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文化有什么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齐国,文化,齐鲁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文化有什么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齐和鲁是春秋时期的两个国家,都在现在的山东地区,所以现在山东也叫齐鲁。
但在那时时,齐鲁两国的文化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齐国的祖先是武王伐商时的第一功臣姜子牙。由于善于经营,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由于临海,境内多盐碱地,不利于传统的种植业发展。因此利用地域优势,广谋鱼盐之利。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齐国境内商业城市的繁荣。另一方面也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的开放。这就塑造了齐国文化的外向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鲁国,孔子的母国,在春秋时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弱国。但鲁国的文化地位在当时位居第一。
在春秋时期的多数国家,゛周礼”对于国民来讲,己成为一段模糊的历史。但是鲁国人仍然遵守着周礼,而且鲁国国君把它当成一门大学问发扬光大。其中在公元前540年,晋国人在鲁国下聘礼的时候,看到鲁国太史所藏的典籍时,不由的感叹:゛周礼尽在鲁矣!”在此之后的数年里,每逢有使者路过鲁国,必然请求听奏各种゛周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秋时期齐鲁文化差异并不明显,如果硬要说有,那就是在周礼方面。
齐国是姜太公也就是姜子牙的受封地,而鲁国是周公(就是那个梦里的周公)的受封地,从亲疏关系来看,鲁国显然要更亲近周王室,因此,对周礼的传承要好过齐国,这也是孔子为何晚年要定居鲁国(今曲阜)的原因。但是一味的传承也就让鲁国丧失了文化的多样性,反观齐国,齐国创办了当时世界第一所皇家学会---稷下学宫,由此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百家争鸣。同时也为后来齐国能够称霸天下打下了重要的文化基础。
写在最后,春秋各国都是受封于周朝,因此在文化认同上都是以周王室为正朔,文化表现上都向周王室靠拢,至于民间细微之处,只能体现在各地物产差异和边疆民族的互相影响上,而国君和士大夫则是更是与周王室为标杆,后世来看几乎感觉不到文化的差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齐和鲁是春秋时期的两个国家,都在现在的山东地区,所以现在山东也叫齐鲁
齐鲁
“齐鲁”一名,因于先秦齐、鲁两国。到战国末年,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因为文化的一体,“齐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故成为山东的代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鲁国和齐国是西周到春秋时期现在山东地区最重要的两个诸侯国。
尽管是近邻,但两国的文化是很不一样的。
鲁国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周公辅助武王灭商,建立了周朝。武王死后又作为摄政王代年幼的成王治理天下。周公一手建立了周朝的礼仪章程,并深刻的影响了后世的儒家。
因为周公的贡献,成王把鲁国封给周公,并允许鲁国保有周天子才能用的仪轨文物。因此鲁国文化非常讲究。
齐国的始祖是姜子牙。
姜子牙刚到齐国的时候,这里还处在敌视的东夷人的包围中。姜子牙带领很少的人来这里。因此为了维护统治,姜子牙的政策就是不循常规,非常实用。比如齐国靠近大海,那齐国就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和盐业,这实现了富国强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东名为齐鲁大地,简称鲁,而没有简称齐,可见齐鲁还是有区别的,单从文化讲,齐国没法跟鲁国比,放眼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最能代表周文化的,恐怕只有鲁国了,诞生在鲁国的孔夫子的“仁义道德”、“礼义廉耻”等封建正统思想,统治中国两千多年。齐国名声很响,春秋五霸之首,思想文化领域真的拿不出手,没法跟鲁国的孔孟之道相提并论。
上一篇:游戏原画该如何入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