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古代历史中真的只有皇帝才可以穿黄色衣服吗?
皇帝,黄色,服色在古代历史中真的只有皇帝才可以穿黄色衣服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古代历史中真的只有皇帝才可以穿黄色衣服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反映明清宫廷生活的历史剧中,皇帝的龙袍通常都是黄色的,但在汉代以前,中国人并不崇尚黄色。如殷啇人崇尚白色,周朝人崇尚红色,秦朝人崇尚黑色。到了汉代中期,在礼仪制度、朝政典章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逐步把黄色作为尊贵之色固定下来。
我们都听说过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典故。公元960年,时任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率军行至陈桥,随行将士发动兵变,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腑首跪拜,高呼万岁,拥立赵匡胤为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从此以后,“黄袍加身”成为皇帝的代名词,黄袍遂成为皇帝的专用之服,普通老倘若染指,必以谋逆罪诛杀九族。
很多人认为,皇帝穿黄色龙袍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古人崇尚黄色,与古代农耕民族“敬土”思想密不可分,因而土地所代表的黄色就为君王专有,皇帝的龙袍当然就离不开黄色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悟空邀请
中国古代历史中,服饰的颜色是与礼制与等级制度相关。什么人在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有着严格的界定。历史上有着众多的朝代,而只有几个朝代选择黄色作为皇帝服饰的专用颜色。
服色用以区分官员等级
以服色作为标志区分等级的,最早出现于汉代官员的印绶制度。这个制度以佩绶的颜色、长短等来确定等级。如最高等级官员中的太尉、丞相等为金印、紫绶,最低等级官员为铜印黄绶。其他还有有印无绶、无印无绶的分类。佩绶制度始于汉,一直沿袭至明朝。
据《中国历代服饰》记载,秦汉巾帻色 “庶民为黑,车夫为红,丧服为白,轿夫为黄,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 。这一时期,黄色并未得到特殊的对待。到了隋朝,服色因官员品级制度完善,逐渐形成品色服制度。据《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唐朝沿用隋制官次服色,亲王及三品以上“色用紫”,四品、五品 “色用朱”,六品、七品 “服用绿”,八品、九品 “服 用青”。
唐高宗时期,对服色作进一步的规定。据《旧唐书·高宗纪》记载,“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并金带;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并银带;八品深青,九 品浅青,石带;庶人服黄,铜铁带。” 自此,官员品级与服色绑定。
颜色的贵贱观念自古就有
颜色的贵贱观念先秦时期已有,服色有着特殊的尊卑和贵贱意义。西汉贾谊的《新书服疑》更指出,“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 。服色用以区别等级的功用愈发突出。
如汉代民间形成“士农工商” 的 “四民” 等级,农民虽仅位列士之后,待遇却相差甚远,“只能穿本色麻衣,不许穿彩色” 等,百姓最普通的服色是布料的本色。 传统布料只有棉布、麻布等,其本色接近白色,而百姓穿不起或不允许穿彩色,因而“布衣”成了百姓的代名词。
据《晋书》记载,南北朝五胡乱华时,匈奴人刘聪俘获了晋怀帝,命他“著青衣行酒” ,这在当时被看作是极大的侮辱。
隋唐以后,随着品色服制度的建立与成熟,服色贵贱进一步稳定下来。一般来说,印染技术的难易度成为了关键,色彩越艳丽的则越显尊贵。
黄色被确定为皇帝服色
唐代以前黄色并没有什么特别尊贵的意义。唐高祖以赤黄袍巾带为常服之后,有大臣提出赤黄色近似太阳的颜色,“天无二日”,日是帝王尊位的象征。从隋唐到宋再到明、清,除了明朝将国色定为红色外,皇帝的服色也从这一时期基本稳定为黄色。而明朝定国色为红色,究其原因是明朝皇帝姓朱,也就代表着红色,黄色与红色是最为尊贵的色彩。
黄色在唐、宋、清时期被作为帝王的象征。唐朝禁止庶人穿着彩色衣服,两宋期间绿色、黑紫色、白色等先后被禁止过。明朝的服色禁令多达十余种,包括玄、黄、紫、黑、 绿、柳黄、姜黄、明黄等鲜艳的颜色。
清朝的规定比明朝更为严格,其涉及的颜色更加复杂,细致程度包括具体的物品,如雍正二年规定:“官员军民服色黑狐皮、秋香色、米色、香色及鞍辔用米色、秋香色着,于定例外,加罪议处。”
黄色应用在常服方面,规定皇帝及御前大臣、领侍卫大臣、内廷王大臣、扈从大臣等为明黄色,因而称为“黄马褂”;亲王、郡王以下文武官员为石青色。
从唐朝开始 ,赤黄色(赫黄) 为帝王所专用,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黄袍也被视作封建皇帝的御用服饰,臣民一律不得僭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黄色服饰在中国古代一直比较流行,谁都能穿。
只是到了隋唐时期,因为以黄为贵,“黄 袍”才成为帝王的专用衣着。
尤其是在唐朝,皇帝不愿意自己和一般人同着黄袍,就颁布了“禁 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的命令。
《野客丛书•禁用黄》中记载:
“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 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 ”
唐高宗时又重申“一切不许着黄”。
但这时的规定并不严格,一般百姓着黄衣仍然较多见。
到了北宋,赵匡胤登基后,“黄袍”正式成为皇权的象征。
宋仁宗时还规定:一般人 士衣着不许以黄袍为底或配制花样。
自此,不仅黄袍为皇帝所独有,连黄色亦为皇帝专用。
其实,在唐宋之前,君王、皇帝对穿什么颜色的袍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西周、东 周时期,据《礼记•月令》记载,天子“着青衣”。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争,国君的袍 服更是五花八门。
到了秦朝,由于盛行“五行”之说,秦王朝尚水德,以黑色为贵,所以, 秦始皇就穿黑色袍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