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西瓜成灾,2毛一斤卖不动,顾客却吃不起,问题到底在哪?
西瓜,瓜农,都是西瓜成灾,2毛一斤卖不动,顾客却吃不起,问题到底在哪?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经常会听到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等情况,比如今年的西瓜2毛钱一斤,前两年的蒜苔没人要直接扔河沟里,某年的萝卜没人要直接用旋耕耙打烂在地里。同时我们也经历过“姜你军”、“蒜你狠”等农产品暴涨的情况,今年苹果的价格让人感叹吃不起水果,马上大家就会体验吃不起猪肉。看到这些现象,大家都很疑惑,为什么农产品的价格总是会大起大落呢?叶圣陶先生近百年前写的《多收了三五斗》的情景在今天怎么还会上演?今天我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农产品的价格起落是供求关系的直接反应。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已经比较成熟,法律法规也比较完备。谁要完全的垄断某一产品的全国市场,哄抬物价那是不可能的,一是没有能力,二是国家也不允许。菜贱伤农这种问题主要还是总体或局部的供大于求。以今年的西瓜为例,很多批发市场的价格只有两毛钱,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个两毛钱主要是一级的批发市场,也就是瓜农卖给瓜贩的价格,而且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等农业大省的农业大市那里。这是因为在当地的西瓜种植面积非常大,西瓜集中上市,短期内出现了供大于求的这种局面。况且西瓜不容易保存,农民急于出售,因为不出售几天后西瓜就会完全坏掉,一分钱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就是买方市场,商贩会压价,价格自然上不去。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商贩真可恶,瓜农真可怜,但是这就是市场。价格的低廉会吸引更多更远的商贩前去收购,瓜农的西瓜会进入消费者手中而不是烂在地里。这就是市场对资源的配置。
第二,农产品的特殊性。我们可以看到,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价格相对波动较大,粮食作物小麦,稻谷等相对稳定。一方面是国家对小麦稻谷等粮食作物有收储政策,有最低收购价。另一方面是相比较于粮食作物,瓜果蔬菜难以保存,或者保存成本太高。而我国的农产品种植主要是以农户为主,一家几亩地,非常分散,没有足够的资本进行投资,而且信息非常落后,对于市场供求基本全靠感觉。感觉今年西瓜赔钱辣椒挣钱,那么明年就多种辣椒少种西瓜,这基本上就是碰运气,结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第三,农民的种植心里和农产品的行业现状。总体而言,我国的农产品种植还是比较粗放的模式,一线农户的资金和科技投入完全不足,全靠体力来凑。很多农户种植蔬菜水果的心理收益对比的是粮食作物。以我们这个地区为例,我们这里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同时我们这里大量种植冬瓜。具体是种冬小麦时留有冬瓜沟,来年四五月份种冬瓜苗,六月收完小麦后,让冬瓜苗在麦茬地长,然后八月份后卖瓜到十月份种小麦。几十年来,冬瓜价格通常都是一毛多到三毛,平均不到两毛钱,低的时候几分钱也是常事,偶尔有那么几年南方闹台风时涨到过五毛钱。价格这么低为什么每年还有大量农户种植呢?理由如下:1冬瓜亩产5000~10000斤,按两毛钱计算可卖1000-2000元钱。如果种玉米,亩产800~1200斤,平均1000斤,按七毛五价格计算,可卖750元。两者投入基本一样,种冬瓜的总体收益是强过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民对比的是他种植粮食作物的收入。2当前我国种植玉米收获时通常收获的的是玉米棒子,农户收到家后没有足够的晾晒场地,通常都堆到楼上,需要不停的翻凉,否则就会发霉。这非常的麻烦,程序太多,基本全靠体力。这和美国直接打成玉米籽存到料塔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种植玉米过多,农户忙不过来,况且我国现在种地的年轻人比较少,多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所以农户更愿意种植冬瓜,这样可以分散劳动量,到秋收时比较从容。再看一个例子,我们这的冬瓜销往广东的很多,半挂车一车装60000斤,也就是30吨,一毛钱的时候,一车瓜6000块钱,运费到广东就得一万多。一车瓜的价格还没有运费高。这就是农产品价格的现状。这冬瓜到广东后再批发给商贩,商贩再一级一级往下送,可能到消费者手中就1块钱了。
还有一点就是农产品的生产和工业生产不同,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自然灾害,疫病等对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了解这些信息,你对农产品价格的巨大波动应该会有所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年以来,市场上消费者端的水果大部分都价格上扬,越来越贵。但是,西瓜作为最受人们喜爱的夏季水果,不仅仍在低价格区域徘徊,甚至不乏滞销的,这是为什么呢?
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
1、农村
以前:大多数农民以留在农村耕种养殖为主,种田种地、养鸡喂猪放牛,一家至少有三五口人,平时干的都是体力活。特别是到夏天,三伏天抢种抢收,炎热辛苦。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作为平民水果的西瓜,因为价格便宜,农民们夏季都是买大西瓜、且一买就是好几个回家吃的。
现在:随着社会变革,农村青壮年大举进城打工,剩下老人和孩子,村里大多数时候空荡荡的,很少有人会在家里一起吃大西瓜了。
2、城市
如今,城市里人们上班越来越忙,闲暇聚会的时间变少。人们难得聚在一起,坐下来吃西瓜的机会也变少。即使是不工作的休息时间,城市里以单身或是小家庭为主的人口结构,决定了他们去买水果时,是很少会买大西瓜回家吃的。
人们消费习惯的转变
人们生活习惯的转变,也相应带来消费习惯的转变。在以前,很多西瓜都是被人们成袋成袋地买走,一家买好几袋的也很常见。如今,西瓜常见的都是论个卖,超市和水果店甚至已经是半个或一分为4,论瓣卖了。
因此,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变,无论农村还是城市,人们买西瓜的数量和吃西瓜的频率都在下降,大西瓜正在被人们逐渐抛弃。
但另一方面,西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仍保持较高水平。于是,西瓜贵不起来甚至是滞销就不难理解了,这也是西瓜产业落后的结果。
销售方式无法跟上时代
当前西瓜的滞销,除了产业上的落后之外,也与西瓜落后于时代的销售方式有关。如今,农村的各色水果依靠互联网,在电商上卖得如火如荼,不管是农民还是消费者等,都或多或少受益于电商的发展。
上一篇:你们去理发店做造型一般多少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