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继承历史性艺术?
艺术,历史性,这是怎样继承历史性艺术?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在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马三立出生在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是有名的评书艺人,以擅长说《水浒》著称;父亲马德禄是著名的“相声八德”之一,马三立初中毕业子承父业说起相声,成为一代大师;而今他的二儿子,马志明子承父业,在马三立的口传身教下,学会了大量的传统相声段子,并在海内外演出中赢得好评。侯耀文继承了父亲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先生的事业,2002年接任了在中国铁路文工团的艺术指导和说唱团团长的职务。
在艺术发展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没有继承,就会形成艺术表现形式的断层,甚至多走弯路而不能得以延续发展。前人的经验也是经过日积月累的实践活动总结而成。所以,我们要很好地利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并使之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继承是一种指导,一种启蒙。继承告知人们前人走过的路,而这是没有必要从新探索的。在此基础之上,要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自己的艺术。
学会继承,我们是幸运的,在继承中,我们变得理智;学会创新,我们是幸福的,在创新中,我们变得清醒。继承与创新统一起来,才能使得我们的艺术更加丰富而不杂乱无章;继承与创新统一起来,才能使得我们的艺术带有方向性而不偏离轨道;继承与创新统一起来,才能使得我们的艺术更具有特色从而立于民族之、世界之林。
三、艺术的创新。
任何艺术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是艺术有所突破的标志。创新的前提是继承优秀的传统,在继承中学习,在继承中扬弃。只有不断的创新才是艺术的前进。
托尔斯泰说过:“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在任何领域,继承与创新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如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决定与反作用。艺术重在表现风格的传承,贵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阿房宫到水立方,徐悲鸿将中国畅通画法与西方绘画方法结合,无不都在诉说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艺术的创新,就要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新。艺术只有不断从生活中吸取生命的营养,不断发现新的创作领域、新的创作题材,才能产生新的创作灵感,产生新的表现形式。从而推动艺术真正的创新与繁荣。
晋代的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学习书法时,不但刻苦认真,而且博采众长,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泛览博识,然后才独创出一种俊逸的新书体,前人高度评价他的书法如“龙跃天门,虎啸凤阙”。他的代表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楷书《乐毅论》则被誉为“千世楷法之祖”。书法艺术从晋代至唐初一直是继承“二王”的传统,追求姿媚瘦硬的书风。盛唐的颜真卿,独树一帜,开创了浑厚维强、刚劲肥壮的新书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颜体”。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年轻时学习书法很刻苦,他借了许多晋代和唐代名家真迹来临摹,发扬自己的长处,到晚年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先进文化,树立新的文化艺术发展观。文化既是继承和积累的结果,又是不断融和与创新的产物。没有继承,艺术发展就失去了根基,没有创新,艺术就失去了活力与生机。
首先要在理论上创新。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要与时俱进,创新载体。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技艺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是艺术有所突破的标志,更是艺术能够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
其次,要在实践中创新。创新的前提首先是继承优秀的传统,在继承中学习,在学习中扬弃,在扬弃中发展,这是创新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的创新,才有艺术的前进。创新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要反映时代特征、昂扬民族精神。要保持先进方向是核心。创新在新世纪新形势新阶段,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特别是要通过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等,努力铸造中国传统艺术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总之,艺术当随时代。艺术唯有创新才能生存,只有创新才会进步。墨守成规,一味模仿,最终一定要失败。
四、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组成了艺术的在纵向发展,构成了艺术完整的发展链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古希腊神话传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闪光点,在历史的继承中,包括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都吸收了其中的经典精华,而艺术的创新同样又使艺术得以鲜活再现,人们也才能欣赏到诸如米开朗琪罗的壁画《创世纪》、雕塑《大卫》、古罗马建筑等诸多源于神话而不拘于神话的精美艺术。
所以艺术的发展必须兼顾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有继承,才有浓厚的积淀,源远流长;有创新,才有无尽的动力,创新决定未来。艺术的发展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在室内设计领域,继承与创新也是相辅相成的。体现继承传统设计的室内设计应注意尊重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要继承传统的形式,更要继承包括古典生态思想和传统设计原则在内的传统精神,使设计的发展具有历史延续性,既能保持传统文化的优秀气质,又能展现出时代的风貌。在设计中继承传统和体现地域特色,不是简单的模仿和抄袭古典建筑的形式和文化符号,更不是将古典建筑的构件生搬硬套进现代的室内;而是在充分领悟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新的观念和图示语汇从空间、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再创造,在此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传达和创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传统文化才会有鲜活的生命力,这样的继承才有价值。随着时代变迁和观念的更新,传统文化也在不断的交流和融合,设计师应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保持本身地域特色的基础上,从不同文化背景、地域风格中汲取营养,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富有文化意味、地域特色和个性特征的现代设计。
艺术创新本就在于美的创造,人类艺术美的历史,都是美的创造者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历史。当创新成了我们文明进步的自然法则时,我们决不能忽略美的前提。失去了美的前提的任何艺术创新都是毫无意义的,与此同时,失去了创造的美,也同样失去了艺术的审美特性。但是,创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没有了继承,就没有了基础,其本质不亚于空中楼阁。而且继承可以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特质。没有了这种特质,再怎么创新,都会失去这个民族本来的面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