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刚开始写小楷两个月,想问一下老师们该怎么练习?
小楷,笔法,自己的刚开始写小楷两个月,想问一下老师们该怎么练习?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刚开始写小楷两个月,想问一下老师们该怎么练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临的钟繇的字来看,点画还是讲究的,可以控制住笔,不是初学者,是有一定书法功底的。从字的形态上看,与原帖不是太像,钟繇带有隶意的曹魏时期楷书的特点把握的还不明显。看一下原帖。
临的《赤壁赋》也是同样的问题,特点不突出,临的还不够精细。同样看看原帖。
既然是临帖,临的像是唯一标准。要做到像,一是工具要对,二是笔法要对,二是字法要对。小楷本身就很精细,所以临帖也必须精细。建议,一是不要这样通临,通临的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为了显摆,其实没什么意义。可以选字帖里精彩的两三行反复写,写了和原帖放在一起对比。二是字的大小尽量和原帖一样,学小楷没有理由把字临大了,大了笔法不太一样,能小绝不能大。三是专注的盯住一个帖临,没有半年一年坚决不换帖,更不能今天临这个明天临哪个,钟繇和文征明明显不是一个风格,不宜放在一起学。四是多看墨迹本,能看出用笔细节和变化,必要的时候放大看。五是临帖和创作要结合,临的再像也不是自己的,吸收转化才是自己的,试着创作就能看出自己的差距了。创作也是从一两行开始,不要一上来就一整页,浪费时间。纸建议用A4大小的半生熟或熟宣,练习纸白色就好,格子条纹可以自己用打印机打印,经济实惠方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苏轼论书:“小字难于宽绰有余,大字难于结密无间”这句话,点出了小楷的关键所在!
小楷更要注重结体,这是我个人的体会。特别是练习赵孟頫的《汲黯传》,有时就如同在写大字一般的感觉。
其实小楷在不同时期也有各种风格,魏晋善态,如钟太傅的《荐季直表》、《宣示》王会稽的《黄庭》、《乐毅》等帖,结体茂密,朴实古雅,推崇的是自然之美,因此练习这时期小楷切忌“刻意”,笔法须做到“笔笔断而笔笔连”,结体似欹还正,章法意出规而笔不逾矩。然而,做到这些又都是以“刻意”地熟练为前提的,所以学习魏晋小楷需要掌握“度”,一个让人不会产生“混乱”的度。
唐小楷比较宽泛,也比较善“变”。基本上凡楷书碑帖都可入小楷。作为学习重点,其中特殊的是“写经体”,这种带有浓厚“六朝”靡漫之态与大唐金刚虬举的书体,是日本书法的“奠基”。如希图在变法和笔力上有所破茧,可下点功夫。
宋代基本找不出哪些可以学习的小楷,只南宋姜白石善可一仿。却可在五代里寻摸一下,如林逋、杨风子、李建中等。五代书法要品味,不须多练习,能把五代书法静谧、沉厚这些元素融入作品中,无疑提高了几个档次。
赵孟頫小楷善韵,并覆盖了整元代,他的小楷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低级到高级演化全有,可以汲取所需,亦可全盘照搬。
明清小楷善意趣,文征明是平民文人的意趣,祝枝山是古拙意趣,唐晋生是风流意趣,至沈、周及其他则小酌即可。
清代小楷除了“馆阁”,总体是一个“怪”字。黄道周、石涛、董其昌、查士标、永瑆……等不胜罗列,但众口难调,很难符合大家口味。个人喜黄道周笔锋,以隶草入小楷,古朴钝拙,很有个性。
有人评小楷难于大书,有一定道理。但古人多为尺牍批书,以小楷是常态;今人多为盈尺大字,故感难于蜀道。
学习小楷,贵在通透,亦难于结体。专于精,亦要博于广,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亦难,惟博文强记也!
【临池管窥】谢谢浏览!
2019.8.1.浅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冰城晋人李先生讲得很好。如果你懂得写字的法度、结构、笔法等方面要求有准确的功力,写小楷还难吗?否则你醉心写小楷,缺乏基本功力,写字又多,不好的字写多了,练出了坏的习惯,改也难。练好大楷是写小楷的基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个月能将小楷临到如此程度,确属不易。你贴出的《赤壁赋》较为模糊,看不清,从你临的《宣示表》来看,已基本具备钟字的特点。
对于小楷的学习,我说几点看法。
1、小楷对笔法要求较高,须有一定楷书基础。
小楷虽小,但五脏俱全,其笔法尤其精到。上面有某达人在回答此问题时,提出学习小楷时应学二王手札来提高笔法,对此说法我只能哈哈。恰恰相反,很多书法名家是主张学习行草者,应通过练习小楷来使笔画更加精熟。
一般而言,学习楷书应从唐楷入手,小楷亦是如此。唐楷规律性强,容易入手。
但此处有个悖论,钟繇写《宣示表》时,并不知道其后世唐代的笔法,可我们学了唐楷,不自觉地会以唐代笔法写下魏晋楷书,所以我们现在常见很多人写的比钟繇“漂亮”,但却没了钟繇的古拙质朴。
所以我们学习了唐楷,又要从唐楷中跳出来去买魏晋小楷,这是一个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过程。
2、学习书法,取法风格先宜统一,而后吸收诸家长处,广采博收,方能写出自家特色。
两个月之内,你既学《宣示表》,又习《赤壁赋》,有点类似上穿西装,下穿布鞋,各具风格,却难融会贯通。
上一篇:我养的绿色土猪肉,为什么打不开销路?本钱投入多,价格为什么上不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