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有过“七夕”的习俗吗?他们都是怎么过“七夕”节的?
习俗,织女,都是古人有过“七夕”的习俗吗?他们都是怎么过“七夕”节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人有过“七夕”的习俗吗?他们都是怎么过“七夕”节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古人怎么过七夕我不知道,我今天过七夕写了两首诗。一首七律,一首藏头五绝,自我感觉挺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七夕节的传说有很多,最有名的就是牛郎织女在这一天鹊桥相会,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因为爱情的美好最终走在一起,却不料王母娘娘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在天上释放画出一条银河来拆散彼此,最后感动了喜鹊。
所以喜鹊商定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全部飞来这里给两人搭一座鹊桥让这对深爱对方的两人能够见上一面,其实这个传说最终表达的意思就是男女之间的爱恋,在古代大多数男女因为规定很多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结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在七月七就不一样了,不管是已婚妇女还是未婚姑娘,在这一天都可以去寺庙里上香祈祷.
比如夫妻双方恩爱长久,或者未婚女子可以祈祷遇上一段完美的爱情,还有七孔针比哪个女孩子穿得快,寓意穿得最快者就会得到女神的祝福,除了这个之外她们也会在当天捉一只小蜘蛛放入盒子里,如果蜘蛛在盒子里织的网越多就代表你主人越聪明越心灵手巧,所以这些方式都是古人在七夕节的一些娱乐方式。
今天在这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希望大家都能收获美好的爱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是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双七节,乞巧节,女节,少女节,香桥会和巧节会等,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传说玉帝的第七个女儿织女,心灵、手巧、善织、令人羡慕不已,因此,人间女子就拜祭她,祈求智慧、灵巧和幸福,于是,就有了每年七月初七的“乞巧”活动,由此形成了乞巧节。千百年来,生活在中国各地的普通民众围绕着这一节日都要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至于习俗,是这些:
七夕兰夜,许多少女会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传说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在社会风气开放的时代,也有情人们携手一起躲在瓜棚下偷听天河私语的。
拜织女会
这是七夕节女眷们的聚会,叫做“拜织女”。少女、少妇们大都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玩到半夜始散 。
化生求子
七夕人们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其中有一种蜡制的婴儿人偶,叫做“化生”。妇女们买回家浮于水土,为宜子之祥。[1]
乞巧之俗
可以说,乞巧之习俗本是来源于七夕的爱情婚育文化,而后发展成为最主要的七夕节俗游艺活动。乞巧风俗日渐兴盛,还发展出了许多“流派”:
共2张
七月七日,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记载最早见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荆楚岁时记》有:“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家人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小小蛛网,历代验巧之法也稍有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喜蛛应巧
兰夜斗巧
起源於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开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1]
七夕杂俗
纵观七夕杂俗,也多与七夕节俗两大主题“乞巧”、“婚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几乎是从这两大习俗发展出的新的趣味和习俗。
七夕杂俗
晒书/晒衣裳
正式记载民俗活动的,始自东汉,《四民月令》(成书于166年)有这样的记载:“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作干糗,采蕙耳也。”曝书和衣裳的习俗一直到明清都还有。
七菜羹/人形彩帛
《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翦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相遗。”(华胜即花胜, 古代妇女戴的一种首饰, 剪五色绸做成)
上一篇:面对爱人,请代表浪漫的人和不浪漫的人分别说句话,你觉得他们分别会说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