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些人说“慈母多败儿”,这么说有道理吗?
孩子,慈母,母亲一些人说“慈母多败儿”,这么说有道理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错,慈母多孝子,你不能把溺爱庇护归位慈爱,慈爱是犯错了就在,纠正,教育惩罚,好吃好玩的该有就有!溺爱不等于慈爱!慈母是会教育孩子的,个人观点[呲牙],希望回答的√[祈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慈应该是打引号的吧,母亲天然的就给孩子一种慈祥的感觉,毕竟在他还没出生之前和妈妈的生命是一体的。我觉得一个不教育孩子不管教的慈母才会多败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慈母多败儿,棍棒之下出孝子。”这些都是传统中国的古训,然而在现代社会,却遭到了心理学意义上的质疑。
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的安全感,往往来自于母亲给予的无条件的爱,那是大地一般全然接纳的爱,也就是母亲的慈爱。
孩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享受到了充分的关爱,心理上才是温暖而丰盛的,而不是匮乏而贫瘠的。
这样他走上社会以后,才能够有温情和自信,才能够把他的爱给予别人。
正如孩子吃饱了,穿暖了,才可以出门而不感到寒冷,甚至还可以脱件衣服给别人披上。
一个在家里都饿着肚子,衣衫单薄的孩子,如何去抵御外面的风寒?
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自身都不能享受到关爱的人,如何能够关爱自己,关爱他人?
当然他通过持续的心灵成长,他也能够学会爱自己,爱他人。但是走上这条路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母亲应该给予孩子全然的爱。父亲应该给孩子树立起权威和规则意识。
孩子有了规则意识,才能够树立起边界,才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事不可以做的。
这样他对自己行为后果的预测性会大大增强,也很有助于增加他的安全感。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健康快乐,会成为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有害的人。
当然,我们不能苛求所有的父母分工都如此明确,清晰。
所以,做母亲的同样也应该管教孩子。
全然的爱,并不意味着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
而意味着,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母亲应该温柔而坚定地给孩子指出来。
母亲首先应该倾听孩子,知道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良行为,了解到他的感受和需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同理心。
当孩子被母亲倾听和看见以后,他往往就不再执着于自己的那个不良行为了。
母亲此时再根据孩子的需要,给予适当的建议,帮助孩子找到一个更好的满足他的需要的方法。相信母亲的建议,一定会被孩子采纳的。
另外,母亲如果必须批评孩子,是批评孩子的具体行为,而不是人格。
因为孩子的人格一旦被否定了,很容易就陷入了羞耻。而羞耻是最为损耗人的能量的。
批评之后,孩子只要改正了,母亲就不要再翻旧账了。
另外,母亲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不管那情绪看起来是多么的负面。
母亲要学会把情绪和行为分开来处理。允许孩子表达“不良”情绪,但是要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这样才是真正的温柔而坚定。
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爱心又懂规矩的孩子。
这样慈爱的母亲,又怎么可能培养出败儿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慈母多败儿百分之九五的正确。有的父母知道自己儿女干了坏事不但不说服教育。而且还帮着隐瞒。这样就让儿女在在正确的路上偏离了轨迹。说实话。假如我的儿女吸毒或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我绝对会打电话举报。我教育不好。我让法律来教育。看似狠心。其实是在帮他挽救他。可能象我这样狠心的母亲太少了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宠溺孩子的母亲教导不出来孩子。
也有这样一个典故,从前有一个人,小时候倍受母亲溺爱,他和别人打架,母亲从不批评他,他偷了东西,母亲也不要他把东西还给别人。他长大后,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强盗。最后,他被官府捉住,并判了死刑。行刑前,他请求见母亲一面。母子相见后,母亲抱着儿子大哭起来,谁知,他一口把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说:“这都是你的错,小时候我做错了许多事,你都不教育我,才会使我落得今天的下场。”后人便有了“慈母多败儿”一说。
上一篇:北京到乌兰布统,晚上出发,四天时间,包括住宿,有什么适合的路线?请各位神推荐一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