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新学期分班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分班,学生,重点新学期分班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新学期分班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这提问很模糊。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没有针对性提问。
以我不成熟地看法,大致泛谈一下。
好像有个不成文的倾向,小学至初中,这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各地各学校均采取“蛇形分班法"的多,也就是说好差搭配均匀。这也难怪,“雨露均沾”,很显公平,家长没意见,老师也没意见。至于教学成果怎么样,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学校也会把它作为老师考核的依据。只是初三的下学期,已是冲刺阶段,学校才会按“大个"、“小个"分类分班。
这也无可挑剔啊!冲刺阶段不得不为啊!一则,对学生、对家长负责;二则,尽量提高升学率,争取荣誉,这有什么不妥呢?
高中则不同,淬火炼钢,必须按中考成绩分几个梯队。奥数班、兴趣班、尖子班、重点班,什么“普通班、平行班",名称不好听就弃了。这是到目前止,最科学的分班方法,可以“因才"施教,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听得懂,跟得上,符合“营养搭配”。
这是我观察并思考的结论,如有不妥,请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这么一句话,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当然这句话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吐嘈,毕竞区域不平衡,财富不平衡,城乡不平衡让义务教育阶段人人享有同等质量的口号变得不再均衡。我想题主应该说的是高中阶段的分班,小学初中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违背了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初衷,谁也不可能明目张胆,当然靠关系临时调整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找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换一个成绩优异守纪律的同学群,也难怪,可怜父母心,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脱颖而出。进入高中阶段,很多家长为能让自己孩子能分到哪个重点班而四处奔走,但这些都必须取决与孩子的成绩,学校有严苛的甄别制度,毕竞考中名校及录取率关系着学校的声誉,地位,名次,也是关系到直接老师及校领导是否能得到社会及上级领导对你教学和才能的认可,所以在选择生源上是绝对不敢马虎的,通过对优秀学生的直招和考试选招来确定重点班的组成,并配备最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配置最好的学校资源来打造重点班级。题主所说是否对学生有影响,那肯定有的,没能入选重点班在学生心理上多少有点挫败感,但这个时候真的不能气馁,没能入选也有可能是运气原因,有时候进去和没进去也就相差个一二分,平常也都不分上下的。何况高中才刚刚开始,重点班平行班教学,习题,测考都是一样的,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扎实基础,不受外界干扰一样能取得优异成绩。努力!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班对学生确实有点影响,那怎么办呢?
1.哪个班一般好坏之分应该不是很明显
,只有适应不适应。
2.关键要靠自己,自己不自觉,老师守着都没办法,不要太在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我觉得这很不合适。在孩子们都还是满脸稚气的时候,就像江湖一样分出个三六九等,对分到非重点班的学生来说是对自尊的伤害和信心的打击。虽然分班制可以激励少数非重点班的学生奋发向上,但对大多数十一二岁的孩子而言,要求他们的认识达到这样高的程度是不可能的,反而是自我暗示的心理机制会让他们过早地把自己定位为学习不好的学生。性格内向的会因敏感而自卑,个性强的会因此而叛逆。更为可怕的是,分班制让心智尚未发育的孩子们过早地感受到了不平等,不利于平等观念的培养。其结果是:指望他们将来会成为一个具有平等思想的公民,根本不可能,因为平等思想是一个现代文明国家国民必备的精神要素。
从长远和培养孩子们健康人格层面来分析,分班制危害性极大。我相信教育界那些成年人完全是认识到了的。为什么还会这么做呢?有人归结于高考制度、应试制度。我认为,关键在于对教学的评价标准有误。以升学率来评价教学质量,这是分班制的根源。只要分数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分班就不可避免。
但是,要求完全抛开唯分数论,是不现实的。从小学和初中一开始就分就太过早了。实在避免不了,我们可以折中:在初中和高中的毕业班分重点和非重点,应该是可以接受
重点班是歧视还是因材施教?有人称提早竞争适应发展,有人认为压力大增加负担。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的教学目的毋庸置疑是好的。但就这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而言客观的说确实掺杂了“歧视”的成分。
初中生还不具备随着环境的变化调节其自身心态的那种能力,即使具备也尚未成熟。没分班前曾是班上的精英,是个佼佼者,分班后群英会粹,课程加深,竞争激烈,以前那种由于成绩出类拔萃是老师的好学生,家长的好孩子的那种“荣耀感”和激励自己发奋学习的动力突然之间演化成无形的压力。他们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让身心尚未发育健全的初中生过早地尝试体验着种成人社会的竞争气氛,未免有些欠妥,很容易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势必会导致孩子学习兴趣的下降,对自己缺乏信心,或由“不进则退”的心理压力所致的心理疾病,不利或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驳与教学宗旨,与提倡素质教育的口号“大相径庭”.对于那些非重点班的学生的心理是否会产生,消极,自卑,甚至破罐子破摔的灰暗心理.反正我也不是重点班的学生,学不学无所谓。在这样的心理诱导下势必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秩序,势必会滋生教师对其非重点班的学生采取敷衍,应付的教学态度?最终有驳于“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呢?
上一篇:什么样的樱花树好看,怎样种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