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育辣椒苗前期怎样配制水溶性肥料?
苗床,辣椒,温度育辣椒苗前期怎样配制水溶性肥料?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育辣椒苗前期怎样配制水溶性肥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辣椒育苗技术
辣椒育苗一般在2月中下旬,低温状态可育出壮苗,人工控制幼苗生长所需的环境温度。定植前达到壮苗标准:即茎秆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颜色深,茎叶完整无病虫,根系发达侧白根,定植时节8叶分。在定植前对苗床浇水,以减轻起苗时损伤根系,缩短移栽后缓苗时间
苗床选址
辣椒苗床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便于灌溉、前茬没有种过番茄、茄子、马铃薯、辣椒的地块,挖成深约15cm,宽1.2-1.5m,长10m的苗床(过宽不利间苗,过长不宜通风),并保持床内地面平整。
营养土配制
辣椒苗期需肥量不大,但要求养分均衡全面、有良好的物理性状(较强的保水能力、良好的空气通透性)、无病菌和害虫等。营养土可按如下方法配制:取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大田土(必须过筛)6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过筛)4份,每方加地旺、苗菌敌或多菌灵100g左右、敌百虫100g左右,充分混合拌匀,也可每方大田土中加拌500g“金富蜡质芽孢杆菌”生物杀菌剂(注意:此药不能与其它杀菌剂混用),可很好地预防苗期多种病害。若肥力不足,可在每方营养土中加入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1kg,但一定要充分混匀,以防烧根。
随后将配好的营养土填入苗床内,播种前2-3天覆膜“烤”地。如果采用营养钵护根育苗(即分苗至营养钵中),建议使用10×10cm的营养钵,有利于培育壮苗,营养土装至钵体八九成满即可。在实际生产中,许多农户嫌大营养钵花钱多、占地、费土,而采用较小的营养钵育苗,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辣椒苗期长,小营养钵的营养面积有限,往往出现苗子小、须根少、长势弱,达不到壮苗要求,对辣椒的生长不利,也会影响上市时间和产量。
催芽播种
辣椒种在常温清水中浸种时间以8小时左右为好,时间太短、吸水不足容易造成发芽慢;太长则造成种子内部养分流失,发芽势减弱,影响发芽率。将浸种后的种子沥干水分,并晾干表面明水,然后摊在干净、湿润的棉布上,卷起,用塑料袋保湿,置于30℃的黑暗条件下催芽,催芽过程中每天打开和翻动种子包,使种子透气、受热均匀,一般经4-5天,待70%露白后即可选择晴天进行播种。而实际操作中,菜农群众经常会出现由于控温设施简陋,不易控制温度而造成催芽温度过高烫伤种子或温度低于发芽适温而不出芽的现象;还有的由于种子湿度过大、包布太湿、种子太多、堆积较厚而影响气体交换、透气不良,发生闷种和烂种的现象等。在此特提醒广大菜农朋友:催芽时一定要设法满足种子发芽的三个基本条件即水分、温度和空气,以提高催芽质量。
播种前苗床先浇足底水,等底水全部渗下没有明水时再播种,一般采用撒播,每50g种子撒播10m2左右的苗床面积,用“苗菌敌”每袋拌土30kg做“盖种土”,预防猝倒病的发生。播后及时覆过筛的营养土1cm厚,覆土后盖1层地膜,既有保温保湿的作用,又可防止“戴帽”出土。
播种床管理
辣椒是喜温、需阳光充足、忌湿的作物,在苗期阶段以调节床温、增加光照、合理控制湿度为主。
温度管理
温度管理 采用“三高三低”,即出苗前温度高,地温25-30℃,气温28-32℃;出苗后温度低,白天25-28℃,夜间10-13℃;心叶展开后温度高,白天28-30℃,夜间13-15℃;分苗前温度低,白天25-26℃,夜间10-13℃;分苗后温度高,白天28-30℃,夜间15-20℃;定植前温度低,低温练苗,白天23-25℃,夜间10℃。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 苗床应有充足的水分,但又不能过湿。播种时浇足底水,一般到分苗时不会缺水。如果湿度过大,可趁苗上无水滴时向床面筛细干土,每次0.5cm厚,共筛2-3次,有利于保墒和降低苗床湿度;筛药土(用苗菌敌20g掺细干土15kg配成)则可防止立枯病和猝倒病的发生。若床土过干时,可适当用喷壶浇水,但不宜过多,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若发现苗子缺肥时,可喷施叶面肥。
分苗
分苗 当幼苗长到2叶1心或3叶1心时进行分苗,分苗前须进行低温炼苗2-3天。分苗方法有苗床分苗和营养钵分苗两种,宜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进行。分苗前一天,幼苗要浇“起苗水”,以利于起苗,防止散坨,减少伤根,促进缓苗。分苗时苗距8-10cm为宜,要注意栽苗深度,以子叶露出床面为最佳,每穴或每钵根据品种和定植要求栽单株或双株。
温度管理
分苗后1周内,苗床要保持较高温度,有利于生根缓苗。平均地温18-20℃,气温白天保持28-30℃,夜间20℃。如果地温低于16℃,则生根较慢,长期低于13℃,则停止生长,甚至死苗。缓苗后降低气温,一般白天20-25℃,夜间15-17℃,以保持秧苗健壮,避免徒长。设施内温度超过32℃时,可适当揭开部分薄膜放风降温,下午5时前后要合住风口。定植前10-15天进行低温炼苗。
低温炼苗是指后期在放风的基础上,逐渐延长放风时间和放风量,在移植前7-10天大通风,使秧苗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缩短缓苗时间。炼苗时应当按照“阴天少通风,晴天多通风,雨天不通风”的原则,做到苗子健壮、整齐、不徒长。炼苗方法应该根据苗子长势而定,长势好、气温高就要多通风。
水肥管理
分苗后到新根长出以前,一般不浇水,心叶开始生长后,可根据床土墒情于晴天上午浇水,幼苗定植前15-20天,结合浇水追一次速效化肥。每次浇水后给苗床适当松土,切不可伤及根系。如果采用营养钵分苗,应旱了就浇,控温不控水。[1]
光照管理
分苗后的2-3天,在中午光照较强时,应盖“回头苫”短时间遮光,防止幼苗失水萎蔫,造成缓苗时间过长。缓苗后,由于分苗床需要充分见光,设在温室或大棚内的苗床棚膜上的草苫在白天尽量揭开,特别是阴天时,只要温度适宜,不会造成寒害的情况下,应揭开草苫使幼苗见光。
定植前的蹲苗
采用苗床分苗法,定植前需用栽铲将苗床土切开,进行蹲苗;采用营养钵分苗的,在定植前2-4天浇一次水,做到定植时不散坨,避免伤根,保证苗子质量。
注意事项
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棚内湿度,抑制病害发生蔓延,同时也能风干塑料薄膜上的水珠,提高塑料薄膜的透光率。
筛药土防病
筛药土防病 各种病菌在高湿条件下极易滋生蔓延,要想冬季育苗成功,在通风排湿的前提下,采用定期向床面筛药土,可有效预防死苗。
控温控水
控温、控水、激素调节 椒苗生长周期在冬季,播期早,苗龄期长,遇上冬季高温,小苗生长过快,可能造成苗期与大田栽培期无法衔接,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多揭膜,降低棚温;二是控制浇水;三是喷万帅一号和健植宝300倍液控制旺长。
育苗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