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子《论语·为政》说:三十而立,到了三十岁还一事无成,人生是不是就废了?如何补救?
自己的,孔子,人生孔子《论语·为政》说:三十而立,到了三十岁还一事无成,人生是不是就废了?如何补救?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现在好多三十岁之人仍然处在迷茫一无所获之中,家庭事业一事无成,面对这种局面好多人不知道该做什么?有些人干脆破罐子破摔随他去,身为旁观者的我们该如何帮助这些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论语·为政》中所说的“三十而立”与题主所理解的意思完全不同
明确地讲,题主所理解的“三十而立”与孔子《论语·为政》中所说的“三十而立”的意思完全不同:题主所理解的“三十而立”讲的是人生事业,也就是如何出人头地!而孔子讲的“三十而立”是对“仁”“礼”的理解,对天地自然的感悟。
孔子《论语·为政》的第四章全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章,是孔子谦虚地描述自己在学习、理解和运用周礼的过程。十五立志于学习周礼,到七十才能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是指从十五岁学周礼学到三十岁,基本确立了自己的为人处事和对待世界的原则和态度,这里的“立”是当确立讲,而所确立的内容是对待人生、对待世界的观点和原则。
后面的“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讲修为的过程。四十岁才破除了大多数人生困惑;到五十才明白了其中的精微奥妙;到六十个人修为才达到可以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甚至是逆耳之言;到七十才达到一种淡定至上的境界。
三十岁正当盛年,前方机会多的是,人要有精神
题主讲的“三十而立”,应该是指功名事业:“三十岁一事无成,人生是不是就废了?”这一点我还真不敢苟同!
首先我们先念一首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毛泽东写于一九三五年二月,红军在长征路上,攻破娄山关之后而作。是年毛泽东四十有二;而中央红军在江西根据地,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进行长征,在湘江一战,中央红军的人数从瑞金出发时的八万多人减少到不到三万人,经过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对红军的指挥权。后来的故事题主多少应该知道一些:
红军红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来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后夺取了全国政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人就要有这种精神!
下面我再讲一个励志的故事: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真正的唐僧取经的故事要比《西游记》中感人得多,也要励志得多。因为唐僧玄奘西天取经根本就没有什么孙悟空的保护,历时十四年,行程五万里,从现在的中印度取回526筴、657部佛经。唐僧玄奘西行开始之年为公元628年,时年玄奘年二十有九。
至于如何补救,各人有各人的条件,依自己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至于如何补救,各人有各人的条件,各人有各人的志向,依据自身特点,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其它过多的建议我也不太好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谢谢邀请!
三十而立是古人的话,现在一般大学毕业了,再奋斗几年可都快三十岁了,很正常,三十岁的人生刚刚开始,大好时光,人生怎么就废了呢!只要自己不把自己废了,没人把你废了,你要有信心更要自信,心里有目标你就勇往直前,成功与年龄没关系的,不要拿这句话来压自己,每天笑一笑,给自己加油!
谢谢大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30岁一事无成还没废!30而立四十而不惑,30才刚刚开始真正的人生,首先要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定立好月度和年度目标,每天为目标而努力!相信会越努力越幸运的!
2.心态很重要!首先要知足常乐,有好的心态才会开心做事,才能更加顺利做事!
3.要开始认真的在某方面自己比较爱好又容易发挥能力的行业从新用空杯心态多学习,只有每天多学习每天成长一点,才能逐步达到某个领域的专业成为专家,就会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行业才能事半功倍容易成功!
4.努力寻找一个经验丰富的好导师指导工作和生活,找到一个好的平台特别重要,毕竟选择比努力还要重要!在这个好的平台上耐得住寂寞几年就会来个华丽转身突变腾飞!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如果断章取义,不结合具体语境,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如果完全拘泥于文字,不结合当下实际,也会成为迂腐的书呆子。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前面还有一句“十五而志于学”。
所以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是说他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立志追求学问创立学说,经过十五年的钻研,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学问体系基本得以建立。
后来人们将“三十而立”理解成三十岁建立自己的事业,并形成习惯用法。这种违背本义的理解,积极作用是促使人们努力奋斗,在年轻的时候便取得一番成就,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消极作用是一些人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只要结果,不问过程”。有些人在不幸受到挫折的时候,以“大丈夫三十而立,而我如今年过三十仍一事无成”来自责自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