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夏末秋初,瓜农辛苦,为何滞销的情况屡屡出现?
瓜农,西瓜,滞销夏末秋初,瓜农辛苦,为何滞销的情况屡屡出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夏末秋初,瓜农辛苦,为何滞销的情况屡屡出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早期的时候,要好销售些,因为刚上市,好多人都要买来尝尝鲜。就拿我来说,前段时间每个星期都要买两个来吃,吃了一段时间以后,感觉腰围粗了一些,就没敢再买来吃了,怕长胖,这段时间就不会想吃西瓜了。
这段时间西瓜滞销,一方面也许是大部份人都差不多吃够了,不想再吃。西瓜产量大,没有那么多的消费人群,也是导至西瓜滞销的原因。一方面也许是觉得贵就少吃点,所以不去买来吃。导至西瓜商销售减少,不好销售,他们就不去收西瓜,就导至瓜农西瓜滞销。这只是我个人认为的,其它原因导至瓜卖不出去,我就不得而知了。希望瓜农能找到解决办法,把瓜卖出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产品的种植,养殖都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出现滞销的情况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夏天销售量最大的水果就数西瓜了,为什么会滞销呢?
西瓜在中国种植的面积是非常广泛的,在我们老家有很多农民喜欢在自家的菜园子里面种植一些西瓜,在夏天天气热的时候,没事随时就摘了一些吃。在农村,西瓜的售价要远远低于一些大城市。当大城市市民吃着价钱比较高的西瓜时候,有很多的瓜农确卖不出去西瓜。
现在的农业技术让西瓜有了很多的品种,有些品种会在西瓜集中上市以前就上市了,这样的话还能卖上价钱,农民还能挣到一些钱。但是西瓜集中上市的品种还是占到了很大的一部分。
西瓜在管理好的情况下,亩产是非常高的。一般亩产都在几千斤。大量上市,市场必然会消化不了,到了收购商环节就会压价,价格就很难达到瓜农的预期,一部分瓜农就会选择不卖,进而出现滞销。
西瓜在成熟后,采摘以后保质期短。收购商在这个时候就会有慎重的考虑了,销售情况不理想,就会减少收购,出现滞销。
西瓜在产地的价格一般都不会太高,普遍非常低,这个时候西瓜就需要运出去销售了。今年西瓜种植面积在一定程度增加了不少,西瓜品相稍微不好就会被淘汰下去,出现滞销。
滞销是有很多环节导致的,从种植到收购,在到消费者的口中,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出现滞销等情况的发生。最后受伤害的都是农民朋友。
也希望有关部门能根据实际情况,找出滞销的主要原因,切实解决这个困扰百姓的难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的确近几年农产品特别是瓜果蔬菜滞销的现像普遍存在,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都是大量进口国外粮食造成的,原因就是大量进口国外粮食严重冲击了国内粮食价格,就拿大豆来说吧,进口一吨大豆按我们这里的正常产量需要四亩地左右,按这样推算要是进口一千万吨,挤出的土地可想而知,因为大量的进口冲击粮价格偏低,农民种粮确实没收入,只能无目标的改种其它经济作物,而切在经济作物中像土豆西瓜洋葱这些高产量作物亩产几千上万斤,可想几亿亩耕地的产量是多少?我是个农民,六0后,这帐我算不出来,在这种情况农产品不滞销才怪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瓜农的产品出现滞销的情况其实有很多种原因导致的,首先就是瓜农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其次就是瓜农种的产品没有检测报告,这就会导致很多大型超市不会去采购这些没有检测报告的产品。其实也有很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本来和外地果商谈好的价格,等果商到地里拉货的时候,瓜农坐地起价,果商大老远跑来也不可能空手回去,所以就以高价收购,这也导致了第二年没有果商愿意来收购瓜农的产品了,还有就是瓜农产品的质量问题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对于水果的口感和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很多瓜农还是按照以前的种植管理方式,并没有积极学习和改善种植管理方式方法,甚至还有瓜农为了眼前的利益,水果速成、催熟,这也造成了水果越来越难吃。在这个互联网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日益交融的今天,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瓜农的农产品“滞销”的重要原因。所以果农还是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当今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性,尤其是互联网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种瓜的也特别的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