观念,孩子的人格形成在6岁之前,所以爸爸不主动去学习现代理念,很难突破原来的模式。但是不解决这个问题孩子的教育又会被耽搁,那怎么办呢?我给出的个人建议是:
先接纳对方的模式,如果出现争议先不要争吵,提出个时间来商量。
先改善夫妻或者和长辈之间的关系,其实一般很多家庭对于孩子的矛盾是从大人自身的矛盾演变而来的。
妈妈持续给予孩子正确的爱,孩子在6岁以前对于母亲的需求会比父亲大的多。
妈妈自身不断学习育儿知识,用你的成长带动对方的成长,这一点很重要。
二、用过时的经验教育孩子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家里长辈帮助带孩子。首先对于父母帮助带孩子首先我们要感恩,毕竟这不是父母的义务,而是已经成为父母的我们的义务。那么在教育孩子方面就应该自己尽心尽力了,比如为孩子读读绘本,一起进行亲子游戏。
很多家庭还会遇到另一种情况。自己想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可是父母不认同,还是用老一辈的方法教孩子并且还义正严辞地告诉你,你就是我这么带出来的。我之前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后来我找个适当的时候和父母沟通一次,我当时大致是这样说的:“爸妈,你们在20年前会相信今天我们用一部手机就能解决以前所解决不了的很多问题吗?这是世界在发展,孩子的教育也有了全新的科学方法,这时候你最好拿出一些经过证明的科学育儿方法例子给父母看,再者你必须要肯定平时父母帮助带孩子的幸苦,但希望在教育方面能够用你所学到的更科学的方法。”其实我们的父母很容易就明白这些道理,有时候只是不想承认自己会过时,所以在沟通的时候尽量站在多个角度考虑。
三、家庭教育的误区
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把自己没做到的强加给孩子。
有很多的家长觉得自己这辈子是没什么希望了,所以就把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成龙成凤,能给他们带来物质上的优越。这种想法的家庭是真的很多,在此我只能说如果抱有这种想法你的孩子这辈子的成就和你基本相差无几!
2.过多的干涉孩子成长。
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老人带孩子的时候,很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被打断。比如:孩子想自己吃饭,大人怕弄脏地板或衣服,就不让孩子自己吃,其实这是孩子锻炼精细运动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好时候,只是因为大人懒得收拾就阻止了孩子的一次发育机会。
3.孩子实在不听话,该打还是要打,该骂还是要骂。
这一点是最严重的,很多人都拿着过时的一些过时的观念当令箭。什么黄金棍下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的,孩子有时候打了骂了就听话了。你以为他那是听话吗?他那是现在打不过你,等到他大一点的时候你就知道曾经你对他的打骂造成的后果了。
而且有相关实验验证过,被过多打骂的孩子大脑的发育比没被打骂过的孩子大脑发育程度要低得多。下面的两幅图就是科学家对两类孩子大脑做的核磁共振图.右图是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可以明显的看到右图中的黑暗区域明显要多,神经学家解释为大脑容量减少。这两幅图很明显的能看出打骂孩子对孩子的大脑发育造成的影响是明显的。
除了大脑发育更严重的是心理问题。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注意孩子的各个特殊时期,帮孩子良好的过渡好这些特殊时期就很好了,我这里列举出来的孩子的各种特殊时期是根据很多家庭遇到了并且很头疼的时期,暂时只列举到了4岁的,因为我的孩子最大的也才三岁8个月,仅供参考。
1、0-3个月 光感敏感期
这个阶段的宝宝对光线非常敏感,可以拿一些黑白图片给孩子看。
2、4-12个月 口腔敏感期
这个阶段的宝宝喜欢吃手,喜欢把一切东西放进嘴巴里。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请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3、6-12个月 手臂发育敏感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喜欢把东西丢出去,并让你捡回来。这是孩子发育肢体的一个重要时期,还是孩子初期追视能力的发展时期,只要不造成太大破坏的情况下,一定要满足他。
4、6-12个月 认生期
当宝宝6-12个月的时候,开始建立与某些具体的人的联系,这个阶段的宝宝对陌生人会出现排斥,这时候父母不要责怪宝宝不和你的朋友或邻居打招呼。
5、6-12个月 爬行期
这个阶段很重要,爬行对于孩子的四肢发育,平衡感,手脚协调能力非常的好。但是有的宝宝一直不会爬行怎么办呢?我曾经用过的方法是带孩子去商场里的儿童区看其他孩子爬,自己在家里爬给她看,个人觉得很有效果。
6、一岁左右 分离焦虑期
宝宝一岁左右,会出现分离焦虑,3岁左右会达到顶峰。建议家长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做好两点。一是做好分离缓冲, 二是:巩固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上一篇: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它是怎样跑出这些奇奇怪怪的几率波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