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稻为什么要“晒田”?“晒田”期该怎么加强田间管理?
水稻,生长,土壤水稻为什么要“晒田”?“晒田”期该怎么加强田间管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答:水稻为什么晒田?晒田期怎么加强田间管理?
小编就是种植水稻的 根据自己的经验 说一说 为什么晒田。
第一:控制无效分孽,巩固有效分孽。当水稻分孽达到一定数量 不需要再分孽了 就可以通过晒田的方式 减少无效分孽 减少养分流失 为有效分孽长成大穗打基础。
第二:改善土壤环境 增强根系活力。
插秧后至晒田前较长一段时间内 田面保持一定水层 导致土壤层通气性较差, 微生物活动较差 有机质分解慢 不利于根系生长 通过晒田 空气可直接进入耕作层 使土壤通气 增强吸收能力 人工除草 也起到 通气的作用
第三 降低田间温度 控制病虫危害
通过晒田 降低株间的空气湿度 改善田间小气候 抑制病菌与虫卵繁殖传播等
第四 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为形成大穗 粒多 打基础等。
晒田期间该怎样加强田间管理呢 ?
第一 晒田一般应在分蘖末期 拔节初期进行 晒田过早 影响有效分孽 晒田过晚 无效分蘖过多 消耗养分 又挤占有限的空间 导致通风通气不好
第二 根据 苗情不同 采用不同的晒田方式 根据土壤的肥力 选用不同的晒田方式 晒田一般在 五到七天 洼地早晒 晒田时间长 反之 岗地要短 根据地块不同 采用 轻晒 中晒 重晒 种水稻也有很多学问的 这只是一点点常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当水稻分蘖已达到一定数量即够苗后,我省从时间上来看是6月末左右为有效分蘖终止期,早分蘖的能成穗,终止期后分蘖的不能成穗或只成小穗。在生产上通过晒田的方法,可使高位幼小分蘖芽得不到水肥供应而停止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从而使主茎和大分蘖获得更多的养分供应,为壮秆大穗打好基础。
2、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根系活力。插秧后至晒田前较长时间内田面保持一定的水层,导致耕层土壤内通气性差,好气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分解缓慢,不利于根系生长。通过晒田处理,大气可直接进入耕作层中,使土壤内的通透性增强,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耕层内氧气的含量。晒田后新根数目增多,促进根系下伸,扩大了根系活动范围,增强了吸收能力。
3、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通过晒田可使氮素代谢水平下降,控制营养生长速度,提高碳素代谢能力,促进碳水化合物积累。同时也抑制了节间的生长,稻茎基部第一、第二节间长度变短,秆壁变厚,茎秆组织较紧密,因此也增强了株体抗倒伏的能力,也为水稻幼穗分化初期提供较多的养分来源。复水后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由茎、鞘向幼穗转移,促进了幼穗发育,水稻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方面转化,满足了幼穗生长发育的养分的供应量,为形成穗大粒多打好基础。
4、降低田间温度,抑制病虫危害。水稻的许多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都与稻株间的温湿度有直接关系。如稻瘟病在田间相对湿度在90%以上适于病菌的繁殖与侵入。白叶枯病在田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发病严重。水稻潜叶蝇及二化螟虫等,它们卵的孵化和为害时,也都要求有较高的湿度条件。通过晒田降低了株丛间的空气湿度,改善了田间小气候环境,破坏了病菌与虫卵繁殖传播条件,抑制了病虫害发生及危害程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适时适度晒田是水稻增产的重要技术环节,一是能够促进后生分蘖迅速消亡,使养分集中向有效分蘖积累,提高分蘖成穗率;二是能够促进根部发育,提高根系活力,晒田后植株根数增多,黑根减少;三是可以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使碳水化合物在茎秆和叶鞘中积累,增加茎秆、叶鞘中半纤维素含量,增加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四是可以疏通土壤空气,排除土壤中还原性有毒物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稻米品质。
(1)晒田原则。
水稻晒田应坚持“苗够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晒田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晒田过早会影响分蘖,晒田过迟则影响幼穗分化,因此晒田应在水稻分蘖后期至幼穗分化前进行。杂交品种分蘖能力强,应在分蘖苗数达到计划苗数的80%~90%时就开始晒田。这是由于晒田的前2~3天禾苗仍在继续分蘖,当晒田由轻到重时,分蘖才会停止。只有这样,才能将总的分蘖数控制在计划苗数内,达到晒田控苗的目的。(2)晒田时间。
晒田时间的长短要因天气而定,如晒田期间气温高、空气湿度小,晒田的天数应少些;如气温低、湿度大的阴雨天气,则晒田天数应多些。另外,晒田还要根据水源条件和灌区渠系配套情况而定,应避免晒田后灌水不及时而发生干旱,影响水稻正常生长。
(3)晒田程度。
晒田的程度有轻重之分,轻晒田一般晒5~7天,晒到田中间泥土沉实、脚踩不陷,田边呈鸡爪状裂缝,水稻叶色稍为转淡为宜;重晒田一般晒7~10天,晒到田中间出现3~5毫米宽的裂缝,田边土略为发白,水稻叶色褪淡、呈青绿色、叶片挺直如剑为止。至于稻田晒到什么程度,还要因田和因苗而宜。一般是叶色浓绿、生长旺盛的肥田,以及冷浸田、低洼田、黏土田要重晒;而叶色青绿、长势一般、肥料不多的瘦田,以及高岸田、沙质土田要轻晒。因为冷浸田、低洼田、肥田、黏土田保水能力强,不易晒透,所以要重晒;沙土田、瘦田保水能力差,漏水性强,不宜重晒,要轻晒。
(4)晒田后的技术措施。
晒田之后,每亩追施2~3千克尿素作拔节孕穗肥,并要灌好“保胎水”,一直到抽穗前都不宜断水,做到水肥充足,这样才能保证水稻稳产、高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