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2019水稻稻瘟病发生几率大吗?
稻瘟病,水稻,发生2019水稻稻瘟病发生几率大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019水稻稻瘟病发生几率大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稻瘟病的病害发生和发展。与菌源,气候条件,及栽培因素密切相关。
稻瘟病的发生与病原菌有必然关系,稻瘟病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株体,病谷粒上越冬。翌年,当气温回升到20℃左右时,遇降雨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也可随雨滴,水流,昆虫传播,在水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产生菌丝侵入寄生,摄取养分,迅速繁殖,产生病斑,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逐渐扩展蔓延。从总体上稻瘟病流行是病原菌群体和水稻群体间,在气候条件与栽培因素影响下相互作用的结果。
2019年水稻稻瘟病发生的机率大吗?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在菌源具备,品种感病的前提下,气象条件是影响病害发生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在气象因素中,以温,湿度最为重要,其次是光和风,水稻处在感病阶段时,气温在20℃~30℃,由其是在24℃~28℃,阴雨天多,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易引起稻瘟严重发生,反之连续出现晴朗天气,相对湿度低于85%病害则受抑制。
根据以上阐述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及相关因素。我们结合2019年7月末至8月中旬的天气情况。来做以下分析:
以黑龙江省部分易感病区域天气状况看,从7月末期,水稻孕穗至8月中旬,水进入结实灌浆阶段,降雨量处于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阴雨天相对较多,大风晴天少。温度,均在20℃~30度之间,湿度,也保持相对较高水平,气象条件有利于水稻发生稻瘟病病害。应及早,根据天气情况,进行病害流行预测。和病害综合性防控。
同时我们应该提升栽培管理技术水平,控制田间病菌生长发育的小气候,从施肥和田间水层管理入手,控制氮素施用量,维持稻株体内正常碳氮比,控制茎叶高氮水平,避免稻株茎叶浓绿恋青披叶。硅质化细胞数量降低。有利于病菌侵染。控氮,增施磷,硅,钾,菌剂,对病害的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长期水淹寖泡的田块,应结合田泥状况适当放水,调整水稻根系活力,增强株体抵抗能力,减少病菌发生发展的几率。
2019年水稻稻瘟病发病机率大吗?对此您有哪些不同观点,欢迎您一探讨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稻瘟病的发病条件,一,气象环境:阴湿多雨,低温寡照,植株上二十四小时有水膜必须注意观察;二,植株条件:长势茂而弱,叶片薄而长,贪青徒长;三,土壤有菌源,苗瘟,叶瘟防治不到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稻瘟病肯定会发生。只是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栽培制度不同等原因导致稻瘟病发生程度不同而已。比如在我们六安地区,山区稻瘟病程度每年都重,但是在其他丘陵地区发生可能就比较轻。这是因为山区雾多、露水多极易为稻瘟病病菌发萌化、侵入和潜育提供便利条件。
一、稻瘟病发生程度重取决以以下几个方面。
1、和品种的关系。选择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预防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在稻瘟病常发区可选择抗稻瘟病品种,预防稻瘟病的发生。生产上一般水稻株型紧凑,叶片窄而挺,下雨后叶片上的水滴容易滚落可减轻稻瘟病病菌的附着量,降低侵染机会;一般水稻叶片大而披散,水滴附着叶片时间较长,容易为病菌萌化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一般发病较重,叶片披散也容易造成田间郁蔽和通风不良,极易为稻瘟病发生创造有利条件。
2、和气候环境的关系。在品种、菌源一定的条件下,稻瘟病能否流行,气候条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稻瘟病病菌从萌化、侵入、潜育和发病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情况下气温在20-30℃、多雨(湿度90%以上)、日照少的情况下稻瘟病极易发生和流行。
3、和田间管理的关系。田间管理虽然不是决定稻瘟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但不适当的田间管理会为稻瘟病的发生和危害创造有利的条件,会加重稻瘟病的发生。如偏施氮肥,造成水稻恋青披叶利用病菌侵染;田间密度过大,田间郁蔽,通风不量利于稻瘟病病菌侵染;晒田过迟、过重均不利于水稻生长,反而加重稻瘟病的发病。
二、如何预防稻瘟病的发生和危害。
①选用抗病优质品种。水稻品种在连续种植4-5年后要及时更换。对两系杂交稻和单、双季晚粳、糯稻稻瘟病防治要重点预防和防治。
②做好种子处理,加强肥水管理。播种前用25%咪鲜胺或5.5%二硫氰基甲烷2500-3000倍液浸种处理。配方施肥,避免偏施、迟施氮肥,提倡叶面喷施含钾、锌、硅、抗逆诱导物质等多种有效成份的叶面肥,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
③抓好药剂防治。苗瘟、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穗瘟,老病区感病品种要严格做到破口前3-5天喷药预防,齐穗后补治。药剂亩用有效成分稻瘟灵40克、三环唑60克、肟菌·戊唑醇11克、三环·春雷霉素18-22克,或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腊芽菌、多抗霉素、氨基寡糖素、低聚糖素、稻瘟酰胺等防治药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稻瘟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其发生与气候条件、感病品种及栽培措施有很大关系,2019年江西早稻稻瘟病发生是比较严重的,在一些稻瘟病常发地区抽穗期出现大面积白穗减产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早稻品种多而杂,感病品种多,加之早稻抽穗时遇阴雨天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