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中贾母和王夫人为什么都不宠贾兰?
宝玉,贾母,王夫人《红楼梦》中贾母和王夫人为什么都不宠贾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至于贾母,对待贾兰还是不错的,除了第二十二回忽略了贾兰之外,其他时候,也多是想着的。比如贾母可怜李纨寡妇失业的,还带着个孩子,就提高了李纨的工资,还主动替李纨出份子钱等,这些都是看在贾兰的面子上。第七十五回,贾母用餐结束后,向下派发自己的菜肴,其中一个就是贾兰,
“这一碗笋和这一盘风腌果子狸给颦儿、宝玉两个吃去,那一碗肉给兰小子吃去。”
尽管贾母如此,在读者心目中也可以衡量出贾母更偏向贾宝玉一些。谁让贾宝玉比较像贾母老公贾代善呢。
二,贾兰在李纨的教导下,自小应该比较方正,循规蹈矩,不苟言笑,不大会讨大人们的欢喜。
我们知道贾宝玉是非常得人意的,就连赵姨娘也夸贾宝玉长得好,邢夫人偏爱贾宝玉,而且贾宝玉很会讨巧,在发现花儿开了,就折了,只让丫头们给王夫人和贾母送过去。但贾兰不一样,他在母亲的严格管理下,养成了非常自律的习惯。每天不是读书,就是学习一些应试技能。根本没有时间像贾宝玉那样到王夫人和贾母那里去串门儿,找存在感。
另外,贾兰父亲早逝,虽然有荣国府作为靠山,但是作为孀妇之子,贾兰应该过早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所以他在学习上分外努力。而且,贾兰之父十四岁就进了学,应该也是聪明的,贾兰在李纨的教导下,更应该敏锐地感觉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因此心中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显得有些少年老成,不讨老年人欢喜。
受李纨的影响。
李纨自从贾珠死后,心如死灰,虽然生活在膏粱锦绣之中,却活成了槁木死灰,除了带领着姐妹们做做针线,学习学习规矩等,就是教儿子学习,从来没有想过到王夫人或贾母那里给儿子拉拉票。因为李纨在贾母和王夫人那里没有存在感,贾母和王夫人忽略贾兰也并不出人意料。
另外,也许在李纨的心中,不讨贾母和王夫人的欢喜,才是最好的吧,毕竟贾母和王夫人已经耽误了一个聪明的学霸贾宝玉,可不能再让她们耽误了自己的儿子啊。所以贾母和王夫人忽略贾兰,正是李纨求之不得的事情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贾兰是荣国府嫡孙,贾母第一个亲重孙子,王夫人的嫡长孙。由于荣国府长幼两房分别继承爵位和爵产,贾兰作为二房贾政的嫡长孙,地位极其重要。贾母、王夫人对贾兰都非常重视。只是贾兰年纪小,又有叔叔贾宝玉璀璨光芒掩映而不显罢了。
[一]贾兰没有主角光环
阅读《红楼梦》很容易感受到贾兰不如贾宝玉得宠。这是必然的结果。贾兰作为贾宝玉哥哥贾珠的遗子,自小父亲就死了。他年纪比起叔叔贾宝玉小很多,又不是重要人物。《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和情节铺陈方面,贾兰远不如贾宝玉才是正常。
从各方面线索来看,贾兰作为晚辈,都不适合频繁出场,大观园的联诗、贾母聚会游戏都没有贾兰参加。主要原因在于他的辈分、年纪不适合参加。不常出场的人物,当然会令人觉得不如主角重要。实则在贾家,贾兰的地位从来都固若金汤,仅次于贾宝玉。
[二]贾母王夫人更疼爱贾宝玉
贾兰是荣国府长孙,是第五代唯一嫡孙。这个身份决定他不可能不受重视。 贾母、贾政、王夫人都在关注贾兰。
第22回元宵节,贾元春省亲过后送出来灯谜。贾政来到贾母跟前凑趣时第一眼就看到贾兰没在,马上询问,还派了叔叔贾环去请,这是对嫡孙的最高礼遇。
贾政出任学政三年,归来后对贾兰的成长大加赞赏。对他表现出在科举上的天分,更认为是贾家的希望。贾兰随着年纪长大,也有越来越多出场。
同样第22回,贾政“请来”贾兰,贾母马上叫他在自己身边坐下,又给他抓果子吃。第75回,贾母赐饭,也是贾兰和二叔贾宝玉一样得到了一份肉。这都表明贾兰在贾母心中的重要地位。
第78回,王夫人在收拾了怡红院晴雯等一些人后,并没有放松,马上去了贾兰处。发现贾兰新找的奶妈不好,认为很是妖娆,就直接打发了。可见贾兰在王夫人心中地位并不低。
贾兰之所以感觉不如贾宝玉得宠,主要在于贾宝玉太得宠。作为第四代继承人,贾宝玉才是这一代的“活龙”,贾兰小一辈,有母亲教养,什么也不缺。贾母是太祖母,不需要操心重孙子。王夫人需要操心儿子,必然显得贾兰不重要。但对贾家来说,贾兰的重要仅次于贾宝玉,无人能比。
[三]李纨有意雪藏贾兰
贾兰看似没有光芒的主要原因还有她母亲李纨有意雪藏他。
(第22回)贾政因不见贾兰,便问:“怎么不见兰哥?”【庚辰双行夹批:看他透出贾政极爱贾兰。】地下婆娘忙进里间问李氏,李氏起身笑着回道:“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婆娘回复了贾政。众人都笑说:“天生的牛心古怪。”贾政忙遣贾环与两个婆娘将贾兰唤来。贾母命他在身旁坐了,抓果品与他吃。大家说笑取乐。
脂砚斋捕捉到贾政极爱贾兰,与他极憎贾宝玉形成鲜明对比。而李纨说贾兰因贾政不叫就不来,贾母王夫人众人也习以为常,证明贾兰经常不出席活动。
李纨说贾兰不来的理由站不住脚。所有晚辈都在贾母跟前孝顺,没理由贾兰任性不来,李纨就由着贾兰任性。显然是李纨不想贾兰参加这种热闹富贵的聚会。而且,大观园众人联诗那么多次,贾兰一次都没参加过,都表明李纨有意“雪藏”贾兰。
李纨出身国子监祭酒之家。父亲李守中认为女子无才便有德,有德二字代表李家已经脱离诗书传家和耕读传家,攀上了道德传家的门槛。古人认为道德传家十代以上,非常了不得。反观贾家还是富贵传家,三世而斩。
李纨担心贾家的富贵奢侈腐蚀了贾兰。不但选了茅檐瓦舍的稻香村居住,更严格控制贾兰出现聚会场合的频率。不沾染富贵气,就更容易坚守本心。本质上,李纨是将贾兰与贾宝玉划清界限的。而结局也是贾宝玉逃避出家,贾兰逆势而上科举高中,复兴贾家。
李纨严格连续贾兰,降低贾兰的曝光率,当然会使得贾兰仿佛不受重视。但看王熙凤给李纨算账,贾母王夫人给了李纨不输她们二人的待遇,就知道贾兰的重要地位。您觉得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0/2018 ;
上一篇:有没有什么好看的英语电影或者是电视剧(主要是想提高英语水平……)适合一个准高中生看的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