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里猛将如云,如果让你列一个谋士榜,前三该如何排列?
谋士,刘备,都是三国里猛将如云,如果让你列一个谋士榜,前三该如何排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谋士如云,各有千秋,如果要从这些谋士中排出前三名,那一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这样排名比较合适:
第三名,荀彧,自从兖州投曹操,助曹操灭吕布,到官渡之战决策败袁绍,算无遗策,特别是最关键的时候,曹操官渡战袁绍,而以荀彧留许都,可见荀彧可堪大任。操在军力渐乏,粮草不继之时,欲弃官渡而回许都,迟疑未决,决计与荀彧,荀彧为操决大机,对打败袁绍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第二名,诸葛亮,知天机,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之势。识大局,定联吴抗曹之策最付合当时的局势,从荆州到定川,再到辅佐蜀汉十三年,可谓算无遗策,六出祁山,确偏偏碰上司马懿,无尺寸之功,最后病死于五丈原。
第一名,司马懿,曹魏后期的柱国基石,知天下大势,而且特别能理性的处理许多大事,往往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六次对磊诸葛亮,以计保全关中。征辽东,靠计以弱胜强,最后高平陵之变成为三国最后的赢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宏观来看,只要不是亲冒矢石的将领,运筹帷幄、出谋划策的大小官员似乎都可称为谋士,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前三的谋士争议应该不大,诸葛亮、荀彧、周瑜,这三人各自是一方势力最杰出的谋臣。
但是谋士并非是个具体职务,它只是个统称,概念实在是太宽泛,各人侧重的重点不同,有参与军事的,有制定国家规划的,有负责后勤的,有主抓行政的,有专司法律教育的,这些人都可以笼统地称为谋士。
打个比方,唐朝的魏征和裴行俭,放到三国里去,都能被称为谋士,可他们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怎么比较法。
那么,不如从多个角度来排一排。
从战略角度来看:诸葛亮、荀彧、周瑜。
严格来说,诸葛亮和周瑜显然是统帅级别,归入谋士实在太屈才。
不过既然是宽排,就把粉丝众多的两人也列入其中,他们的成就,应该不用再多作介绍。如果严格来排,去掉诸葛亮和周瑜,那么郭嘉、法正可以替补入选。
荀彧
至于荀彧,是公认的曹操第一智囊,较之郭嘉显然更胜一筹。郭嘉提出的“十胜十败论”是个空心理论,用来哄曹操开心的,荀彧提出的“四胜四败论”,则是实打实的战略分析,水平无疑高出郭嘉不少。荀彧没有什么短板,除了没有领兵打仗,地位是和诸葛亮周瑜类似的。
从战术角度来看:荀攸、法正、陆逊。
荀攸
官渡之战中,最亮眼的谋士是荀攸。
嗯,不是郭嘉,不是田丰,不是荀彧,是荀攸。
荀彧从战略上为曹操进行了分析:
“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荀攸则在具体战术上给出了方案:
荀攸说公曰:\"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
曹操自己都承认:
“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法正
法正则是刘备依赖的谋主,他跟诸葛亮的分工就是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刘备出兵,都得带上法正,诸葛亮则在后方发挥他的内政优势,这样分工,是最优方案。
汉中之战,计斩夏侯渊,一波操作直接将刘备送上汉中王之位。悲催的是,一个庞统,一个法正,都英年早逝,这两个人相当于魏国的荀攸、郭嘉这样的地位,如果不死,有可能影响蜀国的走势。
陆逊
陆逊,也是统帅级别,在东吴仅次于周瑜。
参与袭取荆州,夷陵之战这些事迹不用多说了,虽然蜀汉粉会忿忿不平,陆逊的能力还是在那摆着,想否认也否认不了,统领吴国军政二十余年,比诸葛亮时间还长。
从内政角度来看:诸葛亮、张昭、荀彧
诸葛亮
纵观三国,诸葛亮堪称内政之王,他有多全面?法律、教育、生产、民政、财政,他全都管,而且都管得井井有条,这就是内政能力,三国时期无人能出其右,甚至整个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因为他还得亲自带兵打仗。
张昭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一句话,就说明了张昭的能力和强项。
不过,这句话,其实孙策并未说过,虽然没说,他的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他托孤的人选,就是张昭。
张昭几乎从无到有组建了孙吴政权的整个幕僚文官系统,他的地位,相当于蜀汉的诸葛亮或是曹魏的荀彧。
荀彧
还是得说到荀彧,荀彧的内政能力,不弱于诸葛亮。曹操出征时,留守后方的都是荀彧,为啥呢,因为省心啊。
荀彧当然也可以在阵前出谋划策,内政与军事,他同样擅长,曹操为什么打仗不带着他呢,因为荀彧在后方,太让他放心了。荀彧起初投奔曹操,曹操乐得合不拢嘴,说:“这就是我的张良啊。”
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
张良有什么能耐呢,刘邦评价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荀彧也是这样。
战略上,他为曹操做好规划,比如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四胜四败论,都是经典的战略规划。
出征,能免则免吧,内政同样重要,而且没人比荀彧做得更好,至于临场战术,交给荀攸、郭嘉、程昱他们就可以了,这就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从权谋角度来看:贾诩、司马懿、李儒
贾诩
有人称贾诩为三国第一谋士,从权谋角度来看,可以这么说。
贾诩先跟着董卓混,董卓死后,向李傕郭汜献计,又改换门庭跟随张绣,张绣用其计策把曹老板打得差点提前领盒饭,最后又神奇地劝说张绣归曹,自己也换上了曹魏的工作服。
多次更换老板,贾诩的为人却很少有人诟病,甚至还被尊为“魏晋八君子之首”,正是因为他深通权谋之术。
无论跟哪一个老板,贾诩的计策都相当实用,一针见血,可惜的是前几个老板自身不够硬,无法把利益最大化。
《三国志》里,贾诩、荀攸、荀彧是单独在一传里,明显高出其他人一筹。
老板一换再换,却始终能受到重用,并且最后以高龄善终,在三国的乱世里,贾诩看上去比较低调,却隐藏着对人性的深度揣摩,权谋之士当之无愧。
司马懿
司马懿的权谋,我想也不用多说了,最经典的表现就是高平陵之变始末,这出政变表现出了极高的权谋水准,不愧是司马懿代表性作品。
上一篇:土豆和什么农作物连作最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