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玉米青枯病和种子有关系吗?
玉米,种子,病害玉米青枯病和种子有关系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 由真菌镰刀菌引起的;
2. 由真菌腐霉菌引起的;
3. 是由腐霉菌和镰刀菌复合侵染形成的。这三种情况是都存在的,由于各地生态环境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不一。镰刀菌和腐霉菌二者都能浸染致病,引起玉米青枯病,只是环境不同,主次不一而已。
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重病地块与大豆、红薯、花生等作物轮作,减少重茬。
2.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一项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北京德农郑单958、农大108等。
3.及时消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收获后深翻土壤,也可减少和控制侵染源。
4.玉米生长后期结合中耕、培土,增强根系吸收能力和通透性,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5.种子处理:种衣剂包衣,因为种衣剂中含有杀菌成分及微量元素,一般用量为种子量的1/40~1/50。
6.增施肥料: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纯氮13~15公斤,硫酸钾8~10公斤,加强营养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7.用25%叶枯灵加25%瑞毒霉粉剂600倍液,或用58%瑞毒锰锌粉剂600倍液喇叭口期喷雾预防。发现零星病株可用甲霜灵4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500毫升。玉米青枯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或茎腐病,是世界性的玉米病害,但在我国近年来才有严重发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玉米青枯有很多的因素导致真菌感染生病如积水时间过长或干旱加上暴晒严重缺水所导致玉米根茎基部真菌病,发病率在百分之15到25最严重时能高达百分之50以上,发生青枯病不及时防治在10天内就会枯死,最快的了到4天就死亡,防水抗旱缺水等一定要控制好因青枯病是常见的病防治或防愈不及时就会发生以上症状。
种子消毒
在种植前种子要进行消毒杀菌,进行种植时一定要选干燥的发霉或发黑不一定不能种,用含有杀菌成分的种衣剂进行杀菌比例通常在1比50或1比60。
发病症状
主要为根部发病,会现症状有心淡褐色水渍扩展成褐色或腐烂症状导致根稀少空心 ,逐渐呈现青灰色后变黄,叶子上到下出现水债状,果穗下垂,无光泽,颗粒干瘪,不容易掰下来。
增肥用药
增肥以农家肥6000到7000斤每亩,硫酸钾16到25斤,纯氮25到30斤,增强营养及抗病力 用百分之30瑞毒霉粉700倍液,及百分之30叶枯灵或百分之50瑞毒锰锌粉剂500倍液,喷洒防喻发现病株时及时用甲霜灵600倍,多菌灵400倍浇级根部,每株用药300毫升左右。
土地管理措施
要有合理轮种理念,在有病症发生的地红薯,花生物轮种,收割后消除带病体,集中烧毁,然深翻土地土壤进行暴晒,保证土质疏松达到根部通透及吸收好,玉米种下后预防缺水或积水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麻。第一跟种子有关。第二跟天气有关。比如气温突冷突热。第三跟土质一有一定的关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基腐病,是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发病率一般为,严重的达30%以上。青枯病一旦发作,全株很快枯死,一般只需5~8天,快的只需2~3天。那么你知道玉米青枯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有哪些吗?
玉米青枯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青枯病发病的轻重与玉米的种类、生育期、栽培密度、田间排灌、气候条件等有关。一般发作在玉米乳熟期前后,尤其是栽培密度大,天气炎热,又遇大雨,田间有积水时发病重。常见的是雨后天晴,太阳暴晒时发作。
玉米青枯病症状表现
玉米青枯病首要发作于玉米乳熟期。发病初期,植株的叶片突起,呈现青灰色干燥,似霜害;根系和茎基部呈现出水渍状腐朽。进一步发展为叶片逐突变黄,根和茎基部逐突变褐色,髓部维管束变色,茎基部中空并软化,致使整株倒伏。发病轻的也使果穗下垂,粒重下降。
首先是根系发病,部分发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步扩展到整个根系,呈褐色腐朽状,***终根变空心,根毛稀疏,植株易拔起;病株叶片自上而下呈水渍状,很快变成青灰色枯死,然后逐突变黄;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下;籽粒干瘦,无光泽,千粒重下降。
青枯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形成根系和茎基腐朽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端发病,乳熟晚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我国茎基腐病的症状首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刀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两种类型。
夏玉米则发作于9月上中旬,一般玉米散粉期至乳熟初期遇大雨,雨后暴晴发病重,久雨乍晴,气温上升快,青枯症状呈现较多。在夏玉米生季前期干旱,中期多雨、后期温度偏高年份发病较重。一般早播和早熟种类发病重,适期晚播或栽培中晚熟种类可延平缓减轻发病。一般平地发病轻,岗地和凹地发病重。土壤肥美、有机质丰厚、排灌条件杰出、玉米成长强健的发病轻;而砂土地、土质脊薄、排灌条件差、玉米成长弱的发病重。
玉米青枯病防治方法
目前国内没有培养判定出高度抗病种类的情况下,加强培养防病能减轻病害。如及时中耕及去除下部叶片,使土壤湿度低,通风透光好。合理密植,不宜高度密植,形成值株郁闭。前期增施磷、钾肥,以进步植株抗性。在条件许可下,发起轮作,以削减土壤中的病原菌,如玉米与棉花的轮作或套种等,都能减轻病害。
1、合理轮作:重病地块与大豆、红薯、花生等作物轮作,削减重茬。
2、选用抗病种类:栽培抗病种类,是一项经济有效的防治办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