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立秋”对于农事的影响有多大?
立秋,农作物,作物“立秋”对于农事的影响有多大?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立秋之后,也就到了秋收季节,同时天气也开始凉爽起来,炎热高温天气就此别过。对于农民来说,立秋之后才开始真正忙碌起来,农民开始着手秋收秋种工作,为来年的丰收做着准备。
一,立秋之后各种农作物慢慢开始成熟,像玉米,大豆,花生,红薯等,逐渐需要进行丰收前的最后管理工作。
首先就是红薯,需要及时控旺了,红薯这时候已经开始丰收了,如果红薯藤蔓还在继续生长,那么就会影响红薯最后的成熟以及影响红薯品质,影响口感。
其次需要对玉米进行控旺追肥管理。这时候正是玉米灌浆成熟期,及时打顶控旺能够促进玉米营养直接供给给玉米穗,而不被顶叶吸收,浪费养分。然后还需要对玉米进行追肥,这个时期对玉米追肥,能够防止断肥发生,能为玉米穗达到颗粒饱满提供足够养分,有利于玉米提高品质和产量。
二,立秋之后,人们应该着手准备种植各种秋冬季瓜果蔬菜了。像香菜,白菜,萝卜,大葱,菠菜,大蒜等等秋冬季作物,需要适时播种了。立秋之后天气凉爽,平均气温在15度左右,非常有利于作物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时候农民整出一块自留地,用来种植各种蔬菜,瓜果,这个秋天包括整个冬天就不需要去菜市场买蔬菜了。对于秋冬季干燥湿冷的天气来说,多吃瓜果蔬菜对身体再好不过。
还有各种青菜,小菜,都是农家菜园必不可少的蔬菜。多种一些,在冬天涮火锅吃再好不过了。
综上所述,秋天不仅是一个凉爽的季节,人的身体会感到舒适舒服,秋天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收秋种都需要紧张的开始了,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秋高气爽,进入收获的季节,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每年8月8日前后,太阳黄经到达135。是立秋。秋,春华秋实,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2。南北方农田追肥,秋耕,播种和防虫。立秋时节,全国北方,南方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季晚稻圆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的需求都很迫切,此时受旱会给农作物造成损失。因此有‘立秋三场雨,枇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
晚稻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一定抓紧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耕田,加强管理。秋季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时期,‘棉花立了秋,高矮一起楸’,除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打枝,整枝,抹赘芽,去老叶,等要及时跟上,以减少烂铃,落铃,促进棉花正常成熟和吐絮.。
以上为个人见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立秋是夏季和秋季的交接点交换转季的转折点,是气温和光照逐渐转低和转弱的拐点,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成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立秋后温度降低。气温降低,对农作物特别敏感,可以调节植物体内的催熟活性物质合成和发挥作用,使农作物产量熟的非常快提早收获
2水分减少。夏季作物水分逐渐减少,开始衰退变老,走向成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立秋这个季节,都是农民忙的时候,都忙差收种的庄稼,花生,玉米,豆子,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
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欠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欠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当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划分季节的标准,必须是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按照这样的标准,江淮地区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进入秋天。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虽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日较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此外,秋的含义,还有庄稼快成熟的意思。其实,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中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