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普京称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兄弟国家,但乌克兰为什么不亲近俄罗斯?
乌克兰,俄罗斯,克里米亚普京称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兄弟国家,但乌克兰为什么不亲近俄罗斯?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虎贲(文)2019/7/29
“亲兄弟,明算账”,更何况是“兄弟国家”!
乌克兰与俄罗斯的主体民族同属于罗斯人,虽然不是同一民族,也算得上近亲。可大家仔细回想一下,海湾战争阿拉伯人内斗,即使同一民族又能如何?
楚云飞曾经说过一句话:“民族利益高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海湾战争中沙特军队(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面简短说三点原因:
1.沙俄、苏联一路传承下来的“民族政策”。
从一个莫斯科公国到庞大的苏联,俄罗斯人开疆辟土的手段往往十分残暴,“民族政策”同样“简陋”!
斯大林时代,苏联的民族政策“简单、粗暴”,强行向少数民族灌输俄罗斯文化,一旦稍有不符领导人意愿,整个民族都有可能面临惩罚,后来“民族政策”也是赫鲁晓夫平反的重要内容之一。
打压哥萨克人和哈萨克人、把朝鲜民族从远东迁徙到中亚、把德国人后裔从东欧迁徙到西伯利亚。乌克兰人同样经历过不平等待遇,否则也不会把德国人的进攻当做解放。
究其原因,俄罗斯人善用武力打天下,却仍然用武力坐天下。领导多民族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坐天下方面仍然不够成熟。
苏联民族分布(图片来源于网络)
2.乌克兰人需要的,俄罗斯给不了!
这是最现实,也是最直接的原因。2014年乌克兰内战前,乌境内爆发了大规模反政府(亚欧科维奇)游行,游行主体人群为学生和年轻人,而他们上街游行的原因无非是政府无法给出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
经济问题一直是俄罗斯的短板,自然对乌克兰进行经济帮助“心有余而力不足”。欧盟是乌克兰发展经济最好的依靠,在苏联解体后,乌西大部分工业对口欧洲,对俄罗斯的依赖并不大。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俄乌交好的基础并不存在,一方又“动手强留”,自然会撕破脸皮。
俄乌欧关系(图片来源于网络)
3.乌克兰国家撕裂与克里米亚事件。
这两个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首先并不是乌克兰与俄罗斯不和,而是乌克兰境内的亲欧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不和,大部分文化、习俗与俄罗斯相同的乌东俄罗斯人并不介意加入俄罗斯国籍。
其次是克里米亚事件,俄罗斯出兵占领克里米亚事件,极大的打击了乌克兰人弱小的自尊心。由“反亚欧科维奇”成为了“反俄罗斯”,俄乌矛盾就此全面爆发。
乌东战争(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俄罗斯可以给乌克兰提供发展条件和经济利益,乌克兰同样可以亲善俄罗斯,甚至愿意和俄罗斯重新合并。
哥斯达黎加“厚着脸皮”申请加入美国不被承认。法属圭亚那位于南美,以往就是法国在南美殖民地。
法国说:“别人都闹独立,你们咋还不闹?赶紧独立吧,我会同意的。”
法属圭亚那回应道:“脱离了你,我去哪里享受发达国家的政策?就是不独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年以前,俄罗斯总统普京,曾隔空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喊话,希望在两国民众间推行共同国籍,他还饱含深情的表示,乌克兰和俄罗斯,有着共同的过去和未来,从来都是兄弟民族,本应亲如一家。
不过乌克兰人可不这么认为,除了东乌三个邦的俄罗斯人,几乎所有的乌克兰人,都对俄罗斯持排斥和仇视立场,而且一门心思,渴望斩断和俄罗斯的联系,加入西方阵营。
(俄罗斯总统普京)
明明是同宗同源的斯拉夫人,又在一个锅里吃了那么多年饭,为何乌克兰人却始终和俄罗斯亲近不起来呢?
一、俄乌的历史渊源。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属于东斯拉夫人后代,公元9世纪,东欧平原上第一个国家基辅罗斯诞生,其疆域空前广阔,成为欧洲最大的国家,莫斯科公国,只是众多罗斯小公国中,很不起眼的一个。
基辅罗斯和拜占庭、西欧北欧各国及阿拉伯诸国,都有着频繁的贸易关系,在弗拉基米尔父子统治时期,基辅罗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繁荣昌盛,奠定了今天俄罗斯、乌克兰共同的文化基础和罗斯民族祖先。
蒙古铁骑消灭基辅罗斯,建立金帐汗国后,昔日的莫斯科小公国,开始崛起,不仅消灭了金帐汗国,还代替当年的基辅罗斯成为东欧霸主。
12-13世纪,在大莫斯科公国第聂伯河的边境附近,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他们称自己为乌克兰,也就是边区的意思。不过这一区域因为战争,最后成为波兰公国的地盘。
1648年,乌克兰人发动起义,想要推翻波兰的统治独立建国,还向当时的沙俄皇帝表示,如果沙俄支持他们脱离波兰,乌克兰人愿意接受沙俄统治,可沙俄拒绝了他们。
波兰买通克里米亚汗国,两面夹击,濒临失败的乌克兰人再次求助于沙俄。由于当时沙俄和波兰领土谈判破裂,因此沙俄将乌克兰收于囊中,并赋予其高度自治权。
(北方战争)
二、独立引起的血仇。
1700年,彼得大帝发动北方战争,征调了大批乌克兰哥萨克人,许多人为此丧命,同时彼得还以战争为由,强行取消了乌克兰的地方自治权,此举招致乌克兰的上层贵族心生不满。
乌克兰人转而与瑞典结盟,希望依靠强大的瑞典实现独立。彼得勃然大怒,派出军队平叛,大肆屠杀哥萨克士兵,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血海深仇就此结下。
随着俄国击败瑞典,乌克兰的独立梦想化为泡影,彼得制定法令,在乌克兰推行俄语以及生活习俗,意图同化乌克兰,从此,乌克兰人一直生活在沙俄的控制之下。
二月革命后,沙俄摇摇欲坠,乌克兰看准时机,抢先与德国接触,以提供商品的代价,换取德军进入乌克兰,帮助自己独立。只是好景不长,德国投降后,苏俄很快收复了乌克兰,并对当地的乌克兰人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清洗,旧恨未消,又添新仇。
(大饥荒中的无家可归者)
三、苏联对乌克兰的横征暴敛。
1922年,乌克兰作为联盟共和国加入苏联,靠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乌克兰经济全面复苏,在苏联工业化进程中,乌克兰沦为整个苏联最重要的军事工业生产基地,几乎所有的重型武器都在这里生产。
乌克兰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种植,曾被誉为欧洲粮仓,早在苏联成立之初,就在当地推行强制收粮和集体化农庄政策,使得这个原本农业发达粮食富足的地区,在苏联政府的压榨盘剥下,居然没有足够可供民众食用的粮食,最终导致了惨绝人寰的“乌克兰大饥荒”,近四分之一的乌克兰人死于饥饿。
上一篇:婴儿流鼻涕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