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白茶、红茶、绿茶,一定要用温水冲泡吗?
绿茶,白茶,茶叶白茶、红茶、绿茶,一定要用温水冲泡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沸水冲泡白茶太粗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熬菜,一个专注胡说八道的美食领域创作者。
白茶
白茶品质优异,最主要的特点是白色银毫,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
白茶的冲泡温度,与白茶的品类有着密切关系。白毫银针茶芽纤长细嫩,所以水温不宜过高,90度左右即可;冲泡时,热水不可直冲茶芽,应当沿杯壁入冲,这样即不会损伤茶芽品相,又能避免茶芽大量脱毫造成茶汤变浊,影响其汤色和美感。
白牡丹冲泡时水温不可过低,低则茶味难出,水温若是太高,则又会伤及茶芽,最好控制在90-95度之间。
贡眉、寿眉、老白茶、紧压白茶冲泡时建议用95-100度的水,而且可以多泡一会,这样,就会充分品尝到茶的醇厚浓郁。
红茶
红茶是中国六大茶类当中属于制作工艺中全发酵茶,红茶红汤,滋味醇甘,口感滑香,一般有果香,花香等等。
红茶泡茶的水温,会直接影响茶汤的品质。所以红茶冲泡温度应用100℃冲泡。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叶,水温过低不利于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比如儿茶素,如果水温过低,就需要更长的冲泡时间才能析出,时间不足则茶味寡淡,时间太长又带苦涩。泡茶水忌多次煮沸。刚煮沸起泡的水冲泡最适宜冲茶,煮得太久,水中的二氧化碳会挥发消失,这样冲出的茶汤会鲜味尽无。烧水时,建议大火急沸,切忌文火慢煮,这道理和上文讲的是一样的,水中二氧化碳会消失。烧水时随时留意水的变化,可以眼睛看水中起泡的情况,或以耳朵聆听水沸的声音。一般说,刚煮沸的水泡仿佛“蟹眼”已生,那时就需要赶紧拿起冲茶了。
绿茶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
对于绿茶冲泡温度,古人的要求十分讲究,特别是在饼茶团茶时期,控制水温似乎是泡茶的关键。概括起来,绿茶冲泡温度在烧水时候要控制,烧水要大火急沸,刚煮沸起泡为宜。水老水嫩都是大忌。水温通过对茶叶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来影响茶汤滋味和茶香。绿茶冲泡温度,应视茶叶质量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绿茶冲泡温度以80C左右为宜。茶叶愈嫩绿,绿茶冲泡温度愈低。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茶汤变黄,滋味较苦;绿茶的冲泡温度过低,则香味低淡。至于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C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味淡薄。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三种茶叶的冲泡温度,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希望各位茶友美食爱好者,相互交流,讨论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茶、绿茶和红茶,主要区别在于制作方法不同。具体如下
1、发酵程度不同
白茶是“轻微发酵茶”,绿茶是“不发酵茶”,红茶是“全发酵”茶。
2、茶叶颜色不同
白茶,表面满披白色茸毛;绿茶,清扬绿叶,形美;红茶,红汤红叶、香甜味醇
3、保存时间不同
白茶,保存时间适中。
绿茶,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陈化失去味道,保存时间较短。
红茶,能够保存相当长的时间,这样能适应长途运输,适合出口。
扩展资料
一、白茶制作工艺:
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二、绿茶制作工艺:
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2、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
3、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态。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
三、红茶制作工艺:
1、萎凋
萎凋分为室内加温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萎凋程度,要求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即可。
2、揉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使用双脚揉茶。50年代采用铁木结构双桷水力揉捻茶机。至60年代,揉捻这一工序又加以改进,采用了铁制55型电动揉捻机,提高制茶效率。揉捻时要使茶汁外流,叶卷成条即可。
3、发酵
发酵,俗称“发汗”,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指将揉捻好的茶胚装在篮子里,稍加压紧后,盖上温水浸过的发酵布,以增加发酵叶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酵素活动,缩短发酵时间。发酵的目的,在于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促进作用下发生氧化作用,使绿色的茶坯产生红变。
4、烘焙
烘焙一般采用一次干燥法,不宜翻动以免影响到干度不均匀,造成外干内湿,一般在6小时即可下焙,主要看火力大小而定。一般是焙到触手有刺感,研之成粉,干度达到,而后摊凉。
5、复焙
茶叶是一种易吸收水分的物质,在出售前必须进行复火,才能留其内质,含水量不超过8%。
白茶冲泡温度
特别是芽叶细嫩的明前茶,一般用80度左右的沸水冲泡。泡茶的杯子不宜加盖,以免使茶叶焖黄,影响口感和观感。如果沸水冲泡,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茶中维生素C,咖啡碱容易过多析出,致使茶汤变黄,滋味较苦。
上一篇:八十年代的邮票哪些值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