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昆明:妈妈带着女儿从小区15楼坠亡,孩子仅5岁, 你怎么看?
抑郁症,孩子,带着昆明:妈妈带着女儿从小区15楼坠亡,孩子仅5岁, 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昆明:妈妈带着女儿从小区15楼坠亡,孩子仅5岁, 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据报道,8月6日,昆明一位妈妈带着仅5岁的女儿从小区15楼跳下,母女二人当场殒命,造成又一起人间悲剧。
事件发生后,有该小区的住户反映这位妈妈疑似长期罹患抑郁症。
近年来,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悲剧不时在一些地方上演,也是该引起重视的时候了。
首先,人们对抑郁症危害性的认识严重不足。
有统计显示,从2007年到2017年,我国抑郁症患者从约3000万人猛增到约9000万人,呈逐年增加趋势。同时,我国每年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人数也呈增加趋势。
但很多人甚至不把抑郁症当成一种病,而认为只不过是心情不好罢了。
其次,公共服务对抑郁症的干预能力严重缺失。
目前,我国每10万人仅有精神科注册医生1.46名,仅为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1/4。同时,我国抑郁症患者当中接受专业治疗的患者占患者总数的比例仅为约3%。
而各地对抑郁症患者的社区干预服务也基本是一片空白。
最后,对于昆明发生的这起悲剧,母女二人的直系亲属也应当进行深刻反省。
因此,各级政府和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应该切实将精神疾病提升到与生理疾病同等重要的地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家说了有精神疾病,抑郁症。那还有什么好讨论的。一讨论,就是你根本不懂抑郁症的痛苦。感觉抑郁症,万事皆不可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要给家属增加痛苦,到此为止吧!抑郁症,是生病引起的,她老公人很好的,对她也好,家庭条件也好,对父母也好,你们不知道的不要说了!她这是生病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个问题,我认真的看了一下新闻和网友的评论,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观点!
事情是这样的,来自云南省弥勒市电视台的消息的报道!云南印象小区82栋的女业主于2019年8月6日下午一点到两点左右从本栋15楼带着5岁的孩子一起跳楼,当场死亡,据说孩子还没有死,后面也没有具体说明,只是看到评论区里有人说希望孩子早日康复!估计是在抢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不幸重的万幸了,希望小孩今后能好好活着,同样也呼吁社会对孩子能够多给一些温暖和关爱吧!
评论区说了最多的就是该女业主得了抑郁症,还经常吃了精神类药物,兴许就是生活压力太大了!或者又是说她心胸狭窄爱钻牛角尖加上生活压力很大,又或者就是因为还房贷压力太大,银行不断催款,导致生活困难,于是就开始抑郁了!还有就是以上现象都有还要加上身边的亲人朋友都没有关心过她了!她感觉生活已经绝望了!对生活已经没有信心,产生恐惧了!所以只有选择放弃生存的机会。
还有的人说自己怎么抑郁,也不该带着孩子一起呀!孩子才五岁是无辜的,每条生命都值得尊重,带着责备这个母亲的意思,我觉得都值得同情,首先她是一个母亲,孩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十月怀胎不容易,谁不愿意让自己孩子活得好好的,那她为什么还这样做,可能因为自己的生活实在是太压抑了!就觉社会太过于现实!自己都承受不住了,五岁的孩子今后还怎么生活,于是就只好带着孩子一起,走上屋顶,一跃解千愁!
现在的社会真的是压力太大了,如果你还在还房贷,而此时就失业了!这种情况压力得多大呀!就很容易抑郁,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今后会越来越多,特别是现在房价这么高,买房就只能贷款,还利息,还本金!要是再失业,难免都会崩溃了!
所以身边的人也要多关心一下,该支持的也要支持一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感谢邀请!
据新闻报道!跳楼的是一对母女,母亲有抑郁症,也就是精神上有些问题,一直在服用药物。而女儿只有年仅5岁,邻居说还奶声奶气的,就这么没了。
生命是脆弱的,想死的人没人阻拦得了,唯有自调心态,才能避免悲剧一次又一次发生。
首先该母亲患有抑郁症,精神不正常,神智不清可能是导致这次悲剧的主要原因。据知情人士透露,母女俩是从楼下爬楼梯上楼从15楼跳下身亡的,因为电梯上楼必须刷卡才可以上去,听到这里不难发现,该母亲虽有精神的问题,但也有可能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才会使其做出如此的决定。
当今社会!虽然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压力相对来说也是非常大。房贷,车贷,小孩上学包括就医等等……无形中,每个人都没有以前的开心快乐。加之现实社会人与人之间太过于现实,信任感急剧下降,所谓的真感情少之又少,即使亲人也会因为钱财而闹矛盾,最后不欢而散的数不胜数。
上一篇:楚雄市:面包车追尾劳斯莱斯,网友:可能要卖车了,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