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年轻人学书法、国画的人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
书法,国画,的人现在年轻人学书法、国画的人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年轻人学书法、国画的人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书法国画可以修身养性,现在有时间有经力所以学习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整体来说还是少了!这种现象还是有主客观原因的。
从主观上来看,是家长做的不到位。
确实有很多父母想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亦或是想要孩子有一手好字,也给孩子报了兴趣培训班,但在孩子兴趣培养上的缺失,使得愿望难以实现。很多家长都是为孩子学习不主动、不认真而唉声叹气,实际上没有从自身找原因,不能是报个班,按时接送就可以了事的。当我们要求孩子学习书法绘画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呢?恐怕看电视玩手机的能占很大比例。
我们总说陪伴孩子,其实除了游戏的陪伴,学习的陪伴是更重要的。只要自己也找个有兴趣有意义的事去专心的做,就是最好的陪伴。没必要坐在孩子身边盯着他,这样做更容易让孩子有被监督的感觉,反而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从这个角度说,无论书画还是学习,家庭氛围的影响都至关重要。
从客观上看,影响因素更多。
一是目前“快餐文化”的影响。当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很多人习惯于快餐式学习来获取信息,比如抖音之类的火爆就是最直接的体现,而书法和绘画的学习,包括其他艺术品类,都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淀,从而与快餐文化相矛盾。
二是引导的缺位。书法展览就是风向标,丑书横行,正书少见。偶尔能见到的所谓楷书也是以魏碑居多,现在有个怪像就是,你写唐楷就会被人扣帽子,要么说你“馆阁体”“状如算子”,要么说你没入门径,貌似不学魏碑、不学苏轼米芾就都是门外汉,不写行草书就不是书法。殊不知正书才是学书必经之路。
三是对“另类”的炒作压制不够。踏踏实实学习艺术的人埋头修炼不见得能有多大名气,但凡能拿的起毛笔的人,只要会炒作,会吸引眼球,就可以出名盈利,对潜心书法绘画学习的人来讲,就是一个负面的影响。
好的倾向是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能系统全面培养年轻学习者,将来应该是可以以点带面,树立良好的导向,形成百花齐放的书画氛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比较前三年来说是呈上升趋势!这与国家教育文化部分关心传统文化有直接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是多了!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仪!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的文化修养也在提升。比如,暑假各种书画培训班的火热场面,就可以看出。但是,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也使得很多年轻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面,很多年轻人在书画专研的深度方面,还很欠缺,浅尝辄止,急功近利的现象屡见不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比较前五年,是多了。近几年以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络的推动,传统文化也得到传播,也获得了国人的参与。我相信再过五年这些我们优秀的一些传统文化会以形成生活常态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了,学习书法有很多好处
第一,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教育部早已将其列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少儿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手,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动作靠大脑指挥,经常有规律地训练,对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十分有益。少年儿童正值生长发育的高峰期,12岁时大脑发育已基本接近成人。在此之前,抓住这个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学习书法,对促进少儿大脑的生长发育,开发智力,培养高智商的人才非常必要。这一点往往被很多家长忽视
第三,书法有严格的书写法则,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阶段,主要是识字,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又学习书法,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促进文字书写水平的提高,把字写得更加整洁美观,又合乎规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