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寒露只论阳历?
阳历,节气,寒露为什么寒露只论阳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寒露只论阳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排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位,是代表季秋九月的节,但寒露节是依阳历而论定,而且所有二十四节气都是以阳历论定的。有些人以为农历就是阴历,农历所使用的节气也是依阴历而来,农历是我国特有的,阳历是外国的,这样的认识是不正确的,有误的。农历是阴阳合历,不仅仅是指阴历,更多是阳历。我国重阴阳,什么都可一分为二,为阴阳,如单阳双阴,奇阳偶阴,乾阳坤阴,男阳女阴,刚阳柔阴,日阳月阴等等。
我国自古就有阴阳历。阴历就是太阴历,阳历就是太阳历,太阴历是以观察月亮运行规律而制定的历法,反映的月亮朔望圆缺盈亏的特点,重在历月。太阳历是以观察太阳运行规律而制定的历法,反映的是太阳运行的周期特点,重在年的轮替。太阳的运行而生四季不同,冷热寒暑不一,我国古人就是依据太阳运行的这一特点而制定二十四节气,以此来表示太阳运行的特点:春夏秋冬的变更,冷热寒暑的不同,以此来指导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与阳历有关,与阴历无关。但我国古人重日也重月,使用阴历又使用阳历,形成了阴阳混合的农历,有人不明阴历的来龙去脉,以为节气是阴历的,阳历是外国的,不是我国的,这样理解认识是不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十四个节气都是以阳历而排.一个月二个节气.节气的安排最多只差一至两天。谢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阳历是中华民国成立后国父孙中山先生开始引入的!因为农历是古人根据太阳的运作来推算的,对于时节有些偏差,而阳历是科学家根据地球的运转周期来的时节会更准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了农民能更好的把握节气按时播种,又不想废止古人的智慧,才有了今天农历和阳历并存的日历!只是把24节气农历和阳历的偏差天数调整过来了!所以现在的日历24节气农阳历都对的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成员。它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阳历范畴。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包括有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不单单寒露是阳历,二十四节气都是按阳历来排的。
顺便提一句,2016年11月30号,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寒露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确定,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定气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阳历范畴。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阴历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
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
在历法发展衍变过程中,二十四节气的出现用于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形成了农历(汉历)。虽然,阴历、农历都俗称古历、汉历、夏历、旧历,不过阴历和农历(汉历)是有区别的,传统上使用的夏历(汉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历。万物生长靠太阳,所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农耕的辅助时令,以阳历为参考还是有一定依据的。
上一篇:预算6w以内,想买带人舒服一点动力充足一点的摩托车,平日上班在市区通行也想跑短中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