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读小说(名人名篇那种,不是言情修仙那种)到底有什么好处和提升?
小说,自己的,作者读小说(名人名篇那种,不是言情修仙那种)到底有什么好处和提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作者只是想告诉你,这个世界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或者是这个世界,还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这一切都是作者要告诉你的,也是作者需要你和他一起思考的,在阐述事情的时候,如果用纪录片的方式写,还不如看报告。
小说,之所以是小说,是因为它的有趣性,它的文字的优美性,它不必要像报告那般考究。
它只要让读者读起来,不那么枯燥,不那么无聊,没有人喜欢天天报告,天天看都是数据的论文。
所以说,小说本身就是故事,你在看故事的时候,能不能够领悟到作者的意图,同时看到作者的想法,就是读这本书的意义。
《基督山伯爵》《老人与海》等等的小说,本质上只是小说,和小学的时候,学的鲁迅并没有不同。
有人指点过后,我们不还是看到了一个个不一样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人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美国著名编剧罗伯特·麦基说过这样一句话:“故事是生活的比喻。”读小说,基本相当于在某一个的时空背景下在别人的人生里低空掠过。你会因为别人的喜怒哀乐而被动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会在主人公每个选择的当下观照自己的性格、价值观,也会在主人公的成败得失里总结人生经验,甚至会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忏悔。其实,就归结为一句话:读小说,最明显的,会增加你的谈资,甚至你的学识;最玄妙的,会丰富你的情感;最最有用的,会增加你思维的厚度,让你更加看清楚人性的微妙,在你和外界互动的时候,会更有底气。
你和别人聊天,虽然聊星座、聊八卦会最快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聊小说,聊对小说的认识,聊小说的人物,无疑是一个更高级的话题,而且这个话题能让你透视对方的思想,如果聊的投机,甚至能在短时间内了解透彻一个人的三观。
如果你喜欢一部小说,甚至你会去了解小说人物里提到的书、电影、绘画、建筑,因为这种喜欢,你会学到知识,而且是在愉悦的体验中学到知识。而在愉悦中学到的知识,不容易忘记,而更容易消化为你自己的知识和喜好。
如果你独处,打游戏也好,看电视也好,时间稍微一长,会产生一种虚妄感。但是读小说,尤其是读名家名篇小说,你的词汇量、你的表达能力、你的思想都会发生变化。
读小说,会让你愉悦、主动地去追溯历史,眺望未来;会让你去探索和当下不一样时空的另一个世界里的另一个你自己。
而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世界观,都将在这样的追溯和探索中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提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平凡的世界,人生,活着,穆斯林的葬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耳熟能详的谚语几乎每个人都听过,究其内涵,在于行万里之路,能见识诸多风土人情开阔眼界,许多道理和生活哲学需要亲身经历方可以明白、了解。
那么读书呢?读书到底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有很多人确实有这样的疑惑:小说是虚构的,编造的故事真的能够给我们带来益处么?如果能,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呢?
1.书的历史与自媒体时代困境
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约在公元前 8世纪前后出现的简策。西晋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序》中说:“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这种用竹木做书写材料的“简策”(或“简牍),在纸发明以前,是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将竹木削制成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统称为简,稍宽长方形木片叫“ 方”。若干简编缀在一起叫“策”(册)又称为“简策”,编缀用的皮条或绳子叫“编”。
数千年来,华夏的历史、文化、科技、习俗等等都靠着书籍传承下来,书承载着千百代人的精神与信仰,随着如今网络时代的来临,愿意读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的人,大量的时间被新媒体占领,抖音、快手、直播......越来越多的人要问,现在利用空余时间读书读名著真的还有用么?
在这里,我要郑重的说:有用!那么作用在哪里,下面我来继续分析。
2.名著的辛辣与尖锐
名著名篇,之所以能成就经典就在于其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与锤炼方能成为经典,题主
所忧虑的逻辑问题,在绝大多数名著中并不存在,如《基督山伯爵》中的复仇计划,可谓丝丝入扣滴水不漏,《三个火枪手》的情节、人物、语言安排的合情合理,分外精彩。
名著大多有一个特点,即反映了当时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实与社会矛盾,如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莫泊桑先生的《羊脂球》,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能看见当时社会的现状与人性最真实的一面,祥子从一个老实憨厚勤勤恳恳的人最后变成了一个行尸走肉般的人,被社会折磨的没有梦想希望。
这样的作品读起来让人心中发堵,好似被针扎一般,这就是名著中揭露的辛辣显示,鲁迅先生文笔如刀,往往语言尖锐的一针见血直指社会矛盾现实,这都是名著带给我们的思想遗产。
3.我们读书能得到什么
1.借古喻今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一直在重复着一样额历史,古代封建王朝的建立——起义推翻——王朝建立——起义推翻......几千年来周而复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可以明得失,这个道理放在个人身上同样适用。
2.批判精神
鲁迅先生之所以伟大,被称作“民族的脊梁”,在于他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批判精神,对于现实对于社会,甚至是对当时执政者的批判!小说中的结局可能是不好的,甚至是残忍悲凉的,可正是这种赤裸裸的痛才能激发人们清楚的认识,才能不浑浑噩噩的一直如行尸走肉般的活下去。(很遗憾的是,高中课本《陈涉世家》与鲁迅先生的文章已经被删除,真的深表遗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