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金庸之后武侠小说是不是后继无人了?
武侠小说,武侠,小说金庸之后武侠小说是不是后继无人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金庸懂得挖掘现实,更懂得挖掘远离现实生活的“真实”(人的情感、性格、道德、信仰等)。然而, 梦回江湖后,在金庸用小说特有的形式和语言引领读者想象并把握历史的脉搏的同时,理想却只能一点一滴地积淀现实,因为理想只能永远走在现实的前面引导与提升现实,却永远不能完全代替现实,所以,无论当年多么 叱咤风云的金庸小说主人公,最终还是以各种方式离开了江湖这一“母体”。如郭靖与黄蓉。他们的爱情以牺牲黄蓉的代价来对郭靖做出一种虚幻的补偿,令一个活泼、轻柔、聪慧、灵敏的女子来向木讷、刚毅、 质实、 朴拙的男性做出一种超乎生死的承诺,这本来就是浪漫主义的产物,但是我们却无法不看到郭靖在许多时候都可以抛弃黄蓉,所谓“巧妻常伴拙夫眠”本就是儒教文化中类似“书中自有颜如玉”一般的“仁中自有颜如玉”的麻醉剂和兴奋剂而已。又如“自由之神”令狐冲,他生性率直、兴味随意、活的潇洒,是金庸小说中最洒脱之人;但他又是最遵守中国传统文化之人,他依恋师门,极力维护师傅、师弟,他交友只认情义,不分正邪,他受到委屈从来是 反躬自问,不责怪他人。个性的 张扬与道德的完善在他身上得到最完美的结合。不过,令狐冲也毫无振奋的勇气和信念,倘若不是作者及时安排任我行之死,他必定也死了;倘若不是安排岳灵珊对令狐冲的背叛,令狐冲的爱情也必将在岳灵珊和任盈盈的无所取舍中霜冷长河。这就意味着令狐冲的结局实际上是一种“虚假性的结局”,他的归隐和乔峰意义上的死毫无区别。
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又恰恰在此,他以武侠小说的幻景形式和生花妙笔有效地掩盖了现实处境的严峻,完美地连缀了来自现实的矛盾的裂缝,而向世人昭示出一种理想化、和谐化的世界的可能性,并防止历史 文化语境的印痕和创伤的暴露,充满激情地言说着这个世纪所交托给文人的侠客梦。陈平原说:“不敢说没有江湖就不存在侠客;可武侠小说中倘若没有一个虚拟的‘江湖世界’,侠客就不可能纵横驰骋大显神威。”正如《西游记》写的最好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样,金庸小说的美在那浪漫主义建构的艺术画廊里,是乔峰大战少林、聚义庄之时;是郭靖 华山论剑之日;是令狐冲挥舞 独孤九剑之间;是杨过携手小龙女的刹那;是 李莫愁引吭高歌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瞬间;是韦小宝脚底抹油的顷刻……正是“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金庸武侠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正在于此。
【飞】花渐落青衫隐,久负琴匣名山寄。
【雪】煮清风长倦卧,一溪明月吴钩洗。
【连】峰悬索数千丈,空谷绝响渺万里。
【天】光云掠采晨曦,檀香剑庐安如逸。
【射】弓沉埋深秋雨,谁与垂钓江湖意。
【白】马惊驰少年去,不复当时柳絮笛。
【鹿】鸣唯觉芳草远,而今徒作相知忆。
【笑】酌恩仇翩然烬,人间过客再无题。
【书】冠南北道宗师,还教寂寞封笔底。
【神】踪归兮广陵奏,酒纵疏狂赋淋漓。
【侠】骨但存国事倾,柔情犹在苍生济。
【倚】楼醉看斜阳陌,满城红坠堪怜惜。
【碧】螺春浅似初心,浮生浪迹终游戏。
【鸳】池萤火虚幻灭,佛照五蕴始皈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每个时代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杰出人物,金庸老先生的只不过是属于那一个时代的巅峰代表之一,而武侠小说也只是在哪个时代的辉煌。
如今的仙侠已经代替了武侠小说,虽然在小说界仍然有武侠小说的一席之地,但也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落幕。
所以不是武侠小说后继无人,而是武侠小说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产物了。
而另一方面,所有的东西都是物以稀为贵,若是武侠小说也像仙侠小说那样泛滥的话,武侠也就不金贵了。
所以,武侠小说的黄金时期还是保留在金古梁温的巅峰时期就好。
若非是现如今的互联网太过发达,导致写作门槛下降,相信现如今的玄幻和仙侠小说,也一定会有自己巅峰的代表。
例如香港作家,马荣成的(风云),个人认为就是魔幻小说的经典之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还是要值得深究的,首先来讲金庸老先生那是小说界的泰山北斗的人物,是经典的存在,一般来讲作为经典很少有超越的,只能是不断地创新,创造出新的经典,这个还是根据时代的变化背景的变化而变化的,那么说金庸老师的那个时代背景下对这个武侠还是非常的崇拜的,就像老一辈对这个戏曲的热爱,如果让现在的年轻人去听戏曲还不如让他们听歌曲来的实在呢,当然除了那些真正热爱戏曲热爱传统文学的人。
换句话说就是特定的环境背景下有特定的经典,继承发展,或许现在已经有经典的作品出现了,只不过读的人少,竖大拇指的人少,我想假以时日有一个契机的话,肯定会有经典出现的,同时我也期待着!
不管怎么样经典是需要继承并发展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金庸是武侠爱好者,因为爱好而喜欢武侠,所有就有了皇皇巨著,这些都是因为喜欢武侠所以才有的盛况,再说金庸有才,有才华而倾注于笔端就会缔造出非同一般的武侠题材作品,而这是一个才子用其独特的方式向世界表白一样,虽然这样的表白未免有些低俗媚俗,甚至放低了自身的身价来迎合读者,这一点至少不能让武侠小说步入正堂,而成为文学宝库里面的经典著作,只是随性而作的几本无关痛痒的武侠小说而已,这就是武侠小说的局限,基于这样的局限,古龙先生则更多的时候在这里斥著于笔端的是对这样的武侠小说的论述,这里面才有可取鉴的东西,以及以此让人们引以为鉴,但是金庸却没有做到,以及只是在拓宽视野的展开故事情节而已,所以武侠小说也就只停留在了这样的初浅的层面了,假如真的有什么拔高的,也只会是琼瑶、金庸并提,这就是盛况了,除此之外,留作消遣再无意义,因为金庸不会武功,只是一个武侠爱好者,并且没有太多的认识和见解,所以只是一个武侠爱好者写出了一座丰碑,但是假如还有武侠爱好者,又一样有才华的话,相信这样的尴尬可以打开,抑或者能够上升至另一个高度也未可知?!
上一篇:腰3腰4横突骨折一月,现站立时会出现两脚发麻,咋回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