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胡适代表的新思潮主张?
胡适,思潮,新文化运动如何评价胡适代表的新思潮主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评价胡适代表的新思潮主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下面就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作以下阐述。
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是胡适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需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需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不用典,不讲求对仗,不避俗字俗句”。他从“八事”入手集中指出了旧文学的流弊。
胡适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初步接触到了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的社会功能、真实性与时代行得到了初步的重视与肯定。
之后胡适又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力,促进新文学的发展。
胡适主张“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因时进化,不能自止”,这也坚定了他认为新思想必定取代旧文学的见解,这种见地难免肤浅,但也不难看出旧文学是如何的不合时代要求。
到1919年下半年起,,全国白话文报刊风起云涌,到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承认白话文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白话文运动取得胜利。
胡适的这些新思潮主张,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到“五四”时期,经胡适的提出及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白话文的运用迅速增长,终于取代了文言文在书面表述上的支配地位,也开辟了现代中国文学的崭新纪元。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这里是吹泡泡的猪,欢迎各位同好指点交流探讨,敬请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胡适先生自己发表的文章:“新思潮是什么”一篇长文,列举新思潮的内容,何尝不详细?但是他究竟不曾使我们明白那种种新思潮的共同意义是什么。比较最简单的解释要算我的朋友陈独秀先生所举出的新青年两大罪案,——其实就是新思潮的两大罪案,——一是拥护德莫克拉西先生(民治主义),一是拥护赛因斯先生(科学)。陈先生说: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做“评判的态度”。
评判的态度,简单说来,只是凡事要重新分别一个好与不好。仔细说来,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八个字便是评判的态度的最好解释。”
(1)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2)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日还是不错吗?”
(3)对于社会上湖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该这样做吗?难道没有别样做法比这个更好,更有理,更有益的吗?”
我以为现在所谓“新思潮”,无论怎样不一致,根本上同有这公共的一点:——评判的态度。孔教的讨论只是要重新估定孔教的价值。文学的评论只是要重新估定旧文学的价值。贞操的讨论只是要重新估定贞操的道德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旧戏的评论只是要重新估定旧戏在今日文学上的价值。礼教的讨论只是要重新估定古代的纲常礼教在今日还有什么价值。女子的问题只是要重新估定女子在社会上的价值。政府与无政府的讨论,财产私有与公有的讨论,也只是要重新估定政府与财产等等制度在今日社会的价值。……我也不必往下数了,这些例狠够证明:这种评判的态度是新思潮运动的共同精神。
这是这几年新思潮运动的大教训!我希望新思潮的领袖人物以后能了解这个教训,能把全副精力贯注到研究问题上去;能把一切学理不看作天经地义,但看作研究问题的参考材料;能把一切学理应用到我们自己的种种切要问题上去;能在研究问题上面做输入学理的工夫;能用研究问题的工夫来提倡研究问题的态度,来养成研究问题的人才。
这是我对于新思潮运动的解释。这也是我对于新思潮将来的趋向的希望。
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种评判的态度。
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问题与输入学理。
新思潮的将来趋势,依我个人的私见看来,应该是注重研究人生社会的切要问题,应该于研究问题之中做绍介学理的事业。
新思潮对于旧文化的态度,在消极一方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在积极一方面,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做整理的工夫。
新思潮的唯一目的是什么呢?是再造文明!
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的造成的。进化不是一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的进化的。现今的人爱谈“解放与改造”,须知解放不是笼统解放,改造也不是笼统改造。解放是这个那个制度的解放,这种那种思想的解放,这个那个人的解放,是一点一滴的解放。改造是这个那个制度的改造,这种那种思想的改造,这个那个人的改造,是一点一滴的改造。
再造文明的下手工夫,是这个那个问题的研究。再造文明的进行,是这个那个问题的解决。
中华民国八年十一月一日晨三时。
来源: 文原文载《新青年》第七卷第一号,1919年12月,版权归原作者。
这是胡适先生自己发表的文章,先生自己的想法我们现代人是理解不了和想不明白的。故这个问题我引用了先生自己的回答。我明白,我学疏才浅,我自己是解答不了这个深奥的问题。故引用先生自己的文章,我自己“删头去尾”精简了一下,方便大家观看。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这是先生自己的文章!
谢谢大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新文化运动,新思想,新理论。
上一篇:如何评价歌曲《谁明浪子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