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中贾母和王夫人为什么都不宠贾兰?
宝玉,贾母,王夫人《红楼梦》中贾母和王夫人为什么都不宠贾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王夫人对教育权的被剥夺深感无奈,将心比心,从而不愿意剥夺李纨对儿子的教育权
教育宝玉,原本是王夫人的职责,她也并非没有能力去教育。正如她对袭人所说:“我何曾不知道管儿子,先时你珠大爷在,我是怎么样管他,难道我如今倒不知管儿子了。”这话里有抱怨也有无奈,她对宝玉的教育权被剥夺,如果宝玉被教育得好,倒也无话可说,但宝玉被贾母宠成了什么样?
正因为如此,王夫人从同理心出发,不愿意越级去剥夺李纨对贾兰的教育权。
三、同为儒家夫人,王夫人对李纨的教育能力充分信任
其实,王夫人和李纨是同类女人,都是接受过儒家正统教育的女人,她们有着同样的三观,在教育观上也是一致的,何况李纨还识字,应该比王夫人更懂得如何教育贾兰。
从王夫人愿意放权给王熙凤管家来看,王夫人是个“用人不疑”的人,因此能够做到充分放手,这也正是层级管理中最需要的。现代的很多女人,也会抱怨婆婆插手孩子的教育,不插手的婆婆才更明理,为什么到了王夫人身上,读者们就不愿意理性对待了呢?
对孩子的爱有很多种方式,贾母对宝玉的宠爱,其实是害而不是爱,王夫人对贾兰才是爱。如果王夫人也像贾母一样宠爱贾兰,把贾兰养成宝玉一样不思进取之人,又怎能实现“到头谁似一盆兰“?又拿什么去给李纨“带珠冠,披凤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中贾母和王夫人不宠贾兰是个错觉,不宠不代表不爱和不关心。
贾兰是贾政的孙子,贾珠的儿子。贾政嫡长子贾珠知书达理,十四进学,不到二十岁娶妻生子,曾是贾政和王夫人的骄傲,可惜早年病亡,留下寡妻李纨和儿子贾兰。
李纨出身金陵名宦之家,父亲李守中乃国子监祭酒(最高学府的最高学官),但他封建守旧,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只读贤德女子书籍,效仿做好贤女即可,重在纺绩女红,相夫教子侍奉好公婆。
贾珠过世,李纨万念俱灰,守着稻香村修菊种篱,相教幼子,虽跟随大观园小儿女们恢复了不少的青春朝气,但更多的还是独守静寂,超然物外。
1.贾兰自然受母亲的影响,性情安静一心读书,加上年幼出外玩耍的不多,所以文中写到贾兰的文字很少,接触贾母和王夫人的机会也不多,但不代表贾母和王夫人不爱贾兰,后面会提到。
2.贾母像个老顽童,虽年近八十,却好玩好乐好热闹,她老人家热爱活泼嘴活喜走动的姑娘孩子,比如贾宝玉的灵气随和,王熙凤的伶牙俐齿,史湘云的直爽淘气,贾母跟这些小年青凑合的比较多,而贾兰中规中矩喜静安逸,热闹的场合去的并不多。
3.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线索着重写宝玉黛玉宝钗他们之间的爱情纠葛,和贾府一些重大事件,笔墨多用在父母辈和儿子辈媳妇姑娘之间,关于孙辈们的用笔较省略,像王熙凤女儿巧姐就细写的不多,只粗画出巧姐的命运。同样作为孙辈的贾兰也是大略写出他的命运走向即罢。
4.既然贾兰的父亲贾珠是贾政和王夫人的最爱,那么贾兰肯定也招爷爷奶奶的疼爱。
比如贾政暴打犯错的宝玉时,王夫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想起了“苦命的儿”贾珠,她哭:“若有你(贾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可见王夫人爱贾珠胜过贾宝玉无数倍。
自然,贾母王夫人对李纨和贾兰这对孤儿寡母倍加照顾,一从物质上特别关照: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写到王熙凤意图李纨为诗社出资金时说:“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 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 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
李纨贾兰家的月钱竟与贾母一样,王熙凤都妒忌,是利用李纨有利可图么?非也!单就体谅他们的处境,给失父的贾兰创造一个优渥的成长环境。
日常仅有的小细节里大家也关爱着贾兰,比如第二十二回元宵节的晚上,家人聚在一起猜灯谜,贾政没看到贾兰,关切询问起并叫人找贾兰过来,贾母便“命他(贾兰)在身旁坐了,抓果品与他吃。大家说笑取乐。”
贾政最爱这个勤学习的孙子,胜过儿子宝玉和贾环。也许是隔代亲吧!宝玉和贾环常常不是挨骂就是挨揍,而贾兰甚少被贾母王夫人贾政斥责,大家都是疼爱有加。
好学有才华的贾兰经常被爷爷夸,第七十五回,贾政命宝玉贾环和贾兰作诗,前两者的诗遭贾政的讥讽,而大家对贾兰的态度“贾兰出席做一首,呈与贾政看。贾政看了,更觉欣喜。遂并讲与贾母听时,贾母也十分欢喜,也忙令贾政赏他。”
对贾兰学识的不足贾政也尤其宽恕“稚子之口,也还难为他!”
5.贾兰的命运和结局在红楼梦中算是比较好的,后贾兰科举高中,入仕宦,李纨升为诰命夫人,也是不枉贾母王夫人贾政对他的疼爱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贾兰,是贾政长子贾珠(已逝)的儿子,是嫡长孙,身份贵重。
作为嫡长孙,贾兰遵循礼节,也是个很乖巧的孩子。秦可卿去世,他过去,贾赦、宝玉等生病他去探望,宝玉等过生日他也过去拜寿。凡是遵循礼节,该他出现的地方,他都到了。平时学习刻苦认真,学堂孩子们打架,他冷静旁观,不参与。学习之余,还演习习射,小小年纪,能文能武,贾兰是个招人喜爱的孩子。
贾母为何不宠贾兰?贾母是喜爱贾兰的,但是贾母的宠爱都给了宝玉。
宝玉衔玉而生,上面镌刻着字,在贾母眼里,是很大的福气。宝玉相貌绝色,你看“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贾母亲自教养宝玉,养在她屋内,整日承欢膝下,再加上宝玉顽皮、活波、性情温顺,经常窝在贾母怀里撒娇,逗贾母开心。还有,宝玉长得像国公爷。第二十九回,张道士说“宝玉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
上一篇:有没有什么好看的英语电影或者是电视剧(主要是想提高英语水平……)适合一个准高中生看的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