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长平之战中,丹水防线形成后,如何防守反击?
防线,河防,廉颇长平之战中,丹水防线形成后,如何防守反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合纵不要谈了,这儿是长平不是邯郸,受地形限制,联军不是想往哪儿布防,就往哪儿布防,合纵也没那么容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平之战在中国军事史上堪称千古惨烈第一战,以规模宏大以结局惨烈著称。战役的最初目的是争夺韩上党郡的归属权,到后期却慢慢升级为国战。在战役前期,赵国老将廉颇与秦国王龁率大军对峙于上党地区,廉颇将战线推进至空仓岭一带,并打造了三道防线,空仓岭防线、丹河防线以及百里石长城防线,形势大约如下图:
廉颇布置的防御体系
当王龁军抵达后,秦赵两军进行了小规模接触,并进行了一系列野战,赵军失利,丢失了空仓岭以及后方支点光狼城,廉颇随后便退至丹河防线因守。因丹河河宽流湍,王龁无计可施,双方便陷入对峙状态。随着对峙的持续,赵国国力不支,随后才有了换将赵括,长平大决战,以及坑杀降卒的惨事。
空仓岭失陷后两军隔丹河对峙
我们回到问题,当廉颇退守至丹河防线时,到底应该怎么反击呢?说实话,单单在上党战场上,很难有机会反击。为什么呢?
单单从地图看,两军对峙地区大体处于晋城盆地的北部,以丹河为中轴,东西两侧分别是太行山与中条山的一系列余脉。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讲,赵军如果要反攻,必须要攻下晋城盆地西侧的中条山一系列余脉才能够确保对上党郡核心区域——即晋城盆地的控制权。如果仅仅占领河西盆地部分,则无法对山上的秦军进行有效防御,从而也就无法经略上党郡,也就失去了发动长平之战的本意。
而要攻占丹河左侧的秦军防线,对赵军来讲无异于痴人说梦。
战役前期,空仓岭防线,以及东西二鄣城和光狼城的丢失,已经说明赵军在战斗力上很可能逊于秦军,至少是没有优势。凭借有利地形及防御工事尚且丢失阵地,野战攻坚失败的概率当然更大。这其实就是老廉颇的苦衷所在,只能坚守无力攻击。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在上党郡本地战场内,赵军的最优态势便是坚守僵持。同样的,对面的秦军也是攻击乏术,在冷兵器时期,尤其是铁器时代初期,像丹河两岸这样的防线基本上攻击方是无计可施的。这点从双方的长期对峙便可佐证。
当然对峙也不是长久之计,尤其赵国国力不如秦国,僵持对峙显然难以持久。那么在外交失利的前提下,赵国想要打破局面,应该从哪里着手呢?只能跳出长平战场,着眼两国对抗的全局来看。
假设的赵军代郡军南下路线
其实赵国还有一支军队没有动,那便是北方的太原郡和代郡的兵力。从地图看,当长平战事陷入僵持之后,如果能够调动代郡兵力,南下经忻州盆地进入晋阳郡,合兵后继续向南便进入了汾河平原。而汾河很有可能便是秦军后勤供应的主动脉,以及主要兵道。如果代郡和太原郡的赵军跃进到这一带,便基本上隔断了长平秦军与大后方的联络。
王龁最有可能的进军路线以及后勤补给线
即使考虑到秦军有增兵的能力以及王剪白起等名将还未出动。但组织兵力需要时间,筹集粮草需要时间,部队开拔同样需要时间,这一支赵军只要能够在汾河平原一带秦国援军周旋一阵子,那么前线的王龁未必不会犯赵国那样的错误,很有可能会迫于粮草压力而急于进攻或撤退。那么,以野战闻名于诸侯的老廉颇,未必不能寻得破绽给予致命一击。只要解决了前线的王龁,廉颇军前进至汾河平原与援军会合,事情便大有可发挥的空间,至少短期内保证上党郡的安全不成问题。
综合上述,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即使是由廉颇主持丹河防线,赵军也没有多少可以反击的机会。而赵国仅凭一巳之力,如果要打破局面,最好的机会便是调代郡和太原郡的部队南下至汾河,切断王龁军的后方联系,乱其军心再寻机歼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平之战的双方的防线包括第一防线和第二防线。主要防御战基本都是以河为主。
赵国的防线主要是漳河,秦国的主要防线是沁河。丹河防线只是战场上的一处比较小的防线,主要阻止赵军西突。而丹河防线的形成是在战争过程中逐步巩固的。
当东面的山岭成为天然屏障之后,赵军在被围的一个月以内并没有大的动作,也没有企图突围的动向,丹河防线显得并不重要,这个时间段赵括似乎一直在等待援兵的到来。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赵军和秦军因为抢夺丹河的水源,有局部小型战斗,赵军并没有在这里再有什么大动作,其实,这里已经成为赵军的生死线,倒是白起在这里加强了重兵布防,慢慢将河边的赵军蚕食,主动占领了丹河西岸,成为赵军最后突围的生死线。
丹水防线的形成,其实是白起的一种自保式防线,如果秦军失利,丹水便是第一道撤退防护罩,这点正是白起的高明之处。赵括却在一味等待赵孝成王的援兵,没有过多考虑突围路线,最后导致一败涂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平之战前 ,廉颇到长平接受防务,廉颇知道敌强我弱,便采取了三项措施,一、迅速沿丹河东侧的苍龙岭修筑百里壁垒,准备利用地理优势打防御战。二,整修丹河西侧的光浪城,和原地岭和高庙山工事 ,并分军驻守。三是在大粮山囤积大量粮草。随后他又将指挥部扎在丹河西部的王保村,表示了血战到底的决心。这个布局是高明的,此时阻挡秦军的是三道防线,一是光浪城 及外围工事。二是滚滚的丹河水,即便秦军突破两道防线,还有苍龙岭百里壁垒,还能居高临下打击敌人。但赵括接防后,他让赵军离开壁垒去攻击敌人,丧失了自己的全部优势。秦军此时又采取了两项毒招 ,一是攻占苍龙岭,二是掐断赵军的粮草供应,这样置赵军于死地,此时赵军只有失败和挨打的份了。
上一篇:oppo手机哪款好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