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讲谈《传习录》141:世间事必待学懂弄通后再来实践检验吗?
良知,的人,心学讲谈《传习录》141:世间事必待学懂弄通后再来实践检验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传习录》是阳明先生教弟子们教学记录过程,是阳明先生的弟子们记录,他们问阳明先生读书的疑问的对话,看形式和孔子教弟子们解决现实问题很相似的语录,区别在于《论语》每一则都比较短,精干,而《传习录》中,阳明先生回答都比较详细,把大学,中庸,论语已经孟子中的内容进行系统论述,这可能是因为到了明朝,文化,文明的著作相对要多而且成体系了吧?
再说《传习录》是不是读懂再实践,这是误区,阳明先生说要知行合一,心之本体与实践的个体要统一才是知与行的统一,关键是知与行不是两件事儿,是一个事儿两个表现方面。如果把这个强行分开两个事儿那就不是儒家文化,也就不是知行合一。
而儒家文化集大成者孔子说,求仁得仁,每个人都可以践行仁,只是可能没有达到天下仁的状态。只要每天实践就包含仁,这就是阳明先生所说的儒家文化的心物一体的概念,悟道了就是实践,实践中感悟,属于即时性的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提问者是思考、严谨型的人,注重总结,侧重于先知而后行的人。
我想回答问题前先问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你真的懂了呢?
讲个我蛮有感触的故事:我学东西,喜欢理论先行,报名付费跟着老师学过吉他,自己买过光碟,也下载过视频观看,买过2个吉他,已经12年了,现在拿起吉他不能谈任何一首歌曲,甚至连调子都忘记了。
我一亲戚,回老家7天,刚好在表姐家住,就跟着懂点吉他皮毛的表姐学了几天,他那几天没事就练习,手指疼痛也继续,遇到不懂的忘记的就追问表姐怎么谈,离开老家时,会了两首简单的乐曲,而后回来深圳后,没事拿着吉他练练,买了个调音器回来,就这样,他谈唱过几首完整的歌曲,也谈过吉他给他女朋友和生日的朋友听,大家都觉得他多才多艺。
我感慨,自己花那么多时间了解知其然和所以然,一个一个音符去抠,可是这么多年了一首歌曲都不会,而我亲戚却已经能谈出很多流行歌曲了,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而真的要知道自己会不会要像小马下水一样,自己去试才知道行不行,而不能光空想,光去问别人行不行,不然马儿就算在浅浅的小河也终身无法下水。
观察后我得出了结论:
1.我以为我要懂了才了做,才能练习,其实是没明白到,我其实懂的比一般人要多,而更重要的是懂没懂,只有自己做了才知道。所以不是懂了才做,而是做了才知道懂没懂。
2.理论和行动之间,其实是相互促进的,理论会更有助于推动行动,而行动能帮助自己更好理解理论。
3.一般想的多,做得少的人,主要是担心犯错,于是选择上学时先听课再做事。其次是太把知识当回事,却迷失在知识中,忘了目的,过犹不及。再次是因为不切实际的期待,最好像诸葛亮一样,一做事就牛起来,而自己却陷进了纸上谈兵的陷阱,做了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而要想解决这类问题,核心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简单说就是学习思考行动,缺一不可,而且要理解到学习践行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学而学,更不能停留在学习的阶段。
而关于知行合一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个隐藏的核心大疑问:我们如何通过理论来改善生活和工作,走向更富足和幸福的生活,做生活的赢家呢?
我的思考是:形成系统思考。
所谓系统思考就是结构化思考,而不是单一因果的关系,举个例子:一群羊很好地保护起来后,没了狼的骚扰,经过长时间的圈养,发现羊经常生病和肥肉特别多,农民改善伙食,更换地区,调整饮食结构都没法解决问题,后来一奇葩的想法,阶段性放几只狼进去,发现原来的问题就解决了,这类似著名的鲶鱼效应。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在复杂的问题中不至于迷茫不知所措呢?
1.要有开放思维,广泛摄取信息,广泛学习和听取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存大量的不同知识
2.要认真钻研,深度认知。很多人停留在大脑懒惰,行动盲目,不愿深入理解,导致做事容易在表面上做事,多的很多都是无用功。唯有深度思考,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更好解决问题,所谓一克的智慧胜于一吨的知识
3.要跨界学习,而不是停留在自己领域里去钻研,要多维融合。
我知道可能有人更关心理解知识和行动如何拿捏的问题,我的做法是:
摸着石头过河,谦虚请假同行经验,仔细总结前行者的观念和方法和做法,又要大胆行动和尝试,一句话,只有自己经历过的才是自己的经验,只有做到了,才能说自己是真的懂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世间事就是心间事,心间杂草一生,世间便呈现出一派繁忙气象。所以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在心学实证境界里面,学懂弄通就是“知行合一”,实践检验也是“知行合一”,学懂弄通的过程已经在实践检验了,两者并无时间和空间上的间隔,互为“体用”,本体和运用关系,互相促进,互相协调,谁也离不了谁,一旦错离开,“良知”自然泯灭。
世上的事物名相种类繁多,即使一个人花一辈子也搞不清楚它们的本质属性,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想要搞懂世上一切事物,那简直是自不量力、痴心妄想,愚者外求,以满足日益膨胀的欲望,到头来却发现欲望之沟怎么填也填不满。智者内求,以探索天地间最本质的那个规律性东西,然后用这种规律去化解世间一切事物,却发现宇宙间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逃脱他的手掌心,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当你掌握了这种智慧,世上就根本没有所谓的“学懂弄通”和“实践检验”,一学就贯通,一贯通就已经包含着“实践检验”了。
上一篇:恐怖的两岁,如何进行正确引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