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上海堡垒》导演滕华涛将电影的失败归咎到“用错鹿晗”的原因上?
导演,演员,电影如何看待《上海堡垒》导演滕华涛将电影的失败归咎到“用错鹿晗”的原因上?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看待《上海堡垒》导演滕华涛将电影的失败归咎到“用错鹿晗”的原因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面内容,我将从《上海堡垒》的票房走势以及评分说起,然后结合上滕华涛导演最近接受的采访内容,逐句逐句的给大家分析其中的用意,然后给我出我的看法---
有一种烂叫做“没有内涵”的烂,具体征兆在于对一切爆米花电影都带有鄙视的情绪,认为它们全都只有眼球刺激,完完全全是浪费生命的作品。
但归结来说,这也只是偏好问题,是屹立在审美鄙视链顶点的影迷一览众山的傲慢情绪。
不过这个世界还存在着一种“深入骨髓”的烂,它的征兆较比上述烂法更具悲惨滋味。甭管是山上的影评人,还是山下吃瓜的群众,他们在这种烂物面前都会划一性的站立到同一战线。顷所有可能的资源和渠道,将其剔除到人类的影史阵容之外。
哪部作品能够享受此等待遇?
过去数年时间,或许也就只有毕志飞导演的《纯洁心灵》有这个资格了。但时间到来2019年暑假,我们却迎来了另一部更显悲壮的作品《上海堡垒》---一部曾被予以了媲美《流浪地球》厚望的国产科幻大作,投资总额达到了3亿RMB,妥妥的制霸暑期档的存在。
然而滑稽的是,一部曾在首映日当天就攫取到近亿票房的科幻大作,如今仅过了10天时间,其在单日票房榜单的位置已经被剔除到10名之外了,仅有着卑微的单日10+万的涨幅---
还能力挽狂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毕竟如今豆瓣评分已然矮化到3.2分的程度,妥妥的接近了同品类的下限,足够被吊挂到国产科幻的耻辱柱之上了。
但问题来了:“《上海堡垒》的烂,究竟是怎样造就的呢?”
我知道过去1个多星期时间里,你们已经就“小鲜肉,稀烂剧本,五毛特效”等等维度进行全方位的吐槽了。
但真的够了吗?有没有想过其实核心问题在于导演“扭曲的个人价值观”呢?
下文内容,我将会罗列《上海堡垒》导演“滕华涛”在最近接受sir电影采访时所给出的“失败归因”,以及我对他说辞的批判,好让你们能够参考和审视。
上图为新浪娱乐概括发布的采访稿,滕华涛导演共计就“为什么道歉”,“为什么选鹿晗”,“如果有另一次机会,会换演员吗?”,“后不后悔拍这部电影”,以及“有何心得经验”这五大问题予以了回复。
来,我们逐一审视:
其一,关于“为什么要道歉”的问题。
滕华涛导演给出的回复是“并非炒作,也没胁迫,没有商业目的,只是个人选择”。
看法:挺好的,唯利是图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厌恶的东西,能够坦诚的承认错误,消费者总会很快予以原谅或淡忘,不至于成为如同毕志飞那般的“网红笑梗”。
但是接下来的回复就变得耐人寻味了---
其二,关于“为什么要选鹿晗”的问题。
滕华涛导演先是强调了“自己最初考虑的是鹿晗适合江洋,并非因为流量”。
再来强调“曾和片方沟通过,流量明星永远是把双刃剑,并知道它们对票房的增益很有限”。
看法:上述两句话结合得出的道理是“鹿晗很适合,鹿晗并非是流量”,亦或者说“鹿晗是流量,但我选人的前提不莽撞流量,而是看他能否匹配角色定位”。总而言之,鹿晗很适合这个角色。
然后紧接着又说了一句“我忽略了演员类型,将它放到了一个不适合的科幻电影里”。
那怎么不适合呢?滕华涛给出的回复是“导致我顾忌剧本故事,让人物关系少了,严重失衡”。
看法:已经开始胡言乱语了。前两句明确强调了鹿晗很适合,但结果紧挨给出的却是鹿晗的存在导致我创作空间被严重压榨(大概意思是:让我的才华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那问题来了,一个被自己认为是“合适的人员”,竟然也不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才华”,那究竟要选择谁来拍摄,方才能成就《流浪地球》的水准呢?
说白了,滕华涛导演你不就是想彻底甩锅,故而导致的前后打脸吗?---一方面想澄清自己是倍具匠心,不追求流量的(小鲜肉在互联网是贬义词),另一方面又要向外界传递自己是倍具实力的,只是演员给自己造成了压制。
还没完,我们继续来看看下一段说辞---
其三,关于“如果有再一次机会,会不会换演员”的问题。
滕华涛给出了如此回复“不是鹿晗不好,而是我们没这个类型电影的经验,错判了演员,其实一开始不应该用鹿晗这样的偶像去演”。
看法:看到矛盾了吗?前文强调鹿晗不是流量,而此刻却又用“这样的偶像”去描述鹿晗,而细琢一下“没有这个类型电影的经验”,算不算是为自己挽尊的说辞呢?(言外之意:只要不是这个类型,我一定能拍好)。
其四,关于“后悔拍这部电影吗?”的问题。
滕华涛给出如此回复“不后悔,只是没有预料到会这样,失败了至少我知道错在哪,总比不做的那些人强”。
看法:一路下来将责任甩锅到鹿晗身上,而其说辞也前后矛盾,让人毛骨悚然。然后此时此刻竟然自诩“我知道错在哪”,真知道了吗?还是说滕华涛导演已经走火入魔到万劫不复的境地了?
另外“比不做的那些人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认为没有拍过戏的人就没有资格批判导演的功过吗?
但不对啊,这不叫“不做”而是“没机会”做吧?而且较真来说,你一个拍电影的,凭什么去批评一个看电影的人从看电影的角度去予以电影优劣的评判呢?
我琢磨了一下,发现滕华涛导演唯一可能的指代就只有这个事情:我是一个拍过烂片的人,我很有优越感,因为祖辈告诉我,失败乃成功之母,唯有失败过的人,才可能攀登巅峰。
很显然,滕华涛犯了强行关联因果的诟病。现实中确实人人都可能遭受失败,但失败并不会带来未来的成功(否则这个世界尽皆成功之人了),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对失败进行总结,好让自己不要再度掉进同一个坑了。
上一篇:现有有多少人跟我家一样,把独生子留守老家跟爷爷奶奶在村小学上学的,心里是否愧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