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稻拔节期打什么微肥?
水稻,生长,也是水稻拔节期打什么微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水稻拔节期打什么微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稻拔节期没必要打微肥,只追施尿素10公斤/亩即可。打微肥只会增加生产成本,得不偿失!
水稻拔节期是水稻封行期,一般在水稻没有完全封行前追施一遍尿素。完全封行后,要及时“晒田”,就是停止灌溉7天——10天,保持田里不干裂,人站在水稻田不会陷进泥巴里即可。“晒田”,又叫烤(Kào)田,是水稻种植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晒田”能增加水稻有效分蘖,促进水稻根须生长,防止水稻后期倒伏,水稻“晒田”能防治水稻贪青迟熟,消耗水稻田多余氮肥。使水稻成熟一致,抽穗一致,扬花一致,收割一致。水稻生长整齐划一。当前,南方中晚稻已经进入“晒田”期,农民朋友应该抓紧时间“晒田”。
叶面使用微肥,应该在抽穗期,可用98%磷酸二氢钾300克兑水喷雾,10%硫酸铜、10%硫酸钾、10%硫酸锌、10%硫酸钡兑水1000倍液叶面喷雾。灌浆期可再次用以上微肥再喷雾一次。增加水稻千粒重、穗粒重,增加水稻免疫力、抗逆性、抗生素倒伏。扬花期最好不要叶面喷雾微肥。
当前,水稻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拔节期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叶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要用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稻瘟灵、叶枯净、三环唑、甲氨基阿维菌素甲酸盐、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兑水800倍——1000倍液10天左右防治一次。近期要对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粘虫重点防治。可采用混合制剂喷雾防治,噻虫嗪、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混合制剂兑水800——1000倍液叶面喷雾。可将喷雾器喷头旋水片去掉对准叶鞘喷雾。
水稻近期要追施穗肥,我们当地人都是用氮磷钾复合肥做穗肥,每亩5公斤——7.5公斤左右,能有效抗倒伏,增加千粒重,穗粒重。水稻叶面肥我们当地人很少使用,微肥比较贵,用多了增加生产成本。我们当地土壤缺钾,水稻种植上使用氯化钾肥偏多。
微肥好不好呢?当然好。但要用在刀刃上,拔节期使用微肥是一种浪费,微肥只能是水稻种植中后期使用,孕穗期——抽穗期使用效果最好,其次在水稻灌浆期使用,能增加水稻产量和品质口感。与没有使用微肥的田块相比,确实有增加产量的优势,增产效果达10%以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稻拔节期,也是幼穗开始分化发育的时候,也被称作拔节孕穗期。像早稻是先孕穗再拔节,中稻是拔节孕穗同时进行,晚稻是先拔节再孕穗。这个时期管理好水浆、施好穗肥、及时防治病虫害是关键。
1、水浆管理:拔节后的整个长穗期实施浅水层间歇灌溉,以促进根系增长,控制基部节间长度和株高,使株型挺拔及抗倒,改善受光姿态。也就是,保持田间经常处于无水层状态,既灌一次浅水等到自然落干后,2至3天再次灌水,如此周而复始,待剑叶露出后要建立水层,并保持到抽穗前2至3天,然后再排水轻搁田,促使破口期“落黄”以增加稻株的淀粉积累,促使抽穗整齐。
2、穗肥:合理施用穗肥既有利于巩固穗数,形成较多的总颖花数,又能形成较高粒叶比,提高结实率和千斤重。穗肥用量一般占总氮量的35%至40%,通常可以分两次施用。在幼穗开始分化,既抽穗前30至40天,施第一次肥,可促进颖花分化,2次枝梗数增加,被称为保花肥。在抽穗前10至20天,即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施第二次肥,防止颖花败育,确保粒多,被称为保花肥。保花肥不宜太多,我们一般亩施10斤左右,最多不超过15斤。
3、病虫害防治:拔节期,我们这边是纹枯病的高发期,通常我们都是以防为主,这期间的防治己是2或3次。我们这边属于江南地带,容易出现高热高湿,后期的稻曲病也是很严重的,稻曲病主要以预防为主,也是在这个时期完成。同样害虫危害也是很大,特别是二化螟,同时还要防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防治时间,今年我们大概在8月25日左右,所有用药一起兑水喷施。如果稻曲病严重的地方,建议在水稻破口前,即倒二叶和剑叶齐平的时候用药,之后根据天气情况,间隔一个星期再次用药。
水稻拔节期间,做好上述三点基本不用打微肥,我们基本针对分蘗发棵不怎么好的,会进行一定叶面肥喷施,主要是磷酸二氢钾,也可以尿素兑水。听说,芸苔素内脂加磷酸二氢钾加吡䂳醚菌酯一起合用,能调节生长,增强水稻的抗逆性,预防病害,增穗增重,提高产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稻拔节期是指水稻分蘖结束到水稻孕穗前这段时间,是水稻生长过程中很重要的时期,也是增加水稻穗数的关键时期,倘若管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水稻出现贪青、晚熟、倒伏、呛死,最终影响到水稻的产量与质量。
在水稻的管理过程中,合理施肥才是关键。而对于拔节期的水稻用肥,更是要慎之又慎,肥料的选择、用量都要根据苗情而定。
倘若水稻长势较差,分蘖不足,叶片发黄,这就说明稻田中的氮肥不足,所以,在给拔节期水稻施肥时,就要施用尿素、氯化钾两种主肥。使用尿素的目的是为了促花、保肥。而施用氯化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防止水稻出现倒伏。
倘若水稻长势较旺,分蘖过盛,叶片青绿,这说明前期施用的氮肥过足,所以,我们便要严格控制氮肥施入量,就只需以硫酸钾为主肥即可。原因是土壤中含氮充足,继续施加氮肥会导致水稻授粉困难,叶片出现徒长、贪青,植株出现倒伏,并增高空瘪率,导致产量下降。而施加硫酸钾的目的是为了使叶片颜色退淡转黄,并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此外,在水稻拔节期适当施加微肥,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对于微肥的选择,老赵建议使用硅肥与锌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