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蔬菜得病了,如何按分类的方法精准判断病因?
病害,真菌,病毒蔬菜得病了,如何按分类的方法精准判断病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病毒病是在高温季节常发的一类蔬菜病害,它被称为蔬菜的癌症,与共它的真菌、细菌性病不同,病毒的发生是一种系统性病害。在自然界中,一旦寄生植物被病毒侵染,那么随着寄主细胞的分裂增殖,病毒也在不断加。
四、高温干旱强光照是花叶类病毒发生的环境,主要通过遮阳光以及喷洒清水来降低温度,并保持一定温度环境,如出现徒长,可适量喷施控旺药剂。瓜类和茄果类及其它结果的蔬菜,将发病棵上所结的果实,幼果幼瓜全部摘除,减少养分消耗,储备能量,利于病毒恢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蔬菜得病了,如何按分类的方法精准判断病因。
通常我们种植蔬菜常碰见的病害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个是真菌性病害,一个是细菌性病害,还有两种病害,既不属于真菌,也不属于细菌,我下面要详细的给大家介绍。
第一类,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发生部位有霉层,菌丝,毛状物,粉状物,这些病害在蔬菜上比较常见,所以治疗这些病害的药物也很多。
第二类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不同于真菌性病害,他在发病后期如菌脓溢出,而且还会伴有一些腐烂的臭味儿,细菌性病害没有什么特效的药物可以治疗,可以在苗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对移栽的小苗可以进行沾根处理来降低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第三是病毒病,这几年病毒病也有上升的趋势,主要有花叶病毒,黄化病毒,卷叶病毒,小叶病毒,还有条斑病毒,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治疗病毒病的药物,市场上卖的一些治疗病毒病的药物,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第四是白粉病,白粉病的叶片染病初期,在叶片的正面儿和反面儿。产生白色粉状的小圆斑,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的白粉状的霉斑,随着病情的发展,连接成片。整个叶片会被它寖染成黄白色,最后叶片会干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识别病害首先要知道各种蔬菜上可能会有哪些病害,以及各种病害发生的特点。
在蔬菜上发生的病害除了生理病害以外,更多的是传染性病害。传染性蔬菜病害主要是由真菌、细菌和病毒引起。其中以真菌引起的病害最多,约占全部蔬菜病害的70%以上。真菌病害一般在晚期会在病部长出霉、粉、锈、毛状的繁殖体。可以此将其与其他病原引起的病害分开。
在蔬菜上比真菌小的一类病原是细菌。它在蔬菜病害中占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0%。这类病害常引起蔬菜腐烂,但在病部一直不会长出霉层,仅有时会流出一些粘稠的菌脓。
比细菌更小的寄生物叫病毒。这类病原只能生活在蔬菜的细胞里,外面看不到菌体。表现出的病状有花叶、矮化、丛枝、线叶(又称蕨叶)等。目前这类病害发生的种类在上升,约占蔬菜各种病原的20%以上。
线虫病是由一种很小的线形动物引起。由于人们最早见到的不是虫体,而是由它引起的各种病状,所以一直把由线虫引起的这类危害归在病害中。在蔬菜上最常见的是根结线虫。蔬菜被它为害后地上部分往往变黄,在根上长出许多大小不等的根结。
有了这些基本的知识,再加上自己的经验,就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各种蔬菜病害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
真菌性病害
1、为害特点。由真菌引起,是没有叶绿素的低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常引起作物组织或器官肿大,坏死,腐烂或产生斑点,同时产生出白色棉絮状物、丝状物,不同颜色的粉状物,雾状物或颗粒状物。
2、防治措施。用杀菌剂进行拌种。清洁田园及时将病叶、病果清出园外,深埋或烧毁。轮作换茬,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大棚或保护地加强通风,膜下浇小水,禁止漫灌,降低湿度。利用药剂扑海因、代森锰锌、多菌灵、百菌清等防治,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
细菌性病害
1、为害特点。细菌性病害是最小的单细胞低等植物,对作物危害仅次于真菌性病害。症状主要表现为组织坏死,腐烂、萎蔫或畸形,常伴有细菌溢脓。
2、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田园间病残体,用40%甲醛150倍液浸种1.5小时,或100万单位的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后催芽。用DT或乙磷铝锰锌每平方米10克加10倍细土育苗前处理苗床。用农用链霉素、DT丰护安、绿乳铜,可杀得等喷雾或灌根。
3
病毒性病害
1、为害特点。病毒比细菌小得多,没有细胞形态,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内繁殖,靠病毒病汁液传染,通过昆虫、嫁接、接触摩擦传播,主要表现花叶、黄化、皱缩、矮化、丛枝、畸形、枯斑或组织坏死。
2、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叶、病果。播种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30分钟后催芽,可钝化病毒。消灭传播介体,用一遍净(吡虫啉)1500倍液,加菌毒清300倍液加细胞分裂素等混合喷洒。防机械人工传播,在目前还没有高效防治病毒药剂情况下,只有以培育壮苗为主,增强抗性,如出现病害可用菌毒清、植病灵、病毒A、磷酸三钠等抑制。
4
线虫
1、害特点。线虫是一种低等线形动物,为害作物肉眼不易看见,主要以带病的种苗、土肥、水及农具传播,主要表现营养不良、生长衰弱、矮小垂萎等类似缺水肥现象,有时表现畸形。
2、防治措施。深翻耕地20厘米以上,实行轮作,施腐熟的有机肥料,清除病残体。每亩用杀线虫混剂40-50千克施入20厘米的定植沟内覆土然后栽植,或用40%甲基异柳磷拌毒土撒入土壤中耕翻,或每亩用米乐尔颗粒剂5千克,混土40-50千克撒于地表,翻耕20厘米或撒入20厘米定植沟内覆土后再定植。
上一篇:今夏多地农作物因天气原因欠收,大家认为又是一个丰收年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