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关羽已立军令状,为什么还要放走曹操,他当时在想什么?
关羽,华容道,刘备关羽已立军令状,为什么还要放走曹操,他当时在想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关羽已立军令状,为什么还要放走曹操,他当时在想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赤壁之战中,关羽立下军令状却还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的桥段,只存在于小说《三国演义》中,在正史中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应该不是真实的历史。
回到《三国演义》,在书中,诸葛亮神机妙算近乎于妖,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诸葛亮已经算到,曹操失败一定会从华容道逃走。在安排将领去华容道阻击的时候,故意撇开关羽,实则是激关羽签下军令状,最终,在关羽签下军令状的前提下,安排关羽守华容道的最后一道防线。
那么诸葛亮知不知道关羽会放走曹操呢?肯定知道!
关羽曾被曹操俘虏,在曹营中,曹操非常爱惜关羽。因此,关于一定会还一个人情给曹操,在华容道放曹操走。
那么诸葛亮既然知道关羽会放走曹操,为什么还要派他去守华容道呢?
一是因为曹操不能死啊!曹操一死,北方必乱,北方一乱的话,孙权的实力就最强,孙吴联盟必将破裂,孙权也一定会趁着北方乱的时候,全力灭掉当时实力还不是很强的刘备,所以曹操不能死。
二是关羽此人一直难以驾驭,这回关羽立下军令状却私放曹操,按律当斩,刘备即使想保他也不好开口,最后还是要看诸葛亮的颜色。而此时诸葛亮留下关羽一条命,关羽就欠着诸葛亮一个人情,以后驾驭他也就容易的多了。
三是了却关羽的一个心愿,关羽一直认为自己欠曹操的,这回放了曹操,那就不欠曹操的了,今后战场厮杀也就不必顾忌人情和面子了,从长远看,关羽只有一心一意为刘备效力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物有本末。军令状是事物的显现,给别人看的,那是告诉别人,我们刘氏集团与曹操势不两立,弑杀曹贼,来来来,大家看看,我们的诚意,军令状在此。这是一个对待孙氏集团同盟的态度问题,给别人看的。
实则,关羽必须放走曹操。为什么是关羽放走曹操,关键是:
1.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大将,并且是亲信,亲自到战场确定曹操的生死。曹操生,放走曹操;曹操死,刘氏集团重新制定战略。应该怎么对待孙刘联盟了。这件事必须是一个可信的大将,他关系着刘氏集团未来的战略方针。
2.曹操在败退时,如果被孙权方追击,这员大将必须能够击退孙权的追击部队,如果能够兵不血刃,喝退对方,哪再好不过,终究大家是盟友,不要把遮羞布撕破了吗!所以,这员大将最好威震天下。
3.这员大将最好能与曹操有些瓜葛,这样在放走曹操以后,孙权问问题的时候便于回答。对以后的孙刘联盟搞好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4.放走曹操,需要一员在刘氏集团位置十分重要的大将。因为,把曹操放走了,孙氏集团问问题以后,这员大将的处理不至于在承担责任的时候身首异处。
综上要求,亲信,关羽;能力,关羽;威信,关羽;位置,关羽;与曹操有关系,还是关羽。能者担之,关羽来吧。关键是没有第二人选了。行不行,都得关羽上了。
好在关羽不辱使命,完成的很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战败的确经过华容道,但关羽义释曹操这个情节是演义,史书上没有。不过即使是演义的,也体现了作者的心思——诸葛亮明明知道关羽会放掉曹操,仍让关羽守华容道,其实是真得要放走曹操。 正所谓,双方心知肚明,正好做个顺水人情。
关羽放走曹操,对蜀汉来说,未必不是好事。荆州属于战略要地,此时四面受敌,却无处迂回。曹操生还,孙刘联盟得以继续存在,刘备才不至于腹背受敌,三国鼎立才得以实现。
假设曹操战死的话呢——当时曹操还没有封王,家族势力虽然强大,但很多实权人物依然向汉帝效忠。曹操战死,北方很可能再次陷入分裂。加之孙权、马腾、张鲁、刘璋等外部势力浑水摸鱼,天下又将大乱。刘备失去了作为孙、曹之间战略缓冲的地位,很有可能被野心勃勃的孙权、周瑜第一个吃掉。对于东吴来说,荆州属于进可功入中原、退可稳守江东的桥头堡,有机会问鼎中原的时候,怎可能心平气和的借给刘备呢。
所以曹操不死,是诸葛亮的奇谋远计,更是关羽的功劳。关羽何罪之有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话说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义气的化身。
后世更是把他列为武圣。
身在曹营心在汉,说的就是关羽虽然人在曹操身边,心里却还是向着刘备的。
关羽在曹操麾下时,曹操一心想收容这位人才,经常送一些财物啊,美女啊给关羽。但关羽都没有接受,为了还曹操人情,他斩杀了颜良文丑二将,按理说曹操的人情已经还清。
那为什么在华容道,关羽会放走了曹操呢?历史上有过这回事吗?
上一篇:大同将驶入高铁时代,到北京只需100分钟,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