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稻拔节期打什么微肥?
水稻,生长,也是水稻拔节期打什么微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使用硅肥的目的:
1、水稻对硅的需求量较高,也是水稻茎叶中的主要成分,缺硅会导致水稻出现倒伏。
2、硅属于稀有矿物质元素,能够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
3、硅肥能够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促进水稻对于有机物的积累,提高水稻的品质。
4、硅肥能够改良土壤,增强土壤透气性,更利于水稻吸收养分。
5、硅肥不会破坏土壤结构,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不会使土壤出现板结现象。
硅肥施肥方法:与主肥混合使用。
使用锌肥目的:
1、水稻属于喜锌作物,缺锌会导致水稻分蘖减少、稻穗颗粒不饱满等,进而影响到水稻产量。
2、土壤缺锌容易使水稻出现病害。
3、缺锌会导致水稻叶片变窄,影响水稻进行光合作用,不利于矿物质的积累,导致水稻质量下降。
4、增强水稻的抗逆性,预防水稻出现倒春寒,并起到抗高温作用。
锌肥施肥方法:①以主肥混合使用。②叶面喷施。
值得说明的是:水稻拔节期施肥,一定要结合当地土壤情况、水稻长势而定,否则,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稻拔节期打什么微肥?
在水稻拔节期都应该进行追肥,不只是微肥,氮磷钾这些常规肥料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加。
每次硫酸铵5克/盘、0.15%天然芸苔素1克/棚、酿造米醋50~100毫升/棚,兑水100倍用喷雾器喷施。
喷肥后应及时用清水再喷洒一遍,防止出现化肥烧苗现象。前期施肥以氨基酸类含氮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微肥为主。
施加微肥就是为了增产高收,应科学配比,合理施加。应结合秧苗情况布局,也就是所谓的缺啥补啥,不可冒进,广撒网,微肥过量造成烧苗死苗得不偿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稻拔节期没有必要施用微肥,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喷施一些植物内源激素、磷酸二氢钾以及一些防治病虫害的药剂。
水稻拔节期,就是水稻幼穗分化完成、穗轴生长以及叶间距距离增加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花粉分化形成的重要阶段。水稻拔节期,对微肥的需求并不高,因为微量元素对水稻的生殖生长影响并不大。微量元素主要是对营养生长的影响较为明显。所以,微量元素肥料最好是在苗期、分蘖初期以及中期施用比较好。如果在拔节期喷施,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效果。
1、控制株高防倒伏。水稻的拔节期是预防水稻倒伏的关键时期,在水稻拔节之前以及拔节初期可以喷施一些矮壮素、多效唑以及缩节胺类的生长调节剂可以控制水稻拔节的叶间距,减少因为拔节后株高过高增加倒伏的风险。但是不建议过量以及多次喷施,一般喷施2-3次就可以了。过量或者多次的施用,很有可能导致叶间距距离过短影响稻穗的发育造成稻穗长度不足,反而对稳产和丰产有不利的影响。
2、补充磷钾肥。这个阶段适合喷施磷酸二氢钾。因为拔节期也是幼穗分化、穗轴生长、穗部发育以及花粉形成的重要阶段,对磷钾肥料的需求量大、对磷肥的缺失较为敏感。所以,为了保证拔节期间的这几项生理进程的正常进行,建议喷施磷酸二氢钾补充水稻此阶段所需的磷钾元素,可以与矮壮素、多效唑等控旺药物混合使用。
3、病虫害防治是重点。拔节期也需要防治病虫害。比如说鞘腐病、叶瘟、稻曲病、纹枯病等病害,以及稻螟蛉、稻纵卷叶螟以及稻飞虱等虫害。一旦拔节期出现较为严重的病虫害,对于稻穗的发育以及花粉的形成会有很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的抽穗或者是稻穗抽出之后死亡的情况发生。可以说,水稻拔节期间的病虫害防治与破口期、齐穗期的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是同等的。而且,防的效果要好于治。
因此,在水稻的拔节期,不建议刻意的去喷施微量元素肥料。最好是喷施一些有控旺功能的生长调节剂和磷酸二氢钾,以及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拔节孕穗期是指从拔节、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前的一段时期,一般为25~36天。
一、拔节长穗期的生育特点及长势长相
1、生育特点 此时期内一方面以茎秆伸长为中心,完成最后几片叶和根系等营养器官生长,另一方面进行以幼穗分化为中心的生殖生长。在此期内有的分蘖逐渐死亡,总茎蘖数较前期下降,因此是保蘖、增穗的重要时期。由于幼穗发育,主要是颖花分化,分化的颖花又不能完全结实,故这段时期又是增花增粒、保花增粒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为灌浆结实奠定基础的时期。由于各器官生长加剧,在短短一月内地上部积累的干物质占水稻一生中总干物量的50%左右。因此,这段时期是水稻需水、需肥较多的时期,也是对外界环境条件最敏感的时期。由于水稻此时的生理代谢由前期以氮代谢为主转入碳,氮代谢并盛,不但要求有丰富的氮素营养供给最后三叶及表根生长、茎秆伸长之需。还必须积累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并保证向穗部运送,满足穗部发育需要。高产栽培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蘖攻穗,力争大穗。即是使前期分蘖少死亡以提高成穗率,茎秆粗壮,基部节间短,增强抗倒能力,防止叶片徒长,促进颖花分化、减少颖花退化,达到穗大粒多目的。
2、长势长相 叶色变化:要求拔节时出现“一黄”到孕穗时出现“二黑”,至快抽穗时又稍退淡,出现“二黄”。封行期以剑叶露尖时为宜,因此时叶已定型,基部4、5节已基本伸长充实完毕,即使荫蔽影响也不大。叶片长度:最后3片叶要逐渐变短,厚而直立,抽穗后剑叶尖与穗尖等高或略高,剑叶长大披垂是施肥过量、生长过头的表现。叶面积系数至孕穗到抽穗期达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少。高产水稻此期最适叶面积系数因品种、株型、叶片生长姿态和栽培管理水平而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