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再过几天就开学了,孩子马上上初一。该不该给孩子零花钱?给多少合适?
孩子,零花钱,给孩子再过几天就开学了,孩子马上上初一。该不该给孩子零花钱?给多少合适?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天天回家的话就不用给了,反正他要钱会问你要的。
如果孩子住校的话,肯定要给的。给多少要看他多长时间回一次家,是一个星期还是一个月。
首先呢,算好生活费,伙食费给他。零花钱的话开学可以给多一点,因为要交班会费什么的。
其它时间呢,生活费,伙食费给够了,零花钱适当给一点就行。不给是不行的,因为孩子偶尔要买个水喝,买只笔,买个本子什么的都是需要钱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孩子已经初中了 可以先与孩子沟通 他(她)需要多少钱零花钱 如果合理可以尊重孩子的决定 如果不合理可以采取分批分次给的方法 即不降低他的心里预期又可以有效控制他的花钱 并且你充分尊重孩子 孩子以后有什么事也愿意与你沟通 商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我的观点是必须给,孩子都上初中了,已经不再是幼童了,给一点零花钱那是一点都不过分。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从家庭往社会属性转变的过程。既然要踏入社会,那么金钱的加持是必不可少的。
不管孩子是住校,还是每天回家,给他们一定的金钱支配权都是必需的。当然了,在给多少这个问题上,父母们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给得太多显然不合适,那可能会令孩子一失足成千古恨。因为外面的世界处处都是诱惑。
那么,只给一丁点儿,恨不得孩子一分钱都分开来花,这合适吗?显然也是不合适的。事实上花钱也是一门学问,很多父母只会教育孩子节俭,却没有意识到,花钱的技术绝对是比节俭更为高深。
很多穷苦家庭的孩子长大后难于有所作用,其实也跟他们所接受的金钱教育有关。即使他们长大了,不再穷了,可是依然不懂得怎么使用钱。用钱绝对是一门学问,这个一点都不夸张。
与其那样,我们还不如让孩子适当地用金钱去试错。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试错成本将会越来越高。那么,何不在孩子在成年之前,就适当地试错呢,让他们从小就开始学习怎么去花钱,怎么去理财。
我们村曾经有个小卖部,他们家的孩子就不知道金钱的意义,通常当作废纸来送给其他小朋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从来没买过东西,想要啥都直接去拿,所以对金钱毫无认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要看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家庭的经济状况。
不过,无论怎样,千万不可以因为孩子不听话或者其他的原因,克扣或者没收孩子的零花钱。
这会很容易引发孩子逆反心理,激发对零花钱有过度的预期,如果时间长养成和家长对立的习惯,可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当老师的小编经历过一个比较特殊的案件。
有一个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宝宝,屡次偷同学的钱。
后来调查才知道,宝宝偷别人的钱,主要是因为家长扣了他所有的零花钱,而自己又想叫零食,没有办法只能去偷了。
用零花钱,是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和锻炼经历
教育的本质,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科学、适时地引导孩子纠正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学习习惯。
所以,家长给零花钱,可以和孩子在他使用零花钱的过程中,不断交流,商量多少合适。然后形成规则和习惯。
无论出了什么问题,建议家长不要操之过急,先让孩子体会,然后再和孩子交流或者想解决的办法。
这其实也是造成好多家长和孩子交流不畅的主要原因。家长过度的说教和批评,孩子自己疏远你,不愿意和你交流。
零花钱怎么花,决定给孩子多少合适
既然是锻炼和成长经历,所以家长还是多让孩子参加一些家庭和社会活动吧。
当然了,日常的吃零售,完全可以根据家庭的条件和孩子的习惯给。没必要过多的担心。
如果是旅游,或者参加其他的活动,当老师的小编还是建议家长不要包办太多,让孩子及早锻炼的好。否则,到了大学孩子不会花钱就麻烦了。
像学校组织的捐款,大部分家长是到时候才给孩子钱。
当老师的我并不赞成。这种活动每学期都有,一定要提前帮助孩子养成攒钱的好习惯,然后献出自己的爱心。这是一举多得的。
还有,过节,你可以给子礼物,然后引导其给父母、爷爷奶奶买礼物。
这是传统的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会人际交往的主要内容和实践方式。
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让子“破产”一次。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深刻地体会付出和爱的真正意义。
总之呢,给孩子零花钱,并不是单纯的给孩子买零食的钱,也不是某项活动,随机给孩子的钱,而是陪孩子一起经历感受如何花钱,如何和亲人朋友交流。
上一篇:人类社会的经济源头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