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鱼儿奋力跃出水面是为什么?
水面,鱼类,水中鱼儿奋力跃出水面是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中国,向来都有着鲤鱼跃龙门和海阔凭鱼跃的书法,那么,水里的鱼为什么总想着跳出水面来呢,下面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氧气不足
在一些池塘或者养殖塘里,午后的夏天经常会发生鱼儿集体跳水的画面,这是因为池塘里面的氧气不充足,鱼跳出水面呼吸一点新鲜的空气,这个现象被称之为浮头,这种现象在傍晚也特别容易发生,夜间水里的绿色植物没法进行光合作用,不会释放出氧气,只能吸收氧气,就造成了池塘缺氧现象的发生。鱼儿就浮头了,浮头现象严重的时候,会让鱼类大面积的死亡。
为了觅食
有些鱼儿可以跳出水面水面捕食,捕食空中的蜻蜓、鸟类和小型的哺乳动物,典型的代表鱼类就是大白鲨和鲑鱼,它们都有着不一样的跳跃技巧。
躲避捕食
有的鱼跳出水面是为了逃避水中天敌的追杀,有时候在水中被天敌鱼类看到了,会当做食物去追捕,这时候就会跳出水面让对方不知道去哪了,或者跳出水面改变逃走的方向,避免被当做食物,很多鱼都有这种习惯,如鲻鱼、鳐鱼、梭鱼等。
吸引异性
有的鱼跳出水面是为了表现活跃,展示本身,吸引异性,从而获得繁衍后代的机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大多数都是雄鱼,从水面跳出继而又钻入水中,这种现象的代表鱼类有海豚、白鲸、齿鲸、虎鲸等。
环境不同
有的鱼儿跳出水面是因为刚到一个新的水体环境,对这个环境还不大适合,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黑坑里或者养殖塘里,养殖塘主把成鱼放到坑塘里面,刚开始鱼儿对新的水体环境不适应,就会来回的跳出水面,这种情况过三四天就基本上没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觅食:食物是生存的必备要素,鱼儿们因而开发出独特的捕食技能。发现猎物后,凶残的大鲨鱼飞箭似的冲向猎物,成功捕捉后便借着惯性高高跃出水面,而口中的猎物在落入水中之前就由于缺氧而丧失活力。
2、自保:鱼儿在水中遭遇追杀时,为了自保,有些鱼会跳跃到水面上,从而迷惑敌人,隐藏踪迹,重新进入水中,往往可以改变逃生路径,争取逃生时间。
3、吸引异性:在鱼类生活中,雄性嬉闹活泼是吸引异性的一种方式。对于齿鲸、海豚、虎鲸和白鲸等群居类型的鱼类来说,雄性鱼跳出水面又钻进水中,在水面激起波澜,更多的原因是为了吸引雌性。
扩展资料:
会走路的鱼
龟壳攀鲈栖息于静止、水流缓慢、淤泥多的水体。当水体干涸或环境不适时,常依靠摆动鳃盖、胸鳍、翻身等办法爬越堤岸、坡地,移居新的水域,或者潜伏于淤泥中。
龟壳攀鲈的鳃上器非常发达,能呼吸空气,故离水较长时间而不死,当水体缺氧、离水、或在稍湿润的土壤中可以生活较长时间。龟壳攀鲈以小鱼、小虾、浮游动物、昆虫及其幼虫等为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世界那么大,它想去看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鱼跃出水面有很多种情况,掠食类鱼,跳出水面是为了捕食小昆虫,鲢鱼受到惊吓,会掠出水面,缺氧的情况下也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科学 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发现:鱼跳跃出水面,有的是为了觅食,有的是为了逃避敌人的追杀,而有的则是为了吸引异性。 有些鱼跳出水面是为了逃避敌人的追杀。一些被追赶到水面上的鱼有时候为了自保,会突然跳跃到水面上,从而迷惑敌人,不让它们知道其去向。 或是跳出水面后重新进入水中,从而可以改变逃生路径,避免被捕食者抓住。比如鲻鱼,为了逃避梭鱼或鲈鱼的追赶,它们常常跳出水面;鳐鱼个头够大,但它们是牛鲨和锤头鲨鱼的美食,在危险的时刻它们会跳出水面激起巨大的海浪,迷惑天敌的追捕。 有些鱼跳出水面是为了觅食。 比如典型的就是热带肉娃纳鱼和大白鲨等跳出水面是为了捕捉食物。而且它们有不同的跳跃技巧,热带肉娃纳鱼的跳跃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它在水里先把身体弯曲成S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钻出水面,捕捉昆虫、小型鸟类或哺乳动物,然后饱餐一顿。大白鲨跳出水面也是为了觅食,它们以飞箭一般的速度游向它们的猎物,突然抓住猎物后它们会乘着惯性跃出水面使食物缺氧窒息,但有时它们会跃出水面捕捉水面上的生物如海鸟等。 另外还有其它一些原因,比如鲸鱼、鲨鱼、和金枪鱼等常常被有吸管并携带寄生虫的长脚鱼纠缠,于是它们经常的钻出钻进水中,或突然的跳出水面也是为了冲洗掉这些可恶的长脚鱼。
上一篇:跟男朋友刚刚搬到新河一村小区,还不熟悉环境,想问一下大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