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今日立秋,立秋你们那里有哪些习俗风俗?
立秋,习俗,节气今日立秋,立秋你们那里有哪些习俗风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夏未去,秋已来。今天立秋!宜“贴秋膘”。在你的家乡,立秋这天有什么习俗吗?
立秋作为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从古至今一直备受重视。因为古代农耕文明,立秋到了要早稻收割,晚稻移栽,这一天会有一些地方特色的民俗。除了一般人都知道的“贴秋膘”,中国不同地方都各有讲究,今天小编给大家盘点下各地的立秋习俗。敲黑板划重点啦,一起来了解下!
北京——贴秋膘
民间有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清朝时嘉兴流行立秋当天以悬秤称小孩体重,再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的叫“苦夏”,瘦了应该多吃些肉食,以补充下因伏天食欲差、流汗带来的亏虚,提高免疫力。
山东莱西——吃“秋渣”
就是吃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的豆腐,来预防秋季的腹泻。
杭州——吃秋桃
习惯在立秋时节吃桃子,吃完后的核留到除夕扔到火盆,这样可以保佑来年没有瘟疫。
沈阳——吃饺子
沈阳立秋日会“抢秋膘”包饺子,在东北有句俗语:坐着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四川——喝“立秋水”
就是指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水,欲求消除积署,秋来不闹肚。
老话说的“秋后一伏,汗死老牛”——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才是末伏,也就是说再过10天,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才正式宣告结束。所以在立秋之后的半个月左右,炎热的天气还会持续,所以才有了“秋老虎”之说。
再次提醒大家“秋老虎凶猛,请注意防暑降温”,请一定要注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是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间段,人们可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在此节气期间,雨水减少,空气的湿度变小,气候干燥。
立秋节气禁忌
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转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个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把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费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会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悟空诚邀!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从文字的结构来看,“秋″由左右结构的禾与火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秋天伊始,暑去凉来,树叶开始落叶,故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民间有立秋时预测天气凉热的习俗。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今年是“朝立秋,冷飕飕。″我们这里有好多祖上一直传下来的习俗。
1,大人帮小孩秤体重。以前是用悬秤的,现在秤也更新换代了,直接用电子秤。体重与立夏时比较一下,究竟是又长了多少斤,还是瘦了。有的小孩要“疰夏″的,靠西瓜度日,根本吃不下饭的。
立秋天气转凉,孩子的胃口好起来,大人们开始给孩子增加营养,俗话说的“贴秋膘″。
2,咬秋。这和立春咬春的习俗一样。立秋人人都要吃西瓜。据说小孩吃了可不生秋痱子。
城里人在立秋当天买个西瓜回家,全家人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而乡下人的啃秋则五花八门了。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座,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红心火龙果啃,抱着紫色山芋啃,拿着阳山水蜜桃啃等等,心情舒畅的啃秋行为,所表达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人们还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
吃秋桃时还有个讲究,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着,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做就可免除一年的瘟疫。
此由可见,这些立秋的习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普通百姓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我是云淡风清1883506。请关注我!您的点赞转发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