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肠癌来临,身体会出现“3多2黑”等变化,具体指的什么?
肠癌,肠道,大便有人说肠癌来临,身体会出现“3多2黑”等变化,具体指的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便人体通过胃肠道排泄出来的粪便,大便的性状可以反应一定的胃肠道功能。
正常的大便是软微黄色的,如果出现大便变黑、有血,大便变细、稀烂,要注意了。特别是大便发黑,有血,有可能有胃肠道的出血。如果以前大便正常,但是这段时间里大便出血了变细,还有血,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了。另外,大便的颜色改变和进食的食物有很大关系,比如吃了猪血鸭血的,第二天大便都会变黑。吃了红萝卜,火龙果的,大便也会有颜色的改变,要注意分辨。
所以排大便的时候,都建议要回头看一眼粪便,有可能会及时发现异常。
2.排便习惯的改变
排便习惯的改变,表现在腹泻和便秘,有可能是交替出现。当肿瘤越来越大的时候,引起管腔狭窄,出现排便困难,长时间就会出现便秘。腹泻可能是癌肿刺激了胃肠道引起蠕动加快。
3.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下降
恶性肿瘤是一个高消耗性的疾病,会不断利用人体的营养物质来加快自己的生长。所以会出现人体本身的体重下降。如果没有明显诱因体重下降半年内下降10公斤的,一定要及时去查查什么原因。
总的来说,肠癌的早期没有症状,以上症状出现时,肠癌可能是中晚期了。所以最有效的手段是定期肠镜体检,这是唯一能发现早期肠癌的手段。另外有肠息肉的也要及时切除,如果息肉太小,可以选择定期观察。做了肠镜没事,可以三到五年后再做一次。如果息肉切除了,也还要第二年随诊观察。
我是小影大夫,想了解更多医学知识,请关注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人们谈到癌症,都有一种恐惧的心理,但是一些病情的发展它是有一个过程,癌症的发生也一样,在开始之前也有一些明显的表现,只不过被大家忽视罢了。有一个亲戚在5年前做了肠癌手术,现在心态还是比较不错。每天也挺忙,让自己很充实,饮食上也特别注意,手术5年之后,现在每天的状态也还可以。
在肠癌早期会有一些表现,比如说发现大便的次数有明显的改变,过多过少都不太好,一般情况下每个人每天大便的次数在1~2次。如果说大便次数过多的话可能有腹泻的情况,如果太少的话,就有可能会导致肠梗塞。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有便血的情况。大便带血的情况也是不容忽视的。有的人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肚子会有些疼。第三个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人容易变瘦,如果发现体重明显的减轻的情况,就需要引起注意。肠胃不舒服的人在饮食上尤其需要注意凉的东西不能吃,不容易消化,太油腻的东西也不能吃。可以吃一些清淡的,容易消化吸收的,冬天里吃水果的话,可以用温水里温一下,或者是蒸一下再吃,比如说梨,苹果,香蕉,可以在锅里蒸一下再吃,多喝一些小米粥薏米粥,甚至一些冬瓜汤比较清淡的。再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肠胃不舒服的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卫生,经常的换内衣。而且上厕所的时候尽量的不要,蹲的时间太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医生是三级甲等医院的消化内科医生,每次看到这种塑料的科普甚是愤怒,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甚至每一本医学教科书、科普的书籍都没有提及肠癌会有\"3多、2黑\"的特点,也不知道是哪位编造出来的特点,我想可能是为了博取眼球、吸引注意罢了,下面李医生给出专业的医学科普。
大部分肠癌出现症状的时候已经是中期或晚期,早期肠癌并没有明显的特点,或是症状很容易让人忽视,但是还有少部分的早期肠癌患者有下述的症状。
1、腹部疼痛和消化道激惹的症状。大多数的疼痛是以中下腹为主,疼痛的性质是隐痛,呈阵发性的发作,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饮食不当而导致的腹部疼痛。通常腹痛伴有腹胀,也有很多病人自我感觉中下腹部不适感。
2、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正常人每天排便约1~2次或两天一次,当排便的次数增加,或减少时,也就是大便的习惯改变。有时候还可以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排便之前可以有腹部绞痛,排便后症状明显缓解。粪便性状改变是指粪便变细、变扁、带沟槽、不成形或解粘液便。发生在直肠部位的肠癌还可以有里急后重感,表现为大便之后感觉还有大便。
3、大便混有粘液、脓血。肠癌导致的大便带血,不同于痔疮所引起的出血,后者是指大便以后肛门滴血在大便的表面,鲜血覆盖在大便上,肠癌所导致的便血通常和大便混在一起。
既然早期肠癌症状不明显,那应该如何发现早期结肠癌?
对结肠癌高危人群应该进行初次筛查,初筛主要通过问诊发现结肠癌高危人群,高危因素包括经常性腹痛腹泻症状,粘液血便,本人大肠癌史,本人大肠腺瘤史,本人溃疡性结肠炎史,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大肠癌史,家族中2个以上亲属患肠息肉史,粪便潜血阳性等,有任何一项即评定为大肠癌高危人群。近年来研究认为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发生结肠癌几率增加。另外,由于结肠癌绝大多数从结肠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而且结肠癌多发生在中老年人,故建议对45岁以上人群,尤其是近期大便习惯改变,推荐首次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息肉并给以内镜下电凝切除治疗,如果无异常发现可以在3-5年后复检。
除了肠镜之外,体检项目的抽血检查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CA724等指标也对发现肠癌有一定的指向性。
欢迎关注李医生,和消化内科医生做朋友,有什么疑问可以在评论期留言或私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初高中生毕业后怎么选学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