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养殖好吃肥美的小龙虾呢?
龙虾,小龙虾,池塘如何养殖好吃肥美的小龙虾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八)收获
稻田养成虾的捕捞时间全年都可捕捉,具体的起捕时间可根据市场行情和养殖需要灵活掌握,长期捕捞、捕大留小、轮捕轮放。
(三)小龙虾池塘精养和稻虾综合种养的优劣比较
1、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1)虾稻的亩产量低,主要以虾苗为主要收入,商品虾规格和占比小。
(2)盈利周期短(6月上旬结束)养殖周期有限,6-10月龙虾价格上涨我们没货。
(3)存塘苗无法评估,没有评估检测标准,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虾苗。
(4)养殖环境有限,中后期(5月中下旬)疾病把控难度大。
(5)政策限制:耕地保护
2、池塘精养小龙虾的优势
(1)精准投苗,规格整齐统一,成活率有保障,投料少。
(2)周期短,回本快,30天见效益,正常翻4-7倍,两个月资金就能全部回收且盈利。
(3)卖时规格更整齐,品相更好,价格更高。
(4)病害好防治,控制更精准。
其实这两种模式都有可取之处,如果一个新手我更建议他用第一个模式,因为他投资小很多,而且稳当赚钱。只需要头年8/9月投好苗种,第二年3、4、5月就能天天卖苗和部分商品虾见钱了。我们需要改进的就是春季早点上水淹水把苗赶出来,早点投料及时跟上肥水,好早点出苗。前景还是很可观的。而不是坐等苗出来再投料就迟了。
作为精养模式,苗种、水草等投资要大很多,但是却能在6-12月占据市场缺货价高的优势实现赚大钱的目标。它的难点就是在水草养护、疾病预防、有虾难取上。关于水草我前面也提到过移栽“水游草”能很大程度上缓解水草问题。水草坏水坏底问题缓解了,疾病预防就好做多了 。有虾难取最根本问题就是灯笼泡和吃不败自水面到水底长成整板,从而导致水不流通、底温低、底缺氧、地龙不贴塘底,最终有虾难取。
八
小龙虾常见病害及解决办法
1、小龙虾白斑综合症(5月瘟)
一般4月底到8月多发,发病原因有很多说法,能引起虾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目前无特效药。多发于不同规格龙虾混养的老塘口,而且往往是伴有水温突增、天气突变,水草漂浮烂根、pH居高不下等,疑似水环境因子突变诱发。
所以每年就有人在5月前后尽量用4厘米眼子(孔径)的大地笼起捕大龙虾(5钱往上的大青头)和红头虾(多大都卖),减小密度并用超碘+五黄精华液消毒和同时用粒粒净2号+除臭可利康改底避免风险。情况不对及时处理。发病典型症状:肝脏不明显症状、体色泛浅、空肠(不一定是肠炎)、胃积水、头胸甲易剥离且躯干有分节现象。最好提前做好改底、消毒处理,用速效维C+虾蟹专用微量元素定期全塘泼洒提前预防,同时用先得乳酸菌+肝胆利康散一起拌料。
胃积水肿大
肝脏易剥离,肝脏泛白
补充建议:
头一年的种虾在第二年4月底至5月初尽量全卖避免损失。杜绝不同规格的交叉感染。请记住一句话:龙虾一塘好养不了三年,三年就要彻底清塘干塘。
2、尾扇水泡和增生物
春季龙虾尾部起水泡(尤其4月中旬、水温低的稻田龙虾苗,地笼几十天都泡在水里不收),广大养殖户朋友都发现这个问题,不吃料的塘口很多,但是却很少死虾。
主要原因:水温偏低,龙虾尾部与地笼摩擦导致皮肤破损,自行修复导致刚开始是水泡后来就是增生的块状物
一般进苗后用底部消毒的除臭可利康(2亩/袋),只要能顺利脱壳就没事了。对于不吃料的塘口,请确定投料必须在水下20到50公分左右的底部,不能再沿边投在太浅的地方了,下地笼查看龙虾苗活力(第一次是放苗后7到10天,往后一周一次,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活力好请正常投料,做好及时肥水和追肥(生物絮团培养剂+雨丰1号,或者发酵液)工作,不能因为投料不当耽误养殖季节。
3、水浑
原因(1):野杂鱼多(一般习惯立夏开始杀)
解决方案:茶籽饼30斤/亩,有些地方是先投足两到三天的冰鱼,第四天突然换料,用药饵毒杀野杂鱼(阿维菌素或水剂青苔药拌炒熟的细米,一瓶拌五斤料,密封至第二天上午投喂)。
原因(2):昼夜温差大,天气突变,池塘返底
解决方案:第一天用解毒黑金刚;
第二天用菌优碳源粉剂+生物絮团培养剂发酵液。
原因(3):投料不足
解决方案:查料台,看夹草(4月20号吃不败开花后必须割草打头,草头在水下20CM,如果水草封塘,及时割草、开沟,虾苗会不适应环境大量夹草夹根,养殖户根本看不到的,等发现草被夹时已经来不及了!)
4、青苔
特别是早期,水质清瘦肥水没跟上、用肥不当,导致透明度大,光照强青苔滋生。其实龙虾也吃部分青苔的,青苔也能很好的抵御低温和高温,而且能避免大小蚕食,关于青苔能裹死很多虾苗的说法我是不认同的。但是在高温、青苔死亡腐败后,也确实会引起池塘缺氧、变臭,重要是如何把握青苔多少这个度,如果田面有个二三成的覆盖面积,也不一定是坏事。
解决方案:定期生物絮团培养剂+雨丰1号肥水,其实田间的稻草桩不用刨太干净,来年春季水像酱油对虾影响不大,勤补菌、改底、换水就好。青苔多也定期横七竖八的开三米宽的路子,重要一点是只要不影响投料取虾,尽量不要杀。
肥水困难,就用虾蟹专用微量元素+雨丰1号同时化水泼洒,因为所有的藻类的生长离不开钙的,灯笼泡吃不败也不例外,要肥水先补钙镁等以提高总碱度和总硬度。
5、蓝藻
大家应该知道蓝藻发生在高温、低盐度且水体氮磷比(28:1)。高温天气杀蓝藻每年出事的太多,损失我们无法评估。却没有说不杀蓝藻的出事的多,顶多就是天天爬坡上岸,人人亦云的夸大蓝藻危害是不可取的,下风口一丁点水面的蓝藻,一塘的好草,有非杀不可、一定要用蓝藻药的必要吗?
蓝藻导致的危害就是:
(1)水体pH高慢性碱中毒(pH9.0及以上)。
(2)夜间缺氧,爬坡上岸。
(3)诱发肠炎。
处理:有风的天气在下风口早晚排上层蓝藻水,用池塘解毒宝+水毒清解毒,下半夜勤换水(少量多次),用解毒黑金刚+虾蟹专用微量元素+雨丰1号同时肥水,经常用菌优碳源粉剂+生物脱氮剂分解有机质和调节PH值降解毒素。
其实通过十年的实践经验我发现蓝藻和青苔最大的危害不是所谓的什么毒素,而是pH值的长期居高不下,导致水产动物的体内缺氧中毒。我们要做的是排掉上层pH高的水,进外河中层pH值低有丰富有益藻的水,再定期补菌如“菌优碳源粉剂+生物脱氮剂”降解并保持pH值稳定。另外减少水草的覆盖面积(占水面的4成左右)如开草沟、打草头,发酵液的定期调节,都能平安渡过去的。
6、空肠
关于龙虾空肠,很多人扯开虾的肠道看到肠道后端的1/3没有食物就认为这个空肠是肠炎,其实这个是不准确的。空肠不一定是肠炎,肠炎一定会空肠,例如虾在脱壳前后会有阶段性的不吃料空肠空胃的。
那么如何更准确判断是否有肠炎:
1、肠道粗细是否明显不匀,中间一个断结是正常的,超过二个或更多的断结就是有问题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